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是一种罕见皮肤纤维组织细胞肿瘤。
1924年Darier及Ferrand首次描述DFSP。
1925年Hoffman将其命名为DFSP。
基于远处转移潜能及局部侵袭性,DFSP被视为是介于良性皮肤纤维瘤与纤维肉瘤间的中间型肿瘤。向高级别肉瘤的转化极其罕见。
1流行病学
DFSP罕见,发生率约0.8-4.5/1000000·年。
DFSP约占软组织肉瘤的1%-6%、皮肤软组织肉瘤的18%。
无性别差异。
多数病例见于生命的第3-5个十年,但全年龄段均可受累。
诊断中位年龄常在20-59岁。
儿童DFSP约占全部DFSP的6%。
DFSP孕期生长加快。
DFSP-FS约占全部DFSP的5%-15%。
Bednar及色素性变种约占全部DFSP的<5%。
DFSP(包括色素性变种)在黑人中更常见。
2发病机制
90%DFSP(包括伴纤维肉瘤样变者(即DFSP-FS))发生与t(17;22)(q22;q13)转位突变相关,其可导致融合蛋白COL1A1-PDGFB的产生。常处于抑制状态的PDGFB被COL1A1启动子激活,导致PDGFB上调,PDGF生成增加,继而激活酪氨酸激酶PDGFRB受体,刺激细胞增殖、肿瘤发生。
Nakamura等报道了1种新型融合性基因COL1A2-PDGFB。
无t(17;22)(q22;q13)转位突变者,可见22号染色体上PDGFB基因突变。
某些情况下,DFSP向DFSP-FS进展与PDGFB/COL1A1融合基因相关。
部分研究观察到微卫星不稳定(微卫星内重复性DNA碱基数量改变或缩短、重复性DNA序列),且常伴p53(TP53)突变,尤其是伴高分化肉瘤特征者。
3临床表现
DFSP典型表现为缓慢进展,无症状性,质硬,肤色、粉红色、紫红色、蓝色、红棕色斑块,最终进展为多发性隆起性紫罗兰色至红棕色结节。
随着皮损进展,其尺寸可达数厘米,可伴毛细血管扩张。部分皮损可随皮损进展出现溃疡、出血、疼痛。
皮损常呈非对称性,呈指状项侧缘及深部延伸,大体边缘可自0.3-12cm。若未完整切除,这些放射性生长成分可致局部复发。
有先天性及儿童DFSP报道。
色素性变种常表现为不规则棕色。
萎缩性变种表现为紫罗兰色斑块,类似于硬斑病或瘢痕。
皮损于数月至数年内缓慢进展,偶类似于瘢痕疙瘩或皮肤纤维瘤,尤其是对于早期病变者。
DFSP主要累及躯干(50%)、四肢近端(35%)、头颈部(15%),另四肢远端及肢端亦可受累。少数情况下,DFSP可发生于瘢痕或文身部位。
皮损常于局部浸润生长,范围远超皮面可见部分。
DFSP远处转移罕见,除非伴纤维肉瘤样转化时。<5%DFSP可见转移,可见于局部淋巴结及肺部。几乎所有病例,转移早于局部复发。复发性皮损更倾向于伴肉瘤样变。
4组织病理
包含皮下脂肪的环转活检可辅助准确诊断,但优选切除活检。
DFSP常累及真皮及皮下组织,边界不清。罕见病例可仅局限于真皮。
病变上部表皮不可见非典型组织学表现。
(蜂巢状模式)
单形性梭形肿瘤细胞增生,呈席纹状或编织状排列,平行于表皮表面。无多形性、胞浆较少。细胞周围绕以胶原基质,有时与透明样变或粘液样变。
因肿瘤细胞延伸至皮下组织而呈典型蜂巢状模式,几乎不累及筋膜、肌肉、骨骼,除非复发性或长病程病例。
坏死少见。
(A:肿瘤延伸至真皮层,其上表皮变薄;B-C:边界不清,B侵及骨骼肌,C可见典型蜂巢状模式;D:有时DFSP可相对局限,尤其是复发者)
(E-F:席纹状分布模式)
虽可见分裂象,但无显著分裂活性,非典型分裂象罕见。
每10个高倍视野分裂象达10个及肿瘤尺寸与转移扩散相关。
约1/5DFSP可见纤维肉瘤样变,呈泛发性肿瘤伴束状、鱼骨样模式及非典型细胞(核多形性、核深染)特征。
(绿箭头:典型DFSP表现;黑箭头:伴肉瘤样变)
(Bednar肿瘤)
90%DFSP为低级别病变,10%-15%伴肉瘤样变,通常为低级别纤维肉瘤。
DFSP的组织学变种包括:不伴肉瘤样变的多细胞型、粘液样性、颗粒性、萎缩性、硬化性、伴多核细胞性、Bednar肿瘤(色素性)。
巨细胞纤维母细胞瘤(giant-cell fibroblastoma)被认为是儿童期发病DFSP的组织学变种。该亚型除可见席纹状模式外,还可见多核巨细胞及特征性假性血管区(提示细胞粘附缺失)。
(巨细胞纤维母细胞瘤)
免疫组化染色:80%-100%病例CD34(+)、94%Nestin(+)、93%PDGFB(+);透明质酸盐及Vimentin通常阳性;XIIIa因子(-)、SMA(-)、Desmin(-)、S-100(-)、角蛋白(-)。DFSP-FS中CD34表达常减少。
(CD34(+))
5诊断
DFSP诊断依赖于组织病理。
RT-PCR及FISH可辅助检测t(17;22)(q22;q13)转位。
因为多数DFSP病变浅表,故应评估其病变范围及淋巴结受累情况。
影像学可辅助评估较大或复发性肿瘤。常选MRI,CT仅有助于评估潜在骨骼受累或疑诊肺部转移。
需与细胞型纤维组织细胞瘤、梭形细胞脂肪瘤、皮肤纤维瘤、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未分化或未定类软组织肉瘤、非典型纤维黄瘤等鉴别。
6治疗
6.1手术
彻底切除(伴切缘阴性)为首选治疗,可采用Mohs显微手术、Mohs图宾根技术(Mohs tubingen technique)、扩大局部切除。手术治疗后需积极随访以预防局部复发。
NCCN推荐切缘为2-4cm,病理切缘干净。
肿瘤尺寸及位置决定了最佳手术方式。常无需切除局部淋巴结。
约50%单纯切除者可见复发。
复发性肿瘤更常见侵犯筋膜、肌肉、骨骼,导致远处转移。
6.2放疗
DFSP是放疗敏感性肿瘤。
放疗罕见单用于治疗DFSP。
NCCN推荐辅助性放疗用于以下情况:
(1)手术切缘阳性;
(2)阴性切缘,但最近切缘<1cm且未行Mohs显微手术者;
(3)对于复发性、转移性病例,不适于手术切除者;
放疗剂量50-70Gy;通常扩展至切缘外3-5cm。
放疗可减少局部复发,尤其是对于扩切不可行者。
(巨细胞纤维母细胞瘤)
6.3分子靶向治疗
甲磺酸伊马替尼(可抑制PDGFR及c-KIT等受体酪氨酸酶)已经FDA批准用于不可切除性、复发性、转移性DFSP治疗。
伴t(17;22)(q22;q13)转位突变者对伊马替尼应发更显著,故起始治疗前应筛查该突变。43%-73%可实现部分应答。90%可实现病情稳定。
对于晚期或转移性病例,酪氨酸酶抑制剂显示出有希望的应答。
有观点认为伊马替尼可作为Mohs显微手术前的新辅助治疗。
舒尼替尼可作为伊马替尼治疗抵抗肿瘤的二线用药。
7随访
术后原发部位每6个月评估1次,共随访3-5年。此后,每年随访1次。
转移性病变多与复发性皮损伴发。
8预后
DFSP预后一般较好。
DFSP复发率高达50%,最常见于头颈部。
10年生存率约99.1%。
伴转移病例诊断后通常可存活约2年。
转移总体风险为5%,其中1%为区域淋巴结转移、4%为远处转移。
>50岁、DFSP-FS、高分裂指数、血管化增加预后较差风险增加。
更宽的手术切除可改善总体预后。
伴肉瘤样变为不良预测因素,此型DFSP更具侵袭性生长模式、局部复发率及转移率更高。DFSP-FS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42%-52%,转移风险为10%-15%。
参考文献
[1] A E Acosta,C S Vélez. 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 Curr Treat Options Oncol 2017; 18: 56.
[2] A Allen, C Ahn,O P Sangüeza. 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 Dermatol Clin 2019; 37: 483-488.
[3] G Menon, J Brooks,M L Ramsey, 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 in StatPearls. 2024, StatPearls Publishing
Copyright © 2024, StatPearls Publishing LLC.: Treasure Island (FL).
[4] S J Miller, M Alam, J S Andersen, et al. 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 J Natl Compr Canc Netw 2012; 10: 312-318.
[5] J Reha,S C Katz. 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 Surg Clin North Am 2016; 96: 1031-1046.
[6] K Thway, J Noujaim, R L Jones, et al. 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 pathology, genetics, and potential therapeutic strategies. Ann Diagn Pathol 2016; 25: 64-71.
[7] M Valdivielso-Ramos,J M Hernanz. 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 in childhood. Actas Dermosifiliogr 2012; 103: 863-873.
(本文仅作为科普及学术交流,增进了解,引起重视,有相关临床症状者,建议及时就医!!!)
本公众号既往皮肤肿瘤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