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州之行,有一个愿望,就是亲眼看看状元留到今天的真正状元考卷。因为这里是状元赵秉忠的故乡,也是全中国唯一保存下来的状元卷的地方。如今的青州,归潍坊管辖。潍坊是一座历史名城,从宋朝到清朝共出了10位状元,其中青州有6位。想想东北三省,相差得太远。青州最了不起的状元,当属王曾,他是连中三元,而且官至宰相,这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位连中三元者,后来又官至宰相者。说到对中华民族最有价值的状元,非赵秉忠莫属。因为只有他留给下了当年的考卷,当年的状元考卷,称其为国宝,一点也不为过。
而赵秉忠留下的当年考卷。作为青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是中国的国宝。明万历二十六年赵秉忠殿试卷属于国家一级文物,它填补了我国宫廷档案空白,是研究我国科举制度和明史的重要文献。“状元卷”共包含23折册页,分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是作者及其上三代的简历,为仿宋体书写。首折上方有礼部四字方印;后一部分是正文,全文共2460个字,用馆阁体小楷写成,字迹工整,无一笔误。在卷首有朱书“第一甲第一名”六个大字,为明万历皇帝亲笔御批。
根据史料记载,赵秉忠中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官至礼部尚书,后因得罪了大奸臣魏忠贤罢职。按历代朝廷管理制度,想要把存档的考卷拿到民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赵秉忠出任礼部尚书,他才有机会接触到这样的最高档案,才有机会接触到自己当年的考卷。可能是太珍惜自己的心血,也可能是想留给后世后人的念想,他才动了将自己的考卷偷带出宫廷,并且带回了家乡,留作自己的传家宝珍藏。当年的赵秉忠,一定叮嘱过自己的儿孙,要尽心保存好这份考卷。状元卷才相传了四百多年,一直传到了如今。在这期间,状元卷经经历了多少磨难,只有赵家人知道。传到了赵焕彬这一辈,已经是第十三代。他知道,自己的父亲为状元卷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1942年青州闹灾荒,地里的庄稼颗粒无收。山东到处都是灾荒,到哪里去讨生活?听人说闯关东是条活路,那年秋天,赵焕彬的父亲带上了一双儿女踏上了闯关东的逃荒之路。离开家乡时,他把状元卷包在破皮袄里,和被子一块打成卷,背在身上。那年月,去往东北逃荒的人很多,火车装不下,只能硬往里面塞,每车厢明明能装100个人,硬是塞上300多人。一路之上,那种惨状,根本想象不到。没吃没喝,也动弹不得,不少难民病死饿死在车上。幸运的是,赵焕斌的父亲与孩子经过了一路艰辛,终于到了东北。一路之上,父亲把状元卷一直藏在破棉袄里,扎在身上不敢离身。白天干活,把状元卷捆在身上,晚上睡觉把状元卷包在衣服里到枕头枕在头底下,状元卷比他的命还重要,这是他赵家人的命!
此次逃荒,东北之行,赵家人也付出了相当悲惨的代价。年关将近,两个孩子病倒了,发高烧一直喊着要回家,那年头缺医少药,大人干着急,没办法,腊月二十三日,一个风雪交加的晚上,赵焕斌的父亲带到东北的一双儿女相继闭上了眼睛。1945年日本投降,父母怀着悲伤的心情回到了老家,没有带回孩子,状元卷却完好无损带回了老家。
1960年,家乡又闹灾荒,父亲带着状元卷只身二次闯关东,去了黑龙江尚志县林场,并且买了点糖块,去了当年伤痛的地方,看望一双死在这里的儿女。他像从前一样,白天在林场干活时把状元卷扎在身上,晚上睡觉时同样枕在头底下面,1963年,他回到家乡,这时候破四旧运动已经开始了,毁掉了好多文物名胜古迹。1963年秋,阴雨连绵,天已经快晌午了,母亲要煮地瓜,因潮湿找不到生火的干柴引火,母亲心中着急,情急之下径直走到父亲枕头底下用手摸出了一本旧书册子,擦一声火柴就点,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父亲从田里干活回家吃中午饭,刚进家门,眼前一幕,倒吸一口凉气,大喝一声:慢!一把从母亲手中夺过状元卷,顺手就打了母亲一个耳光,母亲当然很委屈,在那个年代烧一本旧书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状元卷又一次保留下来,国之万幸。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时候,赵家家有状元卷的风声已经在外面上传开了,不少文物贩子经常走进赵家,也有一些心怀不轨的人找到赵家人。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奔着状元卷来的。为了这件传家宝,赵家人从来没给别人看一眼状元卷。1983年秋天,青州博物馆魏振圣来到赵家,要求看一眼状元卷。父亲没有拒绝,从枕头下面摸出状元卷,伸开给魏振圣看:皇帝御批第一甲第一名六个大红字,盖着大红印,他连声说:这才是真宝贝!这时坎坷了大半生的父亲已经患上了半身不遂病,家中经济困难急需钱给父亲治病,但老人家从来没有用状元卷换钱的想法,此时面对博物馆魏振圣提出要求,父亲同赵焕彬商量,不用商量,状元能保存下来,确实不容易,当下咱们家虽然困难,但是如果卖给文物贩子卖钱多少是违法的,捐献给国家是爱国行为。咱问心无愧。卖祖宗的东西是极不光彩的,是被世人耻笑的。再说放在家里也不安全,就这样,1983年国庆节前夕,父亲把历经千辛万苦、千难万险甚至用生命代价保佑的状元卷捐献给青州市博物馆。魏振圣等人带着状元卷到北京故宫博物院去鉴定,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填补了一项国家空白。
从状元卷卷面看,其书法工整凝重,2460字,竟然无一字写得有误,更无一处改动之处。要知道,那可是在皇家的考场之上,那种森严,那种氛围,赵秉忠竟然能够做到心境坦然,淡定自若,能够从头到尾,一字无有败笔,完成了整张考卷的书写。因为有了这份状元卷,让我们看到了当年的读书人,有怎样的书写功底。今天有人写文章,评价当年考生,所用馆阁本,“流于恶俗”。其实,对于明清时的考生来说,能写一手好字只是他们的基本功。前文提及的“馆阁体”就是明清时期用于官方文书的主要字体。有研究认为,馆阁体集多种字体于一身,其特点是规范、匀称。真正写好馆阁体,也非易事。
到了清代,科举制度基本沿袭明朝旧制,书法在阅卷评判中的比重愈发增大。清初殿试阅卷还是“文、字兼取”,即综合考虑文章和书法来进行评判。乾隆皇帝还曾多次申明不得“偏重书法”。可到了道光、咸丰以后,有关殿试抑文重字甚至“以书取士”的史料增多。对于考生的书法还出现了格式化的要求——字体要端正、温润、乌黑、光滑等。直到如今,判卷老师对于卷面的书写,也是有一种印象,书写是重要的取分因素。不论哪朝哪代,读书人应该写得一手好字。字不仅是人的脸面,也是一个人修养体现。想当年,我们入辽宁大学历史系读函授生,因为没有入学考试,在第一年期末考试时,学校就特地闭卷考试,以此来作为入学考试。结果就是,绝大多数的同学都不及格,需要补考。而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考试过关。我及格了,我有自知之明,并不是我的成绩及格,而是我的考试卷面,我的字迹工整,判卷老师的赏识,写得好字也有写得好字的幸运。
写出“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龚自珍,恰恰曾数次科场失意。究其原因就是字写得不好,也因此没能进入翰林院。所说当年的辽阳才子王尔烈,初次参加科考,因为书法差点,便没有点为状元。后来,王孝子发奋练字,终成一代书法名家。关于科举中书法的比重,应该是考官们看重的因素。想当年的洪秀全,就是因为书法不入流,考中了秀才之后,再往上考,屡试不中,怨天忧人没有道理,想想看,洪秀全那种心地不安分的人,怎么可能下苦功在写字上花费心血与功夫,所以,起兵造反吧,于是,太平天国席卷大关个中国,给中华民族造成了重大的伤害。这也是当朝人谁也想不到的事情,早知此人有此野心,给他一个举人或者进士的功名,想必他日后也不会造反,也不会祸乱中华。
为了能达到写出好文章、练出漂亮字的目的,勤学苦练成了考生们的日常课程。在青州,人们看到了状元赵秉忠的考卷,看到了他的书法。确实,让人叹服,没有人不叹服。要知道,那可是在考场上,那可是步步攀援丹墀,大气不敢出的屏神凝气之时,要做到洋洋千言不败笔,并且如同行云流水,且文采飞扬,语句紧凑,言词优美,历朝历代,科举对于字写得好坏也极为重视,因为作为一个文人,写得一手好字是很有好处的。人们对此很看重,每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中,首先被剔除掉的就是那些字写得难看,尤其是字形有误的考卷。清朝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据说就是因为名字让太后中意,并且那一笔馆阁体的考卷,更是让太后中意,于是,便亲笔点了他为状元。读书人的十年寒窗苦读,二十年寒窗苦读,读书人所有醒着的时间都得用来学习考试作文的写作……在未来的岁月中,他吃饭、喝水、写作、讲话、睡觉,都是文章、文章、文章。写字、写字、写字……而这些努力都是为了让自己写出如印刷一般的字体以及让考官满意的文章。如今我们所见“古代学霸”的字迹固然赏心悦目,但这也正是他们寒窗苦读多年的结果。
与山东相比,辽宁朝阳曾经在辽代考中过一位状元,他的名字叫张孝杰。不论哪个朝代,只要能考中状元,绝非等闲之辈。让我不明白的是,辽宁的这一位状元,却很少有人知道,更无人赞扬宣传。打开历史才知道,张孝杰不是个好人,用当朝的皇帝送他一个名字,张仁杰,意思与宋朝的酷吏狄仁杰一样。或许是这位状元没做过什么好事,留下的都是骂名,他才不为人知,不为世知。说句笑谈,状元也不都是好人。
此次青州之行,能在博物馆里欣赏到赵秉忠的状元卷,别有一番感慨。从这份状元卷上面,能读到从前的读书人付出的心血汗水的艰难科举历程。2460字无一败笔,更无一书写错误,不能不让人感叹,不让人佩服。在当今的高考考场之上,如果有一位考生,能在限定的时间内,用工整的小楷书写出一篇治国理政安邦奇文,能不能与当年的赵秉忠媲美?感觉今天的考生,数理化可能高于古人,但在传统文化方面,想写出这样的状元卷,基本上无有可能。
徐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获得全国书香之家、辽宁省最佳写书人、大连市文学艺术界十位有影响的人物称号,并被家乡授予终身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