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也会感染沙眼衣原体?——走近衣原体肺炎

文摘   健康   2024-05-08 15:27   湖南  


沙眼衣原体是什么?

沙眼衣原体是一种性传播病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原核微生物,与支原体同属于非典型病原体。1955年,我国著名微生物学家汤飞凡在沙眼患者眼分泌物中分离出世界上第一株“沙眼病毒“,直到1973年国际微生物学分类将鹦鹉热、沙眼、性病淋巴肉芽肿这组长期命名为病毒的具有相似特征的微生物从病毒中移出,改称为衣原体(Chlamydia),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 CT)因此而得名。


沙眼衣原体是怎样感染的?

沙眼衣原体(CT)在成人主要引起泌尿生殖系统感染,70%女性为无症状感染,在顺产过程中存在生殖道CT感染的母亲可以垂直传播给新生儿。其感染模式,一般认为是生产时CT直接感染新生儿鼻咽部,然后下行至下呼吸道引起肺炎,也可先由眼结膜感染,经鼻泪管下行到鼻咽部,再到下呼吸道。


孕妇宫颈CT检测阳性率为2%-47%,宫颈CT阳性孕妇经阴道分娩的婴儿感染CT的风险高达60%-70%。


新生儿沙眼衣原体结膜炎、

肺炎有什么特点?

20%~50%的新生儿CT感染可在出生5-14天内发生结膜炎,一般先感染一只眼睛,2-7天后感染另一只眼睛,CT结膜炎通常程度较轻。


10%-20%的CT感染患婴儿会发展为CT肺炎,CT感染是小婴儿肺炎常见的原因,6月龄以下因呼吸道感染住院婴儿的CT感染率高达1/4,75%的婴儿无热肺炎为CT感染所致。通常在出生后2-12周发病,约50%的CT肺炎患儿有结膜炎史,CT肺炎患儿的眼泪中CT抗体阳性率可达92.9%,提示肺炎前亚临床结膜炎的广泛存在。


新生儿CT感染的症状和危害

CT肺炎患儿病初只有轻微呼吸道症状(鼻塞、流涕),后逐渐加重,常表现为无发热,反复的短促咳嗽,且日渐加重。呼吸急促为典型症状,偶见呼吸暂停或呼气性喘鸣音,肺部听诊可闻及中、细湿啰音,50%患儿伴有结膜炎症状。胸部X线检查常显示肺部过度充气和弥漫性肺间质浸润,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常增多。病程迁延,常达数周,如无适当处理,咳嗽可延续长达2个月。


早产儿的CT肺炎更严重,初期表现为呼吸窘迫,随后症状加重并出现呼吸暂停,如不治疗,婴儿患慢性肺部疾病的风险会增加,包括哮喘、肺功能异常等远期并发症。


新生儿CT感染如何确诊?

结合患儿的出生方式、月龄以及临床表现可初步做出推断。


CT 结膜炎的临床表现具有可识别性,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表现为轻重不等的化脓性结膜炎,出现黏液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眼睑水肿,睑结膜弥漫性红肿,球结膜炎症性乳头状增生,日久可致瘢痕、微血管翳等。建议眼部标本包含结膜细胞,而不仅仅是眼分泌物/渗出液。新生儿眼部标本也应同时检测淋病奈瑟菌。


对于所有在出生后 30 天内发生结膜炎的婴儿,尤其是母亲有 CT 感染史时,应考虑 CT 感染的可能。因CT肺炎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或常规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故病原学检测为确诊CT感染的重要手段。目前可用于病原学诊断CT感染的方法主要包括:衣原体的分离培养、抗体、抗原及核酸检测。分离培养是公认的诊断衣原体感染的金标准,但由于衣原体为严格的胞内寄生菌,其培养对标本采集、储存要求很高且培养较困难,目前多用于实验室的研究。


抗体检测需采集患儿血液标本,临床上一般以单份血清CT-IgM阳性作为主要的病原学诊断依据。然而,对于6月龄以下患儿,尤其3月龄以下患儿,因免疫机制发育不完善、处于疾病感染早期、反复感染及免疫系统受损或缺陷等情况,可能会影响CT-IgM检测阳性率。


核酸检测对衣原体DNA有很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样本可采集患儿鼻咽拭子、痰标本、鼻咽部抽吸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等标本进行检测。


需要强调,患有 CT 感染的婴儿的母亲及其性伴也要同时接受 CT 感染的检测和治疗。推荐使用敏感度和特异度高的核酸检测,女性可采用宫颈拭子、阴道拭子、首段尿样本,男性可采用首段尿、尿道拭子。


CT肺炎的治疗和预后如何

儿童CT感染的首选抗菌药物为大环内酯类药物。国内外指南均推荐CT感染患儿选用红霉素口服治疗,有效性约为80%,疗程共2周,但考虑到常规疗程治疗后CT肺炎症状容易反复,故可适当延长1~2周,重症或口服困难患儿可静脉滴注治疗。有研究显示阿奇霉素、克拉霉素治疗CT感染的效果与红霉素相当,故也常在临床中使用。


CT感染若及时治疗多预后良好。但CT感染患儿多病程迁延,咳嗽可能长达数周。有研究对124名CT肺炎的患儿进行随访发现有6% (7/124)的儿童出现长时间咳嗽、反复喘息以及肺功能异常,婴儿的CT肺部感染与之后儿童期亚急性肺部疾病(如喘息、哮喘)发病率的增加有关。因此,应对CT肺炎患儿进行长期系统的随访观察。


如何预防新生儿CT感染?

因婴儿主要通过母婴传播感染CT,故建议孕妇应在妊娠期间进行生殖道CT感染筛査,产前治疗是预防新生儿感染的最佳方法。


2021 年美国 CDC 新生儿和儿童衣原体感染指南推荐:


1. 建议第一次产检时筛查有感染 CT 风险的孕妇(例如,< 25岁的女性;25 岁以上但有新的性伴、超过一个性伴、性伴有多个性伴,或患有 STI 性伴的女性);

2. 对所有患有 CT 感染的孕妇进行治疗,并在治疗后 4 周进行判愈测试以验证 CT 已根除;还应在治疗后 3 个月重新检测,并在妊娠晚期或分娩时再次检测,其性伴也应接受检测和治疗;

3. 在妊娠晚期对最初检测为阴性但感染风险增加的孕妇进行重新检测(同第一条);

4. 对于那些有感染风险或未行产检的孕妇,如果妊娠期间未筛查 CT,分娩时应进行筛查;

5. 分娩筛查检查结果呈阳性,应及时对新生儿和母亲进行治疗。



小结

新生儿感染沙眼衣原体(CT)多是由母体垂直传播,可导致CT结膜炎和CT肺炎,主要见于6月龄以下患儿。CT肺炎的症状和影像学不具有特异性,临床主要通过采集患儿鼻咽拭子行CT PCR检测来诊断CT感染。预防婴幼儿CT感染的主要手段为产前筛查及产后及时干预,尽早诊断治疗CT肺炎可减少患儿慢性咳嗽、哮喘及各种远期并发症的可能。


参考文献

[1] Workowski KA, Bachmann LH, Chan PA, et al.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Treatment Guidelines, 2021. MMWR Recomm Rep. 2021;70(4):1-187.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性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性病亚专业委员会. 梅毒、淋病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诊疗指南(2020年[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0,53(03): 168-179. DOI: 10.35541/cjd.20190808.

[3]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等. 中国沙眼衣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临床诊疗指南(2024)[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4, 57(3):193-200. doi:10.35541/cjd.20230712


撰写 | 邓宇鹏

校稿 编审 |  缪为民 刘娟

编辑 | 谭易秋子

注:图片源于网络 侵删

声明:①本公众号所发表的原创内容,如需转载,须在文首位置注明来源。②本公众号所有发表内容,注明出处的,版权归原出处所有,与公众号立场无关。

往期回顾


圣检E讯
分享检验领域前沿动态,提供文献解读、大咖课堂、行业指南、活动信息等精彩内容,携手解读疾病密码,同心守护健康人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