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uca Zhang
2020年3月12日我发布了视频号的第一条内容,2020年8月28日通过"设计美学博主"认证。四年多以来,较多的精力放在视频号的直播间,忙着解决自己心中的困惑。
488场直播,有关近3000个问题的对话,最大的收获不在于引起了多少关注,也完全没考虑如何去变现,驱动我孜孜以求的目标是什么呢?办一个有点儿深度的家居频道。
罗曼·罗兰在《米开朗琪罗》一书中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从某个角度来说,家居自媒体几乎个个都是英雄主义者。
正因为有这个执念,我迟迟不敢去申请"家居自媒体"的认证。时至今日我依然不觉得自己算得上是英雄主义者,退而求其次呢?公众号求解行业难题,视频号顺应受众意愿。
"张翔的观点",聚焦到主题,落实到形式。提供可改变消费者生活方式的专业观点。在这里,品牌创始人和全案设计师都能找到众媒时代如何做内容的资讯、建议、资源和灵感。
公众号求解行业难题?问题是question,难题是problem。问题或许有答案,难题只能去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不能用我们制造它们时的思维水平来解决。
爱因斯坦,还有另一句忠告我们的话:我评定一个人真正的价值,只有一个标准,即:看他在多大程度上摆脱了"自我"。他摆脱了"自我",又是为了什么。
这句话极大地触动了我,我也笃信不会缺少像我一样的人,既善于观察,也敢于追问。可以接受:专业问题可以用商业思维解决,商业问题可以用专业思维解决。
视频号顺应受众意愿?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55%是通过视觉实现的,38%是通过听觉实现的,而只有7%是通过说话的内容实现的。
多么奇妙的人际交流,7%的信息在于言传,93%的信息在于意会。意会的模糊性,为交流留出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先有感性的理解方式,后有个人魅力的存在。
价值观转换后而注意力没有改变,无聊感便悄然而至。注意力分散,则是当前各种对象都不符合自己的价值观,注意力便开始寻找符合自己价值观的对象。
符合价值观的对象出现了,注意力集中了,想象力被点燃了,也就共鸣了。远离无聊感是受众刷短视频的心理预期,谁提供得了充实感和价值感,受众就持续关注谁。
什么是"随笔作家"?据阿兰·德波顿的理解,所谓随笔作家,就是既能抓住人类生存的各种重大主题,又能以如话家常的亲切方式对这些主题进行讨论的作家。
为了更好地理解自己以及自己所处环境的目的去读书,是至关重要的。最好的书能清楚地阐明你长久以来一直心有所感,却从来没办法明白表达出来的那些东西。
事实上,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作者将其提供给读者,以便于他发现如果没有这本书的帮助他就发现不了的东西。
因为人类所共有的东西非常之多,所以共鸣才会无处不在。只是我们在发现自己并非如此孤立的同时也要付点代价:我们也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般与众不同。
创:与之前不一样的想法;作:亲自把它做成一个成品。创作是一件非常个人的行为,它的终极目的却是获得共鸣。共鸣只可能源于心意相通,对话才是一切的开始。
越是一对一的对话,越是让人注意力集中。愿意听、好理解、能接受的前提,是发自内心的尊重,毫不勉强的倾听。当然带着共情去认可,获得共鸣就易如反掌了。
好的作品会使我们开始关注这个世界上的某些事物,这些事物我们能够理解,而作者有可能比你的体会更深刻。陌生人的建议和提示中,反而有种令人莫名感动的东西。
一个人怎么可能忘记"自己"?关键之处,不是真正地忘记实际的内容,而是忘记我们自身的某些组成部分,正是这些部分的存在,那个"更好的自己"才能得以确立。
宏阔的思考常常需要有壮阔的景观,而新的观点往往也产生于陌生的所在。顺应他人的意愿,曲意逢迎是最不可取的,成为更好的自己,也许才是对方的期待。
摆脱了"自我",意味着放下功利心,追随好奇心,让它带着自己去寻找应该去的地方,去领略远离枯燥生活带给自己的忍无可忍,偶遇谈得来的同行者则收受意外惊喜。
持还原论的社会心理学家,急于把一个人框入简单的定义之中,是惹人讨厌的。像小说家一样,用细腻的手法去捕捉人们天性中的闪光点,才是受人待见的。
数字空间已经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至少我相信人性中美好的情感不会变,只是我们不得不学会一些新技能,包括如何结交新朋友,如何创作新内容,如何传递新价值。
点击阅读原文 加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