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从11.1降到7.0以下?并不难,一定要做好这5件事!

健康   健康   2024-10-08 17:31   上海  
一说到糖尿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是临床很常见的一种慢性病,所有人群均可发生。根据病因学证据,可将其分为1型糖尿病(T1DM)、2型糖尿病(T2DM)、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对于糖尿病患者,如何将血糖降至目标范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一)血糖超过多少可以诊断糖尿病?





糖尿病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近些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仍在上升,其中2型糖尿病占90%以上。

在糖尿病的诊断中,空腹血糖、随机血糖或OGTT 2h血糖是诊断的主要依据。在临床中,如遇到患者满足以下情况,即可诊断糖尿病:
① 有典型糖尿病症状患者,加上:
-随机血糖≥11.1mmol/L;
-或空腹血糖≥7.0mmol/L;
-或OGTT 2h血糖≥11.1mmol/L;
-或HbA1c≥6.5%;
②无典型糖尿病症状患者:改日复查确认。

来源:摄图网

但妊娠期糖尿病(GDM)的诊断标准则有所不同,我国发布的指南推荐妊娠24~28周行75 g OGTT检查作为GDM的诊断方法空腹、口服葡萄糖后1h、2h的血糖阈值分别为5.1、10.0、8.5mmol/L,任何一个时间点血糖值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即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GDM)。


而老年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则与普通人群并无不同。但此类患者有其特殊性,多数患者并无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即烦渴多饮、多食、多尿、不明原因体重下降),而且合并症、并发症较多,甚至有患者以并发症或合并症为首发表现。






(二)患者的血糖降至多少合适?





一旦诊断为糖尿病,则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将血糖降至目标范围尤其是对于新诊断、年轻、无严重并发症或合并症的T2DM患者,建议及早严格控制血糖,以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血糖的控制在糖尿病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考虑到患者的年龄、病情的不同,血糖控制目标也应遵循个体化的原则。而且,建议T2DM患者每年筛查1次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并发症。

来源:摄图网


根据我国指南的推荐,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是以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为观察指标,建议控制目标如下:
  • 空腹血糖:4.4-7.0mmol/L;

  • 非空腹血糖:<10.0mmol/L;

  • HbA1c:<7.0%。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指南推荐将血糖控制目标为:餐前及空腹血糖<5.3mmol/L、餐后1h血糖<7.8mmol/L或餐后2h血糖<6.7mmol/L,但要避免夜间血糖<3.3mmol/L。

而对于老年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则需考虑获益风险比,应基于老年健康状态分层制定血糖控制目标,以HbA1c和点血糖值作为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评估指标,必要时可以将血糖波动指标作为血糖控制目标的不充值表。

其中,对于健康状态差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可适当放宽血糖控制目标, 但应遵循以下原则:
  • 不因血糖过高而出现明显的糖尿病症状;
  • 不因血糖过高而增加感染风险;
  • 不因血糖过高而出现高血糖危象。






(三)怎样做可以将血糖降下来?





糖尿病作为一种长期慢性疾病,患者的日常行为和自我管理能力是影响糖尿病控制状况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糖尿病的控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治疗而是系统的管理。


(1)营养管理


营养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对于实现血糖控制目标、维持目标体质量、以及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包括:

①控制总能量的摄入:对于所有超重或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应调整生活方式,控制总能量摄入,至少减轻体重5%。


②选择合适的脂肪:应尽量限制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单不饱和脂肪酸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如鱼油、部分坚果及种子,有助于改善血糖,可适当增加。

来源:摄图网

③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建议大多数糖尿病患者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50%~65%。应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碳水化合物,可适当增加非淀粉类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减少精加工谷类的摄入。

④戒酒或限酒:不推荐糖尿病患者饮酒,如饮酒,则女性1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g男性不超过25g15g酒精相当于350mL啤酒、150mL葡萄酒或45mL蒸馏酒),每周不超过2次。

限盐:食盐摄入量限制在每天5g以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可进一步限制摄入量;同时,应限制摄入含盐高的食物,如味精、酱油、盐浸等加工食品、调味酱等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推荐用燕麦、藜麦、大麦、荞麦、杂粮饭、杂粮馒头、荞麦面条等替代精制米面,饮食以新鲜蔬菜、水果、豆类、鱼类和橄榄油为主,适量摄入乳制品和坚果,少量摄入红肉(猪肉、牛肉、羊肉)。

而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肌肉含量较低,足够的能量摄入可避免肌肉蛋白分解,应适度增加蛋白质摄入,以富含亮氨酸等支链氨基酸的优质蛋白质摄入为主如乳清蛋白)。

(2)运动管理

运动锻炼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综合管理中占重要地位规律运动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体成分及生活质量,有助于控制血糖、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而且对糖尿病高危人群一级预防效果显著


①运动频率:应保持不低于3~5d/周的运动频率,而在运动量相等的情况下,1~2d/周的运动频率同样可以获得健康收益。

②运动强度:根据运动习惯、健康状态确定起始运动强度。建议以低强度有氧运动[30%~39% 储备心率(HRR)]起始,逐步增至中等强度(40%~59% HRR)至较大强度(60%~69% HRR)有氧运动。


③运动时间:可以连续完成,也可以分次累计完成,每天用于提高心肺耐力的有氧运动时间应在30min以上。

④运动方式:根据改善身体运动能力的不同可分为有氧运动(如步行、跑步、骑自行车、游泳)、抗阻运动(如徒手练习、弹力带练习、器械练习)、柔韧性运动和平衡、协调性运动等。

⑤每周运动量:每周至少应达到150~300min中等强度或75~150min较大强度的有氧运动,或中等强度和较大强度有氧运动相结合的等效组合,每周运动量超过300min的中等强度或150min较大强度有氧运动将获得更多康益处。至少应达到1000kcal/周的体力活动能量消耗。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推荐无运动禁忌证的患者根据个人喜好及孕前运动基础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优先推荐步行,也可选择慢跑、游泳、跳舞、孕妇瑜伽等。

而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首选的运动是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运动能力较差者,可选用低强度有氧运动。低、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于绝大多数老年糖尿病患者是安全的, 具体形式包括快走、健身舞、


(3)药物管理


①药物种类:二甲双胍为T2DM患者控制高血糖的一线用药和药物联合中的基本用药,磺脲类药物、格列奈类药物、α-糖苷酶抑制剂、TZDDPP-4iSGLT2iGLP-1RA和胰岛素是主要联合用药。

来源:摄图网

② 联合用药:T2DM患者HbA1c不达标时可根据低血糖风险、体重、经济条件、药物可及性等因素选择联用药物。

③合并症用药:无论HbA1c水平是否达标,T2DM患者合并ASCVD、ASCVD高风险、心力衰竭或慢性肾脏病,建议首先联合有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肾脏病获益证据的GLP-1RA或SGLT2i。

④胰岛素: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若血糖仍未达到控制目标,尽早(3个月)开始胰岛素治疗;起始治疗可以采用每日1~2次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采用每天2~4次注射或CSII方法。

⑤特殊人群用药:妊娠期应用二甲双胍的有效性和对母儿的近期安全性与胰岛素相似;若孕妇因主客观条件无法使用胰岛素(拒绝使用、无法安全注射胰岛素或难以负担胰岛素的费用)时,可使用二甲双胍控制血糖。

T2DM患者应选择安全简便的降糖方案,合并ACSVD或高危因素的老年T2DM患者,应首选有ACSVD获益证据的SGLT2i或GLP-1RA。合并心力衰竭或慢性肾脏病的老年T2DM患者,应首选 SGLT2i;合并CKD的老年T2DM患者,若患者无法耐受SGLT2i,也可选择有CKD获益证据的GLP-1RA。
END

参考来源: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4):315-409. DOI:10.3760/cma.j.cn115791-20210221-00095.

[2]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妊娠合并糖尿病专业委员会. 妊娠期高血糖诊治指南(2022)[第一部分][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22,57(1):3-12. DOI:10.3760/cma.j.cn112141-20210917-00528.

[3]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4,16(2):147-189. DOI:10.3760/cma.j.cn115791-20240112-00020. 
[4] 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编写组,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老年内分泌代谢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内分泌与代谢分会,等. 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2022年版)[J]. 中华内科杂志,2022,61(1):12-50. DOI:10.3760/cma.j.cn112138-20211027-00751. 
[5]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妊娠合并糖尿病专业委员会. 妊娠期高血糖诊治指南(2022)[第二部分][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22,57(2):81-90. DOI:10.3760/cma.j.cn112141-20210917-00529.
[6]复旦大学循证护理中心,邢年路,周英凤,等. 妊娠期糖尿病非药物管理患者指南[J]. 中华护理杂志,2024,59(6):662-668. DOI:10.3761/j.issn.0254-1769.2024.06.003.
[7]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中国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2024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4,16(6):616-647. DOI:10.3760/cma.j.cn115791-20240528-00294. 
声明:本文出自医会宝编辑部,旨在为医疗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文并不能取代医生的专业诊疗意见,如有罹患,需前往专业医院检查诊断。 

致:读者朋友

为了不让大家错过医会宝每个工作日17:30

准时推送的医学知识和前沿资讯

下面教大家如何第一时间接收到最新推文:

点击文章开头上方“医会宝”→点击右上角“…” →点选“设为星标  ” 加上星标

这样就不会找不到我们啦!














医会宝
医会宝是面向于临床所有科室的新媒体,旨在为临床医生与学生,提供医疗领域新进展、新指南、前沿专家讲座、名医手术视频、临床经典案例讨论等内容,在这里我们与全国同仁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