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三立
陈三立已是历史人物,现今的人们已很少提到他了。记起陈三立,是因为见到他的字,这字写得如此雄强宁静,写出了一派“秋月天然洁,野芳自在馨”的寂寥意境,不禁为之怦然良久。把爨宝子写到这个份上,可以与他争锋的人必然寥寥。于是想起了书法。觉得在我们中间流行的书法,太多注意皮相的点划。把书法理解为外在形态的审美,是数十年来书法惨淡的真正原因。而那个美妙的晚上,见到陈三立的字,见到真正的书法,心,理所当然地被一颗真正艺术家的心所打动。陈三立一百年前以诗闻名,可他毫不费力地把握住了书法的血脉,这恐怕不是偶然。因为“秋月天然洁,野芳自在馨”,恐怕只有在诗人的心中才是一个完整意象,而在天底下许多书法家的笔下,十个字却永远被切割成十个意象。陈三立的字,高洁得近乎残酷,因为这字同时碾碎了可以把一笔一划写到经典的书家自鸣的得意,在陈三立的字前,侈谈功力,不如噤声。
*******
陈三立是过去的一百年间的人物。他与王闿运曾经同为学界的巨子,王闿运有门生杨度和齐白石,陈三立有自己的两个儿子陈师曾和陈寅恪。一门三杰,应该说是上苍的玉成。齐白石名扬天下,如今都知道是因为徐悲鸿的力荐,而在徐悲鸿之前,已把齐白石举得高高的是陈师曾。陈寅恪是坐冷板凳的大学者。他的精神力量,让他成就不朽。而两陈的父亲陈三立,在日寇入侵中华之时绝粒而死,足以让历史为有这样的文人和这样一个文人的家庭而骄傲。一百年来,中国出现了史无前例的伟大变迁,在这样的大变迁中,一个人守住自己的节操,奉献自己的才智,不容易。说是上苍的玉成,只是一声感叹,而陈三立竟如此从容地让后人拥有这一声感叹,一如他写的字一样,或者说真正的字如其人。
*******
英年早逝的陈师曾,和很苦难地活过一生的陈寅恪,属于了历史。陈三立也属于了历史。历史是一部太大的书。这部书会湮没许多人,包括许多杰出的人,陈三立便是其中之一。不必也无法为此惋惜。倘若历史上所有杰出的人都能被后人屈指数出,那么历史也未免太单薄和拮据了一些。写到这里,凑巧见到报载西湖边的陈三立和陈师曾、陈寅恪的墓地至今尚在,我想,在残阳秋月之中,这墓地一定会定格成一种凝重的历史感,就像眼前的陈三立的字一样。精神是一种物质,精神是一种力量。感谢历史留下了那么多的高洁的精神和雄强的力量。
陈鹏举
19980521
《文博断想全集》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