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胆结石,大家都觉得这是中老年人的“专属病”。然而,作为一种隐匿性很强的疾病,又随着生活节奏和方式的改变,胆结石的发病率已经显现出明显的 “低龄化”甚至“儿童化”趋势。
特别是暑假期间,孩子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一些小朋友也会被胆结石病困扰。
对此,我们特意请到长沙京石医院肝胆外科主任李小攀,来和大家聊聊为什么胆囊结石逐渐低龄化,还有孩子要养成哪些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才能远离成长“绊脚石”!
为什么胆囊结石逐渐“低龄化”?
据李小攀介绍,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日趋“低龄化”,抛去一些特殊疾病因素影响,大多是由于一些长期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所导致,总结起来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青少年儿童放假在家大多有晚睡晚起的习惯,要么不吃早餐,要么就喜欢将早饭和午饭合并在一起吃。
但早餐其实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因为经过一夜的休息,胆囊内会存留很多胆汁,此时如果不吃早餐,高度浓缩的胆汁就容易因滞留而析出结晶、形成结石。
放假在家有大量玩耍的时间,加上白天精力旺盛,活动量大,一到晚上就食欲爆棚,特别喜欢吃烧烤、炸鸡、汉堡等高油高脂的食物。
长此以往,就会导致体内胆汁的成分发生改变,使胆汁中胆固醇成分增加,进而增大胆固醇类胆囊结石形成的几率。
(李小攀查看患者病历并分析病情)
市面上遍地开花的奶茶店和层出不穷的奶茶和饮品,使得不少青少年都把奶茶饮料当成了每日必喝的东西,有些甚至到了把饮料当水喝的地步。
这样一来就会导致体内糖分摄入过度,从而引发肥胖、超重等情况,而体重一旦超标,其胆囊结石的发病风险也会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的人群。
(李小攀为患者施行手术)
需养成哪些生活好习惯呢?
孩子的健康,是每个家长放在心头的大事,胆囊结石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孩子的生活与学习,更可能导致孩子失去胆囊,对日后的生长发育和生活等造成严重影响。
未成年人胆囊结石重在预防,家长需要培养孩子从小养成科学的生活饮食习惯。
许多儿童放假后三餐不规律,常常不吃早餐,夜间不能按时休息,又常加宵夜,导致夜间胆汁分泌过多聚积于胆囊,也会升高结石风险。
因此,要按时吃饭,三餐规律,早睡早起,避免熬夜,也能降低胆囊结石风险。
让孩子养成饭前、便后都要洗手的好习惯,不吃生冷和不干净的食物,以防寄生虫感染。
(李小攀查看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多喝水可以稀释胆汁。水分可通过胃肠道重吸收进入肝脏,从而起到一定的稀释胆汁作用,防止结石形成。
多运动有利于促进肠道蠕动,提升胆囊肌的收缩力,促进胆汁排空,避免胆汁淤积,可以有效预防胆囊结石的生成。
如何科学防治胆囊结石?
对于成人来说胆囊结石主要的症状表现为腹部疼痛、发热寒颤、黄疸、恶心呕吐等症状。而相较于成人而言,儿童的胆囊结石症状一般不太明显,且不典型。
部分患儿是因为腹痛发作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行胆囊B超检查查出胆结石,而有些没有明显的症状而在偶然体检做胆囊B超时发现了胆囊结石。
(李小攀叮嘱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由于儿童胆囊管和胆总管相对较窄,易引起急性嵌顿梗阻,儿童胆囊结石一般明确为手术指征,故手术是治疗儿童胆囊结石的主要手段。
长沙京石医院温馨提醒,家长在放假期间也需让孩子保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切勿因放假而放纵孩子胡吃海喝,肆意玩耍,增加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再者,家长不要认为只有成年人才会发生胆囊结石,且青少年儿童胆囊结石状并不明显,往往容易误诊。
因此,不管孩子是否出现不适症状,都应养成定期体检的好习惯,每年或每半年做一次肝胆系彩超检查,这样才能及早发现是否患有结石,以便及时医治!
另外,青少年儿童确诊患有胆囊结石后不应拖延,以免结石进一步破坏胆囊功能,影响孩子发育,错失最佳保胆时机,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推荐阅读
“长沙京石医院”
官方视频号上新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