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是人类面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根据中疾控数据显示,我国近期流感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而儿童相对于成人来说,罹患率较高,是流感的高发人群及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严重威胁儿童健康。
年龄 <5岁(尤其2岁以下);早产儿;患有基础疾病、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者等是儿童流感的高危人群。
图片来源:摄图网
流感患儿可通常表现为发热、可有畏寒、寒战,常有咳嗽,多为干咳,流清水样涕或黏涕,咽痛,吞咽时可加重,多伴有头痛、肌肉酸痛、乏力,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
图片来源:摄图网
④哮喘等慢性肺疾病加重。
2.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包括癫痫发作、横贯性脊髓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吉兰-巴雷综合征和脑病/脑炎等。
常在流感症状发作的 1~2d内出现,可出现惊厥、意识改变、认知功能下降、运动或感觉障碍及精神状态的改变,预后差。
重症流感患儿的主要死亡原因为呼吸系统并发症和流感相关性脑病或脑炎。
3. 肌肉骨骼并发症
①急性肌炎:急性肌炎是流感的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临床特征为对称性下肢疼痛,一半患儿可出现行走困难,最常见于小腿肌肉,受累肌肉极度压痛,严重病例可出现肌肉肿胀和海绵样变性。血清磷酸肌酸酶显著增高。
流感患儿轻微的暂时性肌炎伴肌酸激酶轻度升高较典型急性肌炎更常见。
②横纹肌溶解症:流感相关的横纹肌溶解症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通常表现为急性肌肉疼痛、尿液呈茶色(肌红蛋白尿)、血清肌酸激酶显著升高,严重者可出现急性肾损伤。
4.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5. 耳鼻喉并发症
主要为中耳炎,发生比例约为10%~50%。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多出现在流感症状后 3~4d。
6. 其他系统并发症
精神和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烦躁、惊厥;
呼吸困难和/或呼吸频率加快;
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尿量明显减少,四肢末梢冰冷,皮肤颜色差、发花;
原有基础疾病(如哮喘)明显加重;
高热持续不退、喂养困难等。
奥司他韦应用广泛,适用于2周龄以上儿童及成人的流感治疗,且包括胶囊、颗粒和干混悬剂3种剂型。
帕拉米韦则需通过静脉给药;
扎那米韦适用于7岁以上患者,但口服生物利用度低,仅可吸入给药。
法匹拉韦:在国内仅可用于成人流感的治疗;
玛巴洛沙韦:我国批准用于5岁以上流感患者的治疗,包含片剂和干混悬剂2种剂型,仅给药一次即可,极大提高了儿童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并能快速降低病毒载量,有证据显示还能减少家庭内传播。
药物使用过程需注意:
1. 不推荐药物联合使用治疗儿童流感;
2. 不推荐联合使用药物或增加药物剂量治疗重症流感患儿。
3. 对确诊或疑似流感的重症患儿,推荐尽早(最好48h内)开始药物治疗,首选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和帕拉米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s)。
4. 在我国目前获批上市的抗流感病毒药物中,奥司他韦在有免疫抑制及合并慢性心脏和/或呼吸道疾病的流感患儿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确定,且不推荐用于肾功能损害及需要透析的患儿;
5. 扎那米韦用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儿时,发生支气管痉挛的风险较高,应慎用;
6. 帕拉米韦应慎用于肾功能障碍者,且不应与其他经肾脏消除的药物合并使用。
7. 玛巴洛沙韦目前尚未见在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中开展研究。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随后及时洗手,避免接触眼睛、鼻或口。
家庭成员出现流感患者时要尽量避免互相接触,出现流感症状的患儿去医院就诊时,应做好防护(如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接种流感疫苗:
建议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群接种流感疫苗,推荐以下人群为优先接种对象:6~59月龄的儿童;<6月龄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等重点场所人群。
从全国范围来看,10月底前接种流感疫苗是比较理想的时间。
药物预防:
另外,以下情况推荐暴露后抗病毒药物预防:①家庭内流感暴露的儿童未接种过当季流感疫苗;②无论是否接种过流感疫苗的医院内流感暴露的住院儿童;③无论是否接种过流感疫苗的严重免疫缺陷儿童;④未接种过流感疫苗的既往健康儿童,无论暴露场所,如果家庭内成员罹患重症流感的基础疾病(严重免疫抑制、慢性肺病、严重先天性心脏病、心血管疾病、神经肌肉疾病、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肝病等)。
欢度春节的同时
参考文献:
[1]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儿科呼吸工作委员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儿科学专业委员会,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药协会儿童健康与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医药新闻信息协会儿童安全用药分会,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儿科专家委员会,全球儿科呼吸联盟,北京药盾公益基金会. 儿童流感诊疗及预防指南(2024患者与公众版)[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4,39(12):896-900
[2]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儿科呼吸工作委员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儿科学专业委员会,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药协会儿童健康与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医药新闻信息协会儿童安全用药分会,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儿科专家委员会,全球儿科呼吸联盟,北京药盾公益基金会. 儿童流感诊疗及预防指南(2024医生版)[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4,39(12):881-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