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uca Zhang
好运不均匀、不连续、不确定,充满了随机性,很难用因果逻辑来推理。好运是关于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的。只是仅有少数人,能够理解的这个真相而已。
"吸引力法则"揭示了一个真相:你是什么观念的人就吸引什么观念的人。这也是设计好运的"第一性原理"。哈佛大学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了一个反差极大的现象:
越是富有的精英阶层,越喜欢采用补充型的娱乐方式,比如健身、跑步、写文章;越是没钱的中下阶级层,越喜欢采用消耗型的娱乐方式,比如打牌、追剧、玩手机。
前者是"内啡肽"机制,后者是"多巴胺"机制。"多巴胺"是一种奖励机制,在于即时满足;"内啡肽"则是一种补偿机制,在于延迟满足,是长期努力之后获得的愉悦。
过得好不好,是否幸福,不只在于我们现在拥有的好运,更在于我们的命运如何好转。所以,即使现在的运气不够好,只要运气开始好转,就应该开始感谢所有人。
因为你并不知道哪一个是贵人。所以你最好的做法是对每一个遇到的人有原则地友好。遇到的人,总有人会因为你的良好表现而对你友好。于是,你最终遇到贵人。
接受他人的好意,其实是对他人的一种成全。什么人会如此胸怀宽广呢?其一、相信好运其实是运气的长期呈现;其二、我是个好运的人,既然运气使然,当然不吝分享。
祸不单行全是因为:气急败坏、乱了分寸、失了底线、伤了信誉、恶性循环。开始转运全靠做到:不怒不怨、镇定从容、学会感恩、主动付出、传递善意、不期而遇。
我们不喜欢不确定性,通常是在我们(自以为)确定自己需要什么以后,或者是我们确定自己即将或者已经拥有什么。在成年人眼中,不确定性即风险。
这个时代,好运比具体的物品更稀缺。好运只会奖励"不确定性",这也意味好运降临时,谁都不可能做好万全准备,所以将好运转化为财富,还是需要连接信得过的人。
成功学,绝大多数是好运的事后解释。当"可能性"模糊不清,当选择和被选择并不对称,当付出未必有回报的时候,一个人才能通过主动选择,实现此生的自由意志。
我们的年龄越大,对自己的理解力之脆弱和不确定性的印象就越深刻。不要过于看重个人经验,多多求助于简洁的直接经验,才不至于失去和基本事物的联系。
简洁的最高境界是纯净,纯净的敌人是杂念。因为自己拥有某样东西,就赋予它更多价值,其实也是杂念。梅洛-庞蒂提醒大家:世界的问题,可以从身体的问题开始。
我们完全可能是在从错误的侧面考察世界,要找到有关世界的正确答案,也许需要改变视点,从世界的另一面考察它,即从心理内部而非心理外部考察。
经济繁荣之时,速度快、效率高的人斩获财富。经济下行之时,情商高、松弛感的人受人欢迎。商业成功的逻辑是什么?人们相信这个人有给予自己想要的东西的能力。
所谓希望,从来都是人们对自己拥有的可能性的主观判断。如果你是一个大事不糊涂、小事不精明的人,也能够通过做模糊而正确的事情,实现持续的好运。
如果你总是以正确的方式行事,如果你让自己做的事情配得上你的好运,你就会得到好运。事实的确如此。不过,只要想着还可能更幸运,你就永远不会幸运。
没什么比和对的人在一起更重要的事情了。对的人在一起,即使做错了事,也会改过来;而不对的人在一起,再好的事情也会搞砸。找到对的人,专注对的事,好运自然来。
因解决别人的难题而解决自己的难题,可以是好运的起点。人人都有困难的时候,尽自己的力量帮别人一把。很多人足够聪明,也足够努力,只是运气稍微差一些而已。
个人的好运,从来都是源自幸运的行业,家居行业一直位列第二幸运的行业。鸿运当头的行业必然产生成群结队的幸运儿,把好运气兑换成好生活去哪儿呢?设计提案店。
长期呈现的运气才是好运,什么样的设计提案店会如此呢?无外以下的三种模式:
☕️ 将设计价值转化为商业价值
☕️ 为商业计划寻找超级供应链
☕️ 以最小化产品融入全案项目
设计提案店就是全案设计店。只要拒绝让店铺成为毫无灵魂的品牌连锁店,只要坚信设计的量力,坚信走心的提案,一定能为品牌架起与家装消费者沟通的桥梁。
"木铁皮布石的多材质融合"为何大行其道?最小化的产品依然实现了:更多的体验、更多的自由、更多的自我。只有让更多的用户能够负担得起,引爆流行才有市场空间。
"意愿经济"是对"定位理论"的反思和颠覆,不是要去抢占客户心智,而是要用心倾听潜在客户的心中梦想。何谓"潜在客户"?认同独特价值主张的未消费人群。
点击阅读原文 加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