1713-法师功德品第十九

2025-01-22 16:38   江西  

偈文:

◎妙者是精微深远之称颂;妙身褒美不可思议之法。真如为万法之体,在染在净,在有情数在非情数,其性不改不变,故曰法性之妙身。

《法华经法师功德品第十九》

◎「诸佛及声闻,佛子菩萨等,若独若在众,说法悉皆现。」

◎「虽未得无漏,法性之妙身,以清净常体,一切于中现。」

释义:

◎虽未得无漏,法性之妙身:是持经人,虽然未得本有法性无漏妙身。

◎以清净常体,一切于中现:以胜义根清净常体,于一身中如实谛观。若善、若恶、若圣、若凡,一切色像,无不悉现。

◎身根亦具五身之用。世界所有身中现者,肉身用。上至有顶身中现者,天身用。二乘于身中现者,慧身用。菩萨于身中现者,法身用。佛于身中现者,佛身用。

◎是十界顿现海印森罗,一多相容,大小无碍,各不坏相,即事事无碍义。

◎佛之无漏清净法身,即是圆同法界,换言之,十法界即为佛之无漏清净法身。故十法界一切众生,悉在佛无漏法性身之内一一忆念显现。

◎十地以上菩萨,随分体证此,惟佛始能圆满。

◎彼人持是经者,虽尚未能得此,然以善持是经之故,即可与此果用相应,正显经力之殊胜,身根功德竟。

经文讲解

时间匆匆容易过啊!看到慈济中学、小学、幼儿园,他们毕业典礼,看到画面,真的是温馨感动人。那个场面,虽然孩子是这么小,幼儿园,却是他们进出,老师带入场。看到他们进场就开始很震撼,小小的幼儿,这样这么的有次序,整齐、次序。后面接着的小学,再后面那就是中学,孩子在长大,再后面看起来就是青年,那就是高中了。毕业,将考大学,体态,身材完全差很多,却是那个画面之美啊,很美! 

典礼,是在我们的(花莲)静思堂,看他们很有次序。典礼开始,同样老师唱名,校长颁证书,很有次序地,一张一张的证书这样颁给他们,他们很有次序这样上台,对老师那种的恭敬礼。这才是真正看到教育;教育,教之以礼,才是真正教育。看到他们这样进出彬彬有礼,很欢喜,那种尊师受教,是真让人很敬佩。所以行礼如仪,这都是无话可说了,真正的是次序很好,场面很美。大家口口传颂,最后的是一位幼儿园的小孩子(林语桐),这个幼儿园,这样这么小的孩子,用台语发音,台语说得很好!这个孩子所表达的,是这样至情、至礼、至理,那种的感恩、尊重的礼节。他向人行礼的时候,与其他的孩子就是不同,虽然大家很整齐,但是他在整齐中,有一种无法去描述,那种的礼仪,真的,真正真正感觉到,这个孩子能够好好栽培。像这样,若在这样的环境成长,在这样的教育继续,这孩子真的是很不简单。

听说这是我们医院医生的孩子。是,想到这样我就很安慰,为什么在花莲,要再建中、小学呢?是为了我们的医护人员,从各地来了,大家最关心是孩子的教育。而这些同仁他们都年轻,所以要为他们设计幼儿园,也得要再给他们中、小学,起源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员工,所以我们为这样建中、小学。现在看到,不只是我们的员工,就是我们慈济人的孩子。中学校长陪着家长、学生也进来了,家长起来说:「感恩哦!」这家长她就说,她自己本身,是护专第一届的学生,现在她的孩子是中学。所以看起来日子过得那么快,当初她来读书是在护专,毕业之后在我们的医院服务,一直到现在。她结婚、她生子,孩子教育在我们的学校,这样就对了。

为了我们医疗在花莲,为了学校、为了老师,以这样建学校,这时候已经看到成果了。一代一代、一届一届,大、中、小学,科技大学也在办毕业典礼,真的是欢喜。这种的教育,为医疗、教育(志业)的同仁,来建设的中、小学,也是看到成就了,很感恩!感恩大家愿意来花莲,感恩学校教育,这就是我们「莫忘那一年、莫忘那一念」。是,起心动念,所做过的时日累积,已经看到成果是这样了,感人的事情很多。

这就是我们的历史,我们的经典,慈济的藏经就是这样过来!所以莫忘慈济在人间,为人间所做的事情,培养人才。从第一届的学生,我们护专毕业的学生,现在(二0一九年)在中部,是署立医院的副院长了(林绍雯,卫生福利部台中医院副院长),她们是第一届。现在的人才已经这样,在任何一个地方都非常的成就。在哪里工作,她们都很适应,如规律仪,了解要如何用爱付出教育。这就是菩萨,真正也教出了人人是菩萨。那一位幼儿园孩子,她自己也自称说:「我是小菩萨。」是啊,我们大菩萨、小菩萨平齐教育。

来,接下来要好好用心听了,「妙者,是精微深远之称颂;妙身,褒美不可思议之法。真如为万法之体,在染在净,在有情数在非情数,其性不改不变,故曰法性之妙身。」 

「妙者是精微深远之称颂」,这叫做「妙」。这个「妙」字就是很精微,它的意义很深远,值得我们将它称颂为「妙」。这个「妙」字若要来解说,解说几个月都解释不完;将它缩小来,一句很简单,就是「精微深远之称颂」。多么的精,精到你眼睛看不到,真空;深远,道理如何披?披到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用妙来说道理。「妙身褒美不可思议之法」。因为我们稍后,经文会看到「妙身」。这就是法身,真如法身它的完美、圆融,要用怎么样来称颂它?那个妙身之美,实在是不可言说。不可思不可议之法,是很微妙的法,那就是妙身。

所以,「真如为万法之体,在染在净在有情数」。这妙法之体就是真妙,也就是妙身,它也就是真如万法之体。不论「在染」就是凡夫,我们大家真如我们也存在;在这个染尘之中,我们也是具足了真如,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在凡就像我们,就是凡夫,真如就是被无明、烦恼,将它埋覆着,盖得很深,真如显示不出来。我们是还在,就宝珠还在那个穷子的身上,不知道他身怀宝珠,同样的道理。所以,「真如为万法之体,在染、在净」;在染就是凡夫,而在圣人、修行者中,或者是在有情,不是只有人,所有不论动物、人物都有。

「在非情数,其性不改」。不论是这个法,真如法性,那个妙身无处不在,情与无情,都具有这样的法存在。这也是我们说过了。不论是世间法,或者是在我们心理法,世间法有成、住、坏、空,一切有色的东西都合在其中,合在其中,就有它法微妙的性存在,人也是同样。除了人之外,有生命的东西,总共有多少种类?算不完!大小生命形体算不完,名称说不尽,这种在情与非情之中,实在说不完。「其性不改不变」。人有人的性,动物有动物的性,是飞的鸟,是游在水中的鱼,地上在爬的等等,各有们那个,物理、生理的生态在,各有们的生态。所以们的生态,那就是们各各不同理存在。狗,你要说叫做「人」?不是,是狗,自然有狗的形。就像佛陀说,我们真理,还是没有离开因缘果报。

因缘果报,佛陀所说法,每一项法都有含盖着因缘果报。有种子含藏着那个基因,有因缘会合它就生,就生它的形。树的种子,什么树它发芽了,慢慢长大,这粒种子的未来就是大树、这粒种子未来,是一株稻子、是一株菜,都不同。所以它有本身,这就是法。种子,「因」透过了「缘」,各种不同的因,同样要会合着不同的缘,这样去完成起来。所以性、理,真如本性,大地就是都有一个真如。真如就是妙谛,就是真理,用很多种的名称来解说到最后就是会合着,那就是真实法,「无上甚深微妙法」。我们〈开经偈〉,难道不是这样说?「无上甚深微妙法」。这个法用种种的名称,来为我们解说都说不完,所以是不可思议。这法,法性的妙身不可思议,那就是真谛、妙理。

来,现在看我们说过的经文:「诸佛及声闻,佛子菩萨等,若独若在众,说法悉皆现。」 

这些种子,不论是声闻、佛与菩萨,虽然说是人,但是佛陀也得要观机投教。他适应的是什么种子、因缘,就投他的根机方法来教他。这也是同样,人,佛陀要有方法。所以佛陀要投教的方法很多,所以一个名称说很多的道理,很多道理有不同的教法,这全都是佛陀教育的方向。

接下来这段文:「虽未得无漏,法性之妙身,以清净常体,一切于中现。」

「虽未得无漏,法性之妙身」。刚才那个大纲,就已经告诉大家妙身,妙!那个真如本性,微妙的法,这就是佛陀随机投教。最重要让我们大家,自己要好好修,我们要修得去除无明,我们要灭除烦恼,最后我们才能够得无漏。无漏就是都没有烦恼了,法都存在我们的心,没有杂染,这叫做清净。微妙法在那个时候就显现了。

不过,佛陀在教育的过程,「虽未得无漏」,就像我们科技大学,我们的毕业典礼,这都已经成年了,毕业典礼那么的庄重,他们出去就能够就业了。还有小学,幼儿园,像这样再教育他们;教育之后,他们看是要去科技大学,或者要来我们慈济大学,他们就再更上一层楼。不同教育,不一样,如何去为他们投教,随他们的根机给他们的教法。所以在还未接收到的课程,他还未修行到那里,还有无明烦恼。因为道理他还未听到,所以那个无明烦恼还未去除,所以他还未得到无漏。

「法性之妙身」。我们还没有得到,这个法性的妙身,法还未全体了解,还未得到无漏,像这样的人,不过,他很认真。所以「是持经人」,他很用功,他读书的过程,读经、持经,经典的内容,他都很用心在思考,这种持经的人,「虽未得本有法性无漏妙身」,这就是我们大家很用功,该听的要听,该读的要读,但是我们还没很清楚,不过,我们很用心。所以再接下来就说,「以清净常体,一切于中现」。

这个偈文,它意思是说,「以胜义根清净常体,于一身中如实谛观」。我们虽然还未到达,那个精妙的本性,还未展现出来,但是我们很用功,要去了解其中的道理。以前常说过,修行就像身披战甲,要入战场一样,这是过去曾说过。所以在这种修行,要自己对自己挑战。我们有很多习气、无明,我们要好好降伏,我们的习气、无明,我们要专心用功。

我们已经将过去的习气减少了。用功,心专已经增加,让我们的根清净了。这个根清净,这叫做「胜义根清净常体」。就是我们还在修行的一般人,我们还是凡夫的身体,但是在我们的精神意念,我们已经将法入心了,我们很认真在精进。我们还是在这个身体中,所以我们是借身来修行。「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我们要把握现在这个身体。现在听到这样的佛法,我们要好好把握这个时间,将这个法好好地听,认真去体解。们每天不是在三皈依吗?「体解大道」,就要发无上心!「深入经藏」,智能要不断地开启如海!我们盼望,我们有办法闻法、传法,要闻法、说法,将来能够传法,这就是我们的方向。现在我们就要到达这样,体解大道。所以,「于一身中如实谛观」。我们现在用这个身体,好好听的法用心听进去,读的经其中意义好好善解,这就是我们要很用心。

「若善、若恶,若圣、若凡,一切色像,无不悉现」。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这是圣、是凡夫,这一切在我们的脑海中,就能够清楚,我们能够分别,是「是」、是「非」我们都很清楚,所以悉于身中现。

「身根亦具五身之用」。我们的身根,其实也能成为五身的应用。你们可知道佛陀出生,也是在人间?大家都知道佛陀出生人间, 是他与人的思想不同,我们人思想就是随着环境,受环境的污染;佛陀在时间中成长,他就会觉得:人生为什么是这样呢?环境为什么是这样?人为什么有老病死?人为什么有贫富贵贱?为什么有这个阶级分别?不公平。他为了这些事情,他要去找真理。这就是佛的身,同样他用这个身体去寻求真理,后来他这个身,同这个身,他成为五身。

「五身」,「世界所有身中现者)」,那就是肉身。这个肉身是父母所生的身体,或者是肉身修行。佛陀是从人修出来的,才来说很多过去过去的道理,说现在天、人、地狱,这都是佛说的。所以,所展现出来的道理,「上至有顶身中现者」。我们前面也说过天界的形态,一直从自在天说到大梵天,再说到有顶天,天界有重重迭迭不同的天界,他们的生态不同,所以这都通通叫做天身,所以天身所用的身体。

「二乘于身中现者」,那叫做慧身。这个二乘,声闻、缘觉,开始了解人生疾苦。佛陀所说四谛、十二缘法,他们很清楚了,了解器世间与身,生灵的世界他们都清楚了,所以叫做慧身所用的身体。「菩萨于身中现者」,他是法身。到菩萨,他不只是知道而已,到菩萨,他行六度行,人间是入人群、度众生,近佛的边缘,已经是很接近。

看看,弥勒菩萨就是当来佛,文殊师利菩萨是过去佛,他们也是称为菩萨,来道场,释迦佛的道场助道场,也是来人间教育人群,所以菩萨是「法身」。佛于身中所现的,那就是佛身。佛身,它就是名称,这个世界的教主,认定的,以我们现在所认定的,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离我们二千多年了,二千五百多年了。

未来佛,那是未来的,是弥勒,但是他是当来,还离很远,所以我们现在的教主,还是释迦牟尼佛。他所教我们的,这个五用身,从凡夫修,从凡夫开始,小乘、中乘、菩萨乘、佛乘。这种五用身,五身可以用,所以他归纳到十法界。十法界就是用这五身之用。十法界,就是六凡、四圣。六凡、四圣知道了,常常在说。六凡,天、人、修罗、地狱、饿鬼、畜生,这是六凡。四圣呢?声闻、辟支佛、菩萨、佛,这叫做四圣。他离开了凡情,清净无染的心修行。

十界就是十法界。「海印森罗」,很多很多。「一多容」,这么多的东西都是互相汇融。天地间所有的山林树木,去数看看,草木丛林,在这个大地上是如何来相容?这「大小无碍」。海归海,大地归大地,山林归山林,这都有它不同,这些东西都在我们现在的世界,大小无碍。不论是小花、小露,露水无碍大海,大海无碍到露水,小花、小草无碍到大丛林,就是「大小无碍」。「各不坏相」,都没有互相阻碍。「即事事无碍义」。这个道理,道理很多,很多的道理在人间,但是每一项都有它的谛理在,但是这么多的谛理,互相没有相碍。就像眼睛,耳朵没有碍到眼睛,鼻子没有碍到嘴,总是各就各位,各有道理,各有用处,同样。这全都是在佛所教法。

「佛之无漏清净法身,即圆同法界」。唯有佛那种的清净无漏,那个法身就是很圆,同法界。那就是一个宇宙,大宇宙空间,这种圆同法界,所有都是包容在其中。换一句话说,「十法界,即为佛之无漏清净法身」,所有法身都包摄在其中。我们要很用心去体会。所以,「故十法界一切众生,悉在佛无漏法性身之内,一一忆念显现」。一理通,万理皆彻,所以我们要深入,佛无漏法身之内,一一全都能够忆念显现出来。

所以「十地」,「十地以上菩萨,随分体证此,惟佛始能圆满」,所以佛是最圆满,佛是无漏。所以菩萨再深、再圆,还是仍差一点点就成佛了,所以佛在人间是很不简单,不过,佛一定是菩萨来完成的,所以修行的层次一直到最高,是法身菩萨。法身菩萨再来就是圆满一切,那就是修行证果。

「彼人持是经者」,虽还未得到这个境界,还未与佛同样圆满的境界,还未与菩萨同样的法性,道理、谛理还未很透彻,但是因为他很欢喜持经,从文字上了解,他用他的身体来修持法,这样,所以「可与此果用相应」。这个果有这个因,很精进、很精进,但是我们还未到很透彻。有因就有果,还是一样,将来还是能够相应;因、果,佛因自然完成是佛果。

但是这个过程,有种子、有苗、有小树,将来也是一样会有大树,只要因是这样,它就成就什么样的形体。我们发大心行菩萨道、修佛果,我们若有这样的决心,自然我们就能够向佛的道路,不断前进。这就是显示持经的功德。用什么来持经?那就是身,这个身根来受持,五种的身。有肉身、法身等等,到佛身。总是,这是身体。身体,虽然我们说过了,是「八百身功德」,但是他若认真,有这个身体,一切的成就也不能没有身。因为这个身是具足了五根,眼睛也在这个身之中,耳朵也在这个身之中,鼻、舌都是在这个身中包含着。眼有八百,耳有千二百,其实这六根功德,会合起来是六千功德。

总而言之,我们要好好用心来体会。身就是要殷勤精进,在这六根之中,它是第五根,后面还有意根。所以万法无不都是从根尘会合,来分析、体会道理。真空妙有,真身,那个净妙的身,法身,我们要用心,妙身道理,好好多用心!

本文选自: 静思电子书

静寂清澄
「静寂」即心不动念,心念清静,心能平静,智慧就会明朗,判断力也就会增强,好比一面明镜,自然能清淨地映照外境,犹如清静的湖水可以映照明月. 菩萨的志愿要如青松一样,经得起风雨的考验,更要有将强的魄力,勇于接受磨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