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Pertussis,Whooping Cough)是由百日咳鲍特菌(Bordetella Pertussis)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于接种疫苗后产生的免疫力衰减和百日咳鲍特菌变异,全球很多疫苗覆盖率较高的国家出现了“百日咳再现”,发病年龄高峰从婴幼儿转移至青少年及成年人,青少年及成年人成为婴儿百日咳的主要传染源[1]。
百日咳基本再生数(R0)为 5~17,传染性强,易造成百日咳的持续传播和流行。人群对百日咳普遍易感且一生可多次感染,除了未到百白破疫苗接种时间的婴儿之外,随着疫苗免疫和自然感染免疫的衰减,已逐步积累起大量的百日咳易感人群。
2018至2022年中国百日咳发病率为0.32~2.71/10万,
<1岁婴儿占比52.40%,
5~9岁儿童占比13.01%,
≥10岁的儿童及成人占比2.49%。
欧盟国家2018年百日咳患病人数中,
<1岁的婴儿仅占约10%
≥15岁的占比62%。
张颖等研究发现,百日咳社区监测的人群报告发病率是同期医院报告发病率的12倍。
黄海涛等基于主动监测的研究发现,主动监测报告发病率是同期被动报告发病率的16.22倍。
主动监测与被动监测报告发病率之间的差别,既提示被动报告敏感性差、存在漏报现象,也表明中国百日咳实际发病率可能被严重低估。
近期的研究发现,百日咳实际发病情况远远比报告的结果严重,可能有高达95%的感染者未被诊断和报告。
患者、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开始至发病后 6周均有传染性,尤以潜伏期末到病后卡他期 2~3 周内传染性最强。
研究提示,中国百日咳病例中,成人已成为新的高发人群,并成为婴幼儿病例的重要传染源。中国百日咳家庭聚集性发病中,有多种传播模式,其中从青少年/成人到婴幼儿的传播模式在所有发病中占比为80%。
百日咳组婴儿检测出2种及2种以上病原阳性的比例高达56.9%(37/65),明显高于非百日咳组的15.1%(8/53);常见的混合感染病原为人鼻病毒/肠病毒(38.5%)、副流感病毒(18.5%)、呼吸道合胞病毒(10.8%)、冠状病毒(10.8%)和腺病毒(7.7%);百日咳发生混合感染四季均常见,以冬季最高(63.2%)。混合感染时患儿可出现发热和呼吸困难等表现,掩盖百日咳典型征象。对婴儿呼吸道感染,尤其重症患者,即使已明确某种病原感染,也应警惕百日咳混合感染,注意询问无热咳嗽患者接触史,并加强百日咳实验室筛查。
百日咳综合征(pertussis syndrome,PS)又称“类百日咳”, 是由除百日咳杆菌外的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引发的一组症候群。常见病原包括副百日咳鲍特菌、霍式鲍特菌、支气管败血鲍特菌等,也可能是多种病毒如ADV、RSV、RV、副流感病毒等, 还可能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细菌以及MP、 CP等。但实际临床工作中,当病原学未明时,凡具有百日咳类似症状者均可称为百日咳综合征。患儿临床表现多以发作性痉挛性咳嗽、伴高音调鸡鸣样回声等为特征。也有小部分患儿可出现喘息症状。小婴儿可不出现典型痉咳症状, 可在数声咳嗽后即发生屏气、发绀,严重者可出现窒息、惊厥或心脏停搏。
疫苗时代,百日咳重症和死亡主要发生于婴儿。而婴儿,尤其小婴儿,即使单纯感染百日咳也可能缺乏典型的咳嗽表现,且常无明显发热,易被忽视和误诊。常见误诊的疾病包括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变异型哮喘和胃食管反流等。
全球百日咳行动计划专家倡导,临床应以无热或低热的咳嗽患者为百日咳疑诊对象,按不同年龄段开展进一步筛查;应以咳嗽性疾病(cough disease)的认识警惕百日咳,不能拘泥于传统的啸声性疾病(whoop disease)的观点。
撰写 | 王培培
校稿 编审 | 缪为民 刘娟
编辑 | 谭易秋子
注:图片源于网络 侵删
声明:①本公众号所发表的原创内容,如需转载,须在文首位置注明来源。②本公众号所有发表内容,注明出处的,版权归原出处所有,与公众号立场无关。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