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残性全硬化性硬斑病:一种罕见残毁型硬斑病亚型![图片高能,请慎入!]

文摘   2024-11-20 21:40   河南  

致残性全硬化性硬斑病(Disabling pansclerotic morphea,DPM)是一种罕见重度残毁型硬斑病。最初于1923年被首次描述,并于1980年由Diaz-Perez等详细阐述。

1疾病定位

DPM分类尚存争议。

部分观点认为其属于重型线状硬皮病变种。

有观点将其视为深在性硬斑病(因为其可累及骨与所有深部组织结构)。

亦有观点认为其属于泛发性硬斑病。

(局限型硬皮病分类)

2发病机制

具体不详。血管损伤、胶原合成增加、异常B及T细胞产物增加等均参与DPM发生。

IL-6是DPM发生的必要成分。

  1. D:

    治疗13周;

    B、E:

    治疗21周;

    C、F:

    治疗28周)

3临床表现

发生常<14岁。DPM病情进展迅速,可累及真皮、皮下脂肪、筋膜、肌肉,甚至骨骼。起始时,四肢受累,逐渐扩展至躯干、面部、头皮,但远端部位常豁免。

(泛发性皮肤硬化,伴关节挛缩、膝关节结痂性糜烂)

疾病起始时可见关节痛、关节僵直,可伴重度疼痛(或与皮肤神经受累相关)。挛缩、骨质疏松及其他骨改变常见。

(手足硬化、挛缩)

DPM因其侵袭性及残毁性可致重度功能及心理损害。

(a:治疗7月;d:治疗4月;b、e:治疗21月;c、f:治疗28月)

(趾紫绀,伴坏疽)

4合并症

最常受累系统包括关节、神经、血管、眼部、胃肠道、呼吸道、心脏、肾脏。

DPM最常见合并症包括泛发性皮肤硬化、不可逆性关节僵硬、重度关节挛缩、肢体不对称、皮损蔓延并累及面部、瘢痕形成致继发性残毁、脱发、睑外翻、耳部自截、牙齿错位、骨质溶解、远端指(趾)截肢、恶液质、转化为系统性硬化症、皮肤营养性溃疡(常致败血症)、双重感染及可能败血症、神经压迫综合征(neurocompressive syndrome)、心肌病、限制性肺疾病、鳞状细胞癌。

1.7%伴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硬皮病。

5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结果常呈非特异性。

常可见ESR升高、高丙种球蛋白血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低丙种球蛋白血症亦有报道。

部分病例可见ANA阳性。

冷球蛋白、类风湿因子、补体水平一般在正常范围内。

6组织病理

推荐行环转活检或切取活检以评估炎症浸润程度。

不同层次均可见炎症细胞浸润,但血管常无受累。

表皮萎缩,真皮网状层深部可见显著致密增厚胶原束,伴透明变性,血管及附属器周围散在淋巴组织细胞浸润,附属器结构减少或消失。

7治疗

DPM尚无规范治疗方案。现有治疗均无法阻止疾病进展。

有研究发现甲泼尼龙、甲氨蝶呤、光疗(UVA)联用比单用更有效。

高度活动期DPM课考虑给予激素冲击治疗(steroid pulse therapy)。

甲氨蝶呤似乎可抑制前炎症性细胞因子(IL-2,4,6,8)合成及纤维化过程,单用时疗效有限,与甲泼尼龙(脉冲式治疗)联用更有利。

UVA可通过诱导合成胶原酶、防御素、淋巴细胞凋亡,发挥抗炎、免疫抑制、抗纤维化作用。外用补骨脂素UVA、宽谱UVA、UVA1均可考虑。

抗疟药、吗替麦考酚酯、秋水仙碱、环孢素、他克莫司、D-青霉胺、IVIG、IFNγ、重组人松弛素(relaxin)、托珠单抗、维生素D类似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JAK抑制剂、阿巴西普(abatacept)、维A酸类、卡泊三醇、咪喹莫特等可考虑应用。

西地那非(一种特异性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波生坦(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对溃疡型DPM有效。

体外研究发现,靶向TFG-β(一种成纤维细胞活化及组织纤维化的关键调节因子)是一种有前景的治疗策略。

自体干细胞移植可延缓新皮损进展,但并非根治性。

8预后

DPM病程呈侵袭性,长期预后较差。

参考文献

[1] M K Dasgupta, C Patra, S Sarkar, et al. Pansclerotic morphea: A male child with hemiatrophy of lower limb[J]. Indian Dermatol Online J, 2014; 5(2): 170-172. DOI: 10.4103/2229-5178.131092.

[2] A M Forsea, A N Cretu, R Ionescu, et al. Disabling pansclerotic morphea of childhood--unusual case and management challenges[J]. J Med Life, 2008; 1(3): 348-354.

[3] I Jamalpur, H R Mogili,A Koratala. Disabling pansclerotic morphoea of childhood[J]. BMJ Case Rep, 2018; 2018(DOI: 10.1136/bcr-2017-222132.

[4] M M Kura,S R Jindal. Disabling pansclerotic morphea of childhood with extracutaneous manifestations[J]. Indian J Dermatol, 2013; 58(2): 159. DOI: 10.4103/0019-5154.108079.

[5] A Singh, K Singhal, S Choudhary, et al. Adult-onset unilateral disabling pansclerotic morphea[J]. Indian J Dermatol, 2014; 59(3): 316. DOI: 10.4103/0019-5154.131459.

[6] H J Soh, C Samuel, V Heaton, et al. Challenge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isabling pansclerotic morphea of childhood: case-based review[J]. Rheumatol Int, 2019; 39(5): 933-941. DOI: 10.1007/s00296-019-04269-w.

[7] U Wollina, M Buslau, B Heinig, et al. Disabling pansclerotic morphea of childhood poses a high risk of chronic ulceration of the skin an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J]. Int J Low Extrem Wounds, 2007; 6(4): 291-298. DOI: 10.1177/1534734607308731.

(本文仅作为科普与学术交流,增进了解,引起重视,有相关临床症状者,建议及时就医!!!)


本公众号既往硬皮病相关文章:

DermatoSharing
专注于分享皮肤科常见临床问题及最新学术进展![昌哥坚信:常见病也有大道理,罕见病也有小原理,于细微处见真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