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5-法师功德品第十九

2024-12-22 01:12   美国  

偈文:

◎信解清净,寂静清澄,离诸疑悔,身心喜悦,发希有想,故名微妙;不可思议,真空妙有。假诸缘聚会,空中之妙有,一切诸法相,为悟之极微,妄识之微细,是生灭迁流。

《法华经法师功德品第十九》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是人鼻清净,于此世界中,若香若臭物,种种悉闻知。」

◎「须曼那阇提、多摩罗栴檀、沉水及桂香,种种华果香,及知众生香,男子女人香,说法者远住,闻香知所在。」

释义:

◎大小有乾坤,心中若太虚,播善种子,深藏八识田中。

◎须曼那阇提、多摩罗栴檀、沉水及桂香,种种华果香:种种因华,种种报果。颂无情香,此颂植物,花果树等类香气质。

◎及知众生香,男子女人香:此乃有情起心念,动善恶行,蕴行果报,身分之香。此乃有情香。

◎说法者远住,闻香知所在:说法之人远离世情,住于正念,名为远住。而悉闻知众生所在。

【经文讲解】

信解清净,静寂清澄,离诸疑悔,身心喜悦,发希有想,故名微妙;不可思议,真空妙有。假诸缘聚会,空中之妙有,一切诸法相,为悟之极微,妄识之微细,是生灭迁流。

用心,这是开入道的门,我们要听法,要将心门打开,才有办法将法听入心。听起来好像有较深一点点,只要我们用心听,能够清楚就没有不解的事情,所以我们要时时用心。「信解清净,寂静清澄」,这好像常常在说。信解,「信是道源功德母」,我们因为信,所以我们接受了;有接受了法,我们就很用心来研究,就依教奉行。

了解法,我们就清楚了,这条路、这个方向是可行,而且了解它方向对了,能够走,走的终点能到达,我们都要很清楚了解。所以相信,信了之后,我们就得要再深心去体会,探讨这个门;门开了,路正了,我们才开始起行。向道走去,叫做道源功德母;我们的起心的源头与向前精进,没有错谬,这叫做「信为道源功德母」。所以我们既信解了,我们要很彻底,法之中无不都提醒我们,不要有烦恼无明来污染,保持着我们的心地清净,这就是信解。一定保持我们的心永远清净,没有无明烦恼来干扰我们;有来,我们要即刻拨除,这就是信清净、解清净,这我们就要用心。若能够这样,我们的心地一片的清净。

不只是心地清净,我们的气,就是像地上有空气,空气清净了;我们大乾坤,天地间不就是这样吗?因为大地清净,所以空气就清净;大地若不干净,空气就受污染了。所以因为我们的心地清净了,所以,空气就寂静清澄,周围的气氛,就会这样很寂静清澄。这就是说内、外,内心的心地,外面的气氛,在闹中也清净,这就是「寂静清澄」,不会受外面的境界来干扰我们。

所以,「离诸疑悔,身心喜悦」。我们的心要保持着,可信赖的,能够我们身体力行的,我们要精进;不可信的,是非清楚。我们「是的」,我们要坚守;「不是的」,我们就远离它,没有什么可疑悔。疑,那就是无法接受,或者是模棱两可,「我这样对还是不对?」永远都在问:「对或不对?」对自己没有信心,对外面也无法了解。所以不会了解,没有信心,这就是疑。而悔呢?我选择的就是这样,我欢喜去做、愿意做、热心做,一直到有一段时间,有人就从旁边出来,说:「你这样做很辛苦,来,要得到利益,我带你走。你在这个地方会很辛苦,想得的很慢,我带你走另外一条路,想得的又是很快。」在原来这条道路,他会觉得疑悔,后悔,「我为何浪费这么多时间在这里?我应该要再跟人家,去走另外一条路,更近,所以我后悔在原来的地方。」这就是疑悔,心不稳定,有怀疑、不清楚。

在道路上,还是对前途,前面的路还是没有信心,所以疑悔了,这就是我们人无法进步。时间是这样过,却是每天都在那个地方,原地踏步。所以,我们若知道时间是这样过,所以我们要更认真,不要空过时日。做的事情是从选择的开头,若一正确就再也不再有,烦恼无明的心来了,所以这个疑悔,也不会入我们的心。所以我们要「离诸疑悔」,身心清净了,不应该有疑悔的心。我们若能够这样,每天我们会「身心喜悦」,自然生活就很欢喜。

「发希有想」,这叫做极微,我们的身心清净,我们从内心一片静寂来听法。听,从那个极微细、极深的法,要如何能够转为,是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听这个法,真的要用心去体悟,所以「发希有想」,我们就要很发心,要快精进。「希有」,要精进的人很稀有,能够将法真真正正,深奥的法变成在日常的生活,这是稀有难得,所以说「发希有心」。我们一般人说发心,发心都很短暂;说精进,精进也没有几天。我们应该要用长期心,发心。真真正正能够发心走下去,有几个人呢?很稀奇,很稀少。发心又能够没有障碍,没有自障,也没有外面的障碍,这样我们坚定一心,这叫做「发希有想」,就是「希有心」,这种清净无染的道心。所以我们能够这样在生活中,叫做微妙,「名微妙」。

将深化为浅,这是很平常,日常中,「我了解,我知道了」。平时,那个极微的世事,我们都身心自在。所以在生活中,与甚深微妙法就能够合为一体,空中妙有,妙有真空。这极妙,极微妙的东西,说东西又不是东西,但是形容词就是这样说,很极稀妙的事情。说事情,也不是事情,就是说「不可思议」的微妙,在我们的生活中。「真空妙有」,妙有真空,很难解释,但是离不开生活,这微妙啊!所以,「不可思议,真空妙有」。我们人人,难道不就是生活在这样,真空妙有的生活中吗?

前面不就是告诉大家,我们所有的空间,其实你看到的,在前面看到我;我看的,在前面看到大家,看到东西,看上、看下,都是有东西。而有这些东西就有障碍了。就像我坐在这里,因为我挡在这里,所以你们无法看透,通透我身体的后面,那个部分,你们也看不到。有东西就是有障碍,东西大小如何将我们遮盖,我们就被它遮盖掉了。

但是更大片的空间,有很多,却是我们看不到,就是因为它极微,极微细,我们看不到,它就没有障碍我们,所以它是空,真空,空得你看不到。但是你看不到,又极妙有。看看天地间的空气等等,「有时候为何这么热?」热从哪里来?现在的科学说,就是春、夏、秋、冬。看到(二0一九年)在美国加州,下的雪已经从平地超过了房屋,比房子更高。屋顶也已经要被雪压塌下去了,这是很异常。入春了,却是还那么的寒冻、寒冷。

在大陆青海省,山上,玉树州那个地方,还是零下二、三十度,很冷。雪还这样这样飘落,那个地方灾情很大。而且我们有三位,大陆三位居士,菩萨勇于精进,但为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很辛苦这样上去。还有去到上面,他感受到高山症很不舒服。在那个地方,还是要忍着这样的症状,还要开始展开勘灾。一个镇一个村,一直一直看过去,灾情惨重。牲口,就是动物,冻死的很多;人就是贫困,缺食缺粮,亟等待有人能够去援助。

大陆的政府很关心,有人能够来帮助,就这样很亲切、很用心来领导。这样能够安全的路程,让我们一村一村,让我们这样顺利地勘灾,了解了极苦难人的人家。本来是想这样结束了,走这么远了。但是还有比这样更苦的,再向前走,向前继续去勘察,去到一、两个地方,所接触到的是很感动人。二十多年前(一九九六年),我们去帮助过。「蓝天白云」,穿这套慈济人的制服走到哪里,看到他们戴那顶帽子,他们就有人认出说,「你们,我好像认识你们,因为你们这样的标志,我好像认识你们。」就带回去他们家,在神桌上佛像的后面,拿出一张已经是很旧很旧了,那张就是领物(券),我们发放时给他们的信,让他们来领物资的单子;保存得很好,放在那个神桌的上面。

另外又有一位,他说:「你们二十多年前来帮助我,我的东西都还很好,很好,感恩哦!给我们很多东西,很感恩。那个时候,你们给我们这封信,给我领东西的这张单子、信封,我都留起来,很感恩你们。」就去他的箱子,好像放宝藏的箱子,就像金库一样,去将一只很安全的箱子拿出来。里面拿出来,看到还是同样那张,很老旧,慈济给他们的信封,慈济给他们,通知领物资。他们说:「很感恩,二十多年了,心心还是每天都在感恩,所以我这些,是要留给我后代的子孙。就是都是这样曾让你们帮助过,这些东西我们都还保存得很好。很温暖。」

这就是我们藉一些因缘聚会,所以,「假诸缘聚会,空中之妙有」。这时空;时间、空间,空间犹然在,距离很远,但是时间已经过去了,过去二十多年了。这空间距离很长,时间过去了也不短,但是妙有。二十多年了,竟然看到这顶帽子,这个标志,他就认出是二十多年前,他很快就又回忆出来。将当时那个感恩心一直保存着,放在他最最尊敬的地方,放在那个最最安全的地方,收藏起来。不同的家庭,却是有一样的感恩,心存感恩,长长久久一直到现在,那个记忆还是存在。所以时空过了,空中已经空了,却是那分的情,感情、记忆还是妙有,所以微妙!

所以「一切诸法相,为悟之极微」,这种时间过去了,空间呢?还是有很多,你看不到的气流、气象,看不到的物体。那个寒冻,就是不下雪,雪停了,还是觉得很冷、很冷。这是为何会有这么冷的天气?有那么热的天气?这种远距离,地球到太阳的距离,这个很微妙的行蕴。地球的行蕴,地球在自转这个行蕴,这个大空间里,是有多少的那个极微细?有时候,一大早太阳出来的时候,门若有一缝隙,太阳射进来,你,一个距离会看到一道光,那道光蒙蒙的,好像在动,那种的灰尘一样。这极微的东西,就是要有这样的聚光,将它聚起来,我们看得到,这种空的,极微的物体。其实,平时你看不到,你们可以注意看,太阳出来的时候,一大早,门缝一小缝隙,(近)距离看,可以看到。这就是在我们的空间里,就是这么微细。

地球在运转,这样动,我们人也是新陈代谢,哪一个时间在变化,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这样的话,好像常常都告诉大家,提醒大家,我们就是这样在生活,在这种极微的空间,很长的时间里,我们还是在原地生活。过去就过去了,回归了,哪一个地方又有什么事情,又有极苦难,就再起动,再次去。若说青海省玉树州,事隔二十三年了,现在再去,虽然去的人不同人,却是同样的慈济,同样这个标志去,他们就认得了,唤起了他们的记忆,这也是妙啊!

所以,「一切诸法相,为悟之极微」。悟,那就是看到、回忆到,「哦,还记得那个时候。」了解法的同时,「喔,原来是这样。」这一切都是法,无不都是法。受灾难、受苦难,因为天地间,这个气象的极端变化,这也是法,天地间的微妙法;春、夏、秋、冬,这是大乾坤的微妙法。调和就没有灾难,不调和就是有病,人在这个环境中,要生存就很苦。就像我们的身体一样,四大调和,身体叫做健康;四大不调和,生病了,觉得很辛苦,同样的意思。所以,「一切诸法相,为悟之极微」。眼、耳、鼻、舌、身,五根对五尘,五尘对五识,再加一个意进去,那就是六根、六尘、六识。总是这样不断在循环,这就是我们在生活中。

所以,「妄识之微细,是生灭迁流」。我们的妄识,就是这样很极微细,每天每天就是在生灭、迁流过,这就是时间。而我们呢?都是在妄识,一念来一念去。这种烦恼、无明,善念生、善念灭,烦恼一念来一念去,这就是我们人生。发一个心,烦恼又来,善念又消灭掉了,同样的道理。我们的生活、生态,无不都是在「假诸缘聚会」。有因缘才能够聚合,不论大小、粗细,都是要因缘,所以「空中之妙有」。这个因缘到底长成什么样,这么的奥妙?所以「空中之妙有」。为何冷就冷,为何有时会热?这就是我们平常,没有用心去体会。因为我们有妄识,只是在这个平常的周围中,只有在得失、利益的空间中,就不会去想到,利益、得失的反面是什么,所以我们常常被这个妄识,将我们这样牵住。所以,其实「空中之妙有」,我们能够了解的还很多。

「一切诸法相」。只要能够看到,就能够拿出来,分析到极粗成为极微,这个相一直分析到零,就是没有了,所以「为悟之极微」。这,我们要彻底将它了解到,「有」的东西到了「没有」,同一个东西,分析到最后就是没有,空了,这就是「悟之极微」。其实「有」与「没有」,都在妄识之中,了解或者是不了解,烦恼,是为何会烦恼?拿不出来,它也是极微。所以这都是在生灭迁流,应该我们能够了解。

「大小有乾坤」。不论是大、不论是小都是乾坤,大乾坤、小乾坤。所以,「心中若太虚」。我们的内心真的是很开阔,若能够一切看空了,心包太虚。在太虚的空间里,清净的土地,我们应该要播善种子,所以播善种子要很深,深藏在八识田中,所以这叫做心地。心地,我们的心若打开了,我们心地,「心中若太虚」。我们的心很开阔,在这个开阔的心地,我们播善种子,藏入我们的八识田中。这就是回忆、记忆,我们将常识转为智慧,在我们的八识田中。所以很深,但是没有离开我们的生活中,所以叫大家要多用心。

所以前文说:「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因为虽然前面说的「鼻闻香」,还是有很多长行文的,还有没说的,还要再补充;还有怕大家忘记的,所以还要再重复。所以,「是人鼻清净,于此世界中,若香若臭物,种种悉闻知」。仅仅这个文字,我们要知道,知道在远的、在近的,知道它的气流是什么样?我们要很清楚了解,所以一直说了很多,到了极微之中。这将五根、五识与五尘,全都合起来,也通通去体会到那个香气,变成了极微,为大家分析、说话。

接下来这段文说:「须曼那阇提、多摩罗栴檀、沉水及桂香,种种华果香,及知众生香,男子女人香,说法者远住,闻香知所在。」

「须曼那阇提、多摩罗栴檀、沉水及桂香,种种华果香」。这就是表示很多种的香,很多,这个颂,长行文来再重复,用偈文再颂。

这段从上面这些,都是大自然的植物,植物。这是大自然所有看得到,大树、小草等等,植物香,所以这就是花果、树等,那种香气,这也是在没有离开微,极微。看看草,一小粒的种子,它自己生,自己种子又落下,自己再生,所以草种连连。我们若有在做除草的人,我们的杂粮种下去,用种子,人来种,却是草种埋很深,你将它挖起来,要让我们的杂粮长大,草就要除,但是再没有多久,草又是长出来。这很微妙。

你放在土地里面,深藏在那个地方,它还是一代接一代,这样一直在传。这是大地,虽然无情,却是也有它的物理,生物的物理在其中。所以也是在那极微中生长,在大地上,那是无情,所说的无情,不论你如何骂它、如何叫它,它都不会响应你,所以叫做无情。接下来,「及知众生香,男子女人香」。

现在叫做有情,你只是一个脸色让他看到,是欢喜的、快乐的,是怨的、是瞋恨的,这表情大家在眼中都看得到。眼睛是如何看到呢?这也很微妙。眼睛这么小,要能够看这么大片。两颗眼睛,要面对着几千颗的眼睛,这到底一双眼睛要看多少?又能够看到这么多的境界,这很多。到底眼睛是如何能够看这么多?

鼻呢?为何能够闻空气周围的气息,这是为何呢?这真的是有情去接触、去了解,这就是「有情起心念,动善恶」,「蕴行果报」。所以我们有情,起一个心、动一个念,到底是动善的念或恶的念?善,你就善行;恶,那就恶行。所以,起心念就动善恶行。那个心念一起来,起善念、起恶念,都是在行动;行动就不断累积累积,这蕴,「蕴行果报」。很微细,一直做一直累积,一直做一直累积,就变成了这样不断行蕴的结实,一直到了名为果报。所以这很奇妙。了解这分,很极微的因缘果报及身分,有积善,那就是香气,所以「身分之香」,这叫做「有情香」。我们能够闻出了,他在这个行蕴中,他的动心念是善心念、恶心念;善心念,他累积起来,他行蕴累积的果报,那就是香,就是香。所以说「说法者远住,闻香知所在」。

说法的人虽然离很远,与那个境界离很远,却是很多的事情都累积也知道,也是同样一个行蕴。那么远,很微细、微妙,能够了解。刚才我们在说青海玉树州,这离我们那么远,离我们那么高,五千多公尺高;远呢?哇,几千公里远。但是,他们那里的声音,只要现在视讯,也能够互动,你们想,这难道不就是「远住」,这样也能够通、能了解。所以说起来,佛陀所说的神通是不错,没有错谬。

「远住」,他们在那么远,我们在这里,所以在那里如何在做,成就什么样的善行,我们也感觉到了,同样的道理。所以我们就是,「说法之人远离世情,住于正念」。远离世情就是等于无私,没有世俗人说,「我付出,我能够得到什么利益;我这趟路去那么远,我要再自掏腰包,还要很辛苦,上去到那里,又是高,很高,很辛苦。」但是为了什么呢?不为什么,只为众生得安乐,只是这样而已。所以,「住于正念」。「远离世情,住于正念」,所以「名为远住,而悉闻知众生所在」。

所以各位,用这么多的时间来与大家分享,希望说,感觉得到的,大家就要用心去体会、落实生活,落实在现在人、事、物互动。这当中,我们全都要用这样的心,在人与人之间,互相地感恩,彼此互动,所以时时要多用心!

本文选自: 静思电子书


静寂清澄
「静寂」即心不动念,心念清静,心能平静,智慧就会明朗,判断力也就会增强,好比一面明镜,自然能清淨地映照外境,犹如清静的湖水可以映照明月. 菩萨的志愿要如青松一样,经得起风雨的考验,更要有将强的魄力,勇于接受磨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