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坏死性黄色肉芽肿(Necrobiotic xanthogranuloma,NXG)是一种罕见皮肤非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常与IgG型(IgG-κ)副球蛋白血症相关。
1980年Kossard及Winkelmann首次将NXG与正常/高脂血症扁平黄瘤区分开。
1992年Mehregan及Winkelmann回顾分析了48例NXG(16例文献病例,32例梅奥诊所新确诊病例),再次确认了NXG的临床、实验室及组织学表现特点。
2000年Ugurlu等分析了26例NXG的长期眼部及系统受累情况,发现最常见眼部表现为眶周皮损、前眶病变、眼球突出、眼睑下垂、眼球活动受限;放射学发现眼外肌及脂肪受累、泪腺肥大;最常见实验室表现包括ESR升高、IgG-κ单克隆球蛋白;病情常进展缓慢,对化疗反应各异;手术去除后皮损常复发;潜在血液系统等恶性肿瘤可早于或晚于皮损发生。
1发病机制
NXG常表现为潜在血液系统肿瘤(如浆细胞恶液质、淋巴瘤、白血病)背景下的副肿瘤性综合征。
80%NXG可见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
有观点认为皮损发生并非源于单克隆浆细胞或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而是活动性炎症所致。
有观点认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与脂蛋白相互作用产生免疫复合物,进而升高IL-15水平,IL-15可激活巨噬细胞吞噬活性、分泌前炎症性细胞因子。皮肤常驻巨噬细胞吞噬免疫复合物、蓄积胆固醇。
(胸部、乳房及上肢散在、黄色、质韧斑块伴红色边缘:A治疗前,B治疗后;C:18F-PET-CT表现)
2临床表现
平均发病年龄58±15岁。
最常见皮损表现呈质韧、黄色至橘红色丘疹或结节,可融合成大斑块。有伴溃疡、毛细血管扩张、红色和(或)紫罗兰色边缘、萎缩等报道。
可无自觉症状或伴瘙痒,
NXG常累及眶周区(最常见;尤其是上眼睑和(或)下眼睑;其他面部部位)、躯干及四肢。亦有皮损仅见于躯干或四肢而不累及面部者。
口唇、舌头、肛周、瘢痕区、创伤区及既往放疗部位均有受累报道,其实全身所有部位均可受累
2.1系统受累
最常见受累的皮肤外部位为呼吸道(会厌、喉部、咽部、支气管、肺)、心脏。
脾脏、泪腺、骨髓、大脑额叶、骨骼肌等亦可受累。
(A:外阴皮损;B:左臀部皮损)
2.2眼科表现
约半数NXG可伴眼科合并症,包括眼部烧灼感、瘙痒、疼痛,复视、眶内多点炎症病变、巩膜炎、视力下降、角膜炎、结膜炎、前眶病变、眼球突出、眼睑下垂、眼球活动受限等。
3实验室表现
最常见表现包括ESR升高、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C4降低、空腹血糖异常、血脂异常、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80%)等。
4组织病理
表皮萎缩或正常。
真皮可见显著肉芽肿性炎,并可延伸至皮下组织。
肉芽肿常呈带状,但亦可呈星状或结节状。
肉芽肿由组织细胞、淋巴细胞、异物多核巨细胞、Touton巨细胞与胶原渐进性坏死灶交错分布构成。
胆固醇裂隙常见于渐进性坏死灶内,但相对较少见或无。
常可见结节性淋巴样细胞聚集。
有2例不伴渐进性坏死NXG报道。
免疫组化可见CD68(+)、MAC387(+),S-100(-)、CD1a(-)。
(大量肉芽肿性炎症围绕中央渐进性坏死区,可见泡沫样巨噬细胞、多核巨细胞、胆固醇裂隙及背景性淋巴细胞)
5骨髓活检
骨髓象可提示浆细胞增多、浆细胞异常、多发性骨髓瘤、淋巴/骨髓增殖性疾病等。
部分患者虽未行骨髓活检,但后期亦诊断为淋巴/骨髓增殖性疾病,如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意义未明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冒烟型骨髓瘤(smoldering myeloma)等。
6诊断
NXG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等。
需与睑黄瘤、类脂质渐进性坏死、环状肉芽组织、异物肉芽肿、类风湿结节、淀粉样变及其他非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等鉴别。
7治疗
尚无标准治疗方案。
已报道治疗包括系统激素、免疫抑制剂、大剂量IVIG、烷化剂(如苯丁酸氮芥、环磷酰胺、美法仑)、克拉屈滨、抗代谢药、TNF-α抑制剂、羟氯喹、来那度胺等。
1项多中心队列研究发现IVIG治疗NXG疗效最佳。
但亦有观点认为苯丁酸氮芥是最常用NXG系统治疗,常伴较好疗效。
另,手术、光化学疗法、体外光化学疗法、血浆置换、放疗、激光治疗等亦均有应用报道。
参考文献
[1] S Agrawal, N Pushker, S Modaboyina, et al. Periocular Necrobiotic Xanthogranuloma Response to Cladribine. Ophthalmic Plast Reconstr Surg 2022; 38: e64.
[2] C Conforti,I Zalaudek. Necrobiotic Xanthogranuloma as Sign of Monoclonal Gammopathy. Dermatol Pract Concept 2022; 12: e2022131.
[3] G Dellatorre,J K Miqueloto. Necrobiotic Xanthogranuloma. JAMA Dermatol 2020; 156: 696.
[4] I J DeLuca,M E Grossman. Vulvar necrobiotic xanthogranuloma. J Am Acad Dermatol 2014; 71: e247-248.
[5] S Giacalone, G Genovese, V Benzecry, et al. Necrobiotic xanthogranuloma in IgG-κ multiple myeloma. Br J Haematol 2021; 193: 211.
[6] B S Girisha, A P Holla, M Fernandes, et al. Necrobiotic xanthogranuloma. J Cutan Aesthet Surg 2012; 5: 43-45.
[7] M A González-López,M C González-Vela. Visual Dermatology: Necrobiotic Xanthogranuloma. J Cutan Med Surg 2021; 25: 644.
[8] F Jaén-Águila, J A Vargas-Hitos,J Jiménez-Alonso. Necrobiotic xanthogranuloma. Qjm 2014; 107: 859.
[9] F Navarro-Triviño, T Ródenas-Herranz, L Linares-Gonzalez, et al. Disseminated Necrobiotic Xanthogranuloma. Med Clin (Barc) 2021; 157: 505.
[10] A J Portuguese, T H Long,M Linenberger. Necrobiotic Xanthogranuloma. Mayo Clin Proc 2021; 96: 2432-2434.
[11] K E Spicknall,D A Mehregan. Necrobiotic xanthogranuloma. Int J Dermatol 2009; 48: 1-10.
[12] L Steinhelfer, T Kühnel, H Jägle, et al. Systemic therapy of necrobiotic xanthogranuloma: a systematic review. Orphanet J Rare Dis 2022; 17: 132.
(本文仅作为科普及学术交流,增进了解,引起重视,有相关临床症状者,建议及时就医!!!)
本公众号既往副肿瘤性皮肤病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