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点:
该病例展示了从口腔(牙齿、下颚)到咽后间隙,再到纵隔的连续感染过程,这种多部位、跨区域的感染链在临床上较为罕见。
一名50岁男子,无已知病史,因左侧牙齿和下颚疼痛、发烧和呼吸急促3天而被送到急诊室。他住在农村地区,从未看过医生或牙医。体格检查发现牙列不齐、牙关紧闭和喘鸣。左侧也有从脸颊向下延伸到上胸部的红斑、发热和皱纹(图A)。颈部和胸部的计算机断层扫描显示严重的牙周炎、龋齿和根尖周脓肿,伴有相关的软组织炎症和气体形成,并延伸至咽后间隙、胸壁、上纵隔和后纵隔(图B)。诊断为牙源性感染,导致坏死性软组织感染、咽后间隙感染和纵隔炎。当感染进入颈深筋膜的翼状筋膜和椎前筋膜之间的“危险”间隙时,咽后脓肿可能导致纵隔炎。给予多次冲洗、广谱抗菌剂和重建手术的治疗。该病人新诊断了二型糖尿病,并提供有效控制。经过45天的住院治疗,患者顺利出院回家,出院时情况良好,并安排了软食。
纵隔脓肿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通常由于感染性疾病引起的纵隔组织感染而发展而来。纵隔作为胸腔内重要的解剖结构之一,包含着气管、食管、大血管等重要的器官。当感染性病原体侵袭纵隔组织时,可导致炎症反应,最终形成纵隔脓肿。这一疾病的发生通常与颈部、口腔、食道或气管等部位的感染扩散有关,而在一些情况下,外伤、手术并发症或免疫抑制状态也可能是引起MA的诱因。MA的症状表现复杂,可能包括发热、咳嗽、呼吸急促、胸痛等,其诊断和治疗都需要医生高度的警觉性和专业知识。尽管纵隔脓肿相对罕见,但有极高的危险性。由于MA紧邻着多个重要的解剖结构,其合并症包括气管狭窄、心包炎、大血管破裂等,给患者的生命和健康造成巨大威胁。
颈深部间隙脓肿可从口咽或牙源性起源扩散到颈深筋膜平面。这种多微生物感染并不常见,但进展迅速,具有破坏性,往往致命。及时诊断和治疗,包括安全气道、抗生素、引流和强化脓毒症护理有助于提高生存率。然而,纵隔进展(下行坏死性纵膈炎)导致预后不良。下行坏死性纵膈炎的发生由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引起。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感染可能源于各种情况,包括手术后条件、颈椎创伤、内伤、牙源性感染、局部软组织感染、慢性鼻窦炎或任何其他原因。其症状主要表现为持续发烧、寒战、喉咙痛、呼吸急促、咳嗽和胸痛辐射至颈部以及其他症状[12]。当其形成脓液以后会破入胸膜腔当中,形成脓胸和脓气胸,气体会沿着疏松结缔组织达到全身皮下,进而形成皮下脓肿,引发呼吸困难以及休克。造成下行坏死性纵膈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包括不正确的抗生素治疗或清创引流不充分导致的败血症及多器官衰竭,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以及诊断、手术和跨学科管理的改善,以前高达40%的高死亡率近年来下降到17.5%。可以说下行坏死性纵膈炎是特殊类型的纵隔脓肿,两者都涉及到纵隔,即胸腔中央位置,包含气管、食管、大血管等结构。纵隔脓肿和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都可以由感染性病原体引起,如细菌或真菌。在两种疾病中,患者通常会经历炎症反应,表现为发热、胸痛、呼吸急促等症状。而下行坏死性纵膈炎常因口咽部中重度多菌感染而通过深部和颈部筋膜平面连接扩散至纵隔区引起,常伴有严重的颈部疼痛、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而且通常有较为明显的颈部炎症体征。
关于纵隔感染分型,最早是根据Endo分类,将MA可以分为Ⅰ型(感染局限于气管隆突平面上的前纵隔)、Ⅱa型(感染扩散至前纵隔下间隙),Ⅱb型(感染扩散至后纵隔)和III型全纵隔。2021年Kenji Sugio, MD提出一个纵隔感染新的分型方式如下图。下行坏死性纵隔炎(DNM)扩展型的分类:将局限于隆突以上区域的DNM l定义为I型,将延伸至下纵隔的DNM定义为IIA型(前下纵隔)、IIB型(前下纵隔和后下纵隔)和IIC型(后下纵隔)。
纵隔脓肿是需要及时干预的严重疾病。目前我们针对纵隔脓肿的治疗方式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针对引起脓肿的感染性病原体,常规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初始应根据临床表现和可能的致病菌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过程中可能需要根据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生素种类和剂量。因为纵隔脓肿病情的紧急与危险性,一经诊断应立即行急诊手术,而手术方式的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脓肿的性质和位置以及外科医生的经验来决定。
翻译及审校:邱鸿彬
END
长按二维码添加
关注我们 获取更多文献
点赞或分享 让我们共同成长
点击“阅读原文”看摘要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