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程 故 事
“慧”玩纸牌
(大班)
游戏背景
活动来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要使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发展,就必须提高游戏质量,而影响游戏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游戏材料。建构游戏是幼儿熟悉和喜爱的游戏,大班幼儿的各方面能力逐渐提高,对事物的探究欲更加强烈,在此阶段为幼儿提供可深入探究的材料,可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提高游戏的质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区域活动时,书华把这盒扑克牌拿了出来,随手一折将扑克牌在桌子上竖了起来,这个举动吸引了旁边其他幼儿的围观。大家对怎样让扑克牌竖立起来都非常感兴趣,紧接着开始不断尝试起来。通过尝试,幼儿基本能知道将扑克牌横向对折后可以站立。此后,幼儿们又陆续自发地带来了很多的扑克牌。
生活中的小小扑克牌会被幼儿们玩出什么花样呢?
游戏环境、材料投放
环境准备:
样式各异、不同特色的建筑物图片,楼房地基图纸和基本建构方法图纸。
材料准备:
地垫、建构区操作记录板、各种图案的扑克牌、木制积木、纸杯、泡棉积木等。
经验准备:
大班幼儿具有搭建纸杯等立体物品的经验,具有玩“纸牌接龙”“纸牌对对碰”等游戏的经历。
预设目标
1. 能对扑克牌作为建筑材料感兴趣,会用扑克牌进行建构操作。
2. 能够发挥想象进行创造性活动,提高专注力和动手能力。
3. 能在游戏中学习合作,体验扑克牌搭建的乐趣。
游戏故事
1
听——幼儿的对话
随着桌上的扑克牌垒得越来越高、越来越大,“扑克牌大楼”慢慢有了一些新变化,有了围墙,有了大门,有了不同的形状。
山里红说道:“老师,这个桌子太小了,我想要用扑克牌搭一个又高又大的游乐场。”
教师及时地给予了积极的回应:“哇,你的想法真不错,我很期待呀。”
于是山里红便召集小伙伴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小伙伴们开始讨论起来。
“首先要有一个入口,还要有很多的大树,有休息的小亭子,还有游乐场。”大家兴奋地描述着自己心中的游乐场。
奇奇:“咱们在哪里搭建游乐场呢?游乐场需要很大的地方。”
北北:“美工区的位置很大,咱们去那边怎么样?”
山里红:“那咱们去和他们商量一下!”
教师思考:
教师听到的是幼儿在游戏中真实的声音,看到的是幼儿在游戏中遇到的困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介入与否很是关键,当然在本次游戏中,教师用欣赏的眼光来观察他们,鼓励幼儿积极思考、主动发言,锻炼幼儿自身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幼儿们最终决定将搭建区的场地和美工区互换。场地有了,山里红迫不及待地说:“我们马上来分头行动吧,来搭建游乐园的大门。书华你搭什么?”就这样,幼儿们经过简单的协商讨论,明确了分工。之后大家便开始投入到搭建中。
山里红主动向教师提问:“老师,我想搭一个下面是柱子,上面是拱形的大门,但我搭不出拱形。”
教师:“这个想法真特别,如果你用扑克牌做不到,看看能不能找别的东西代替一下?”
山里红摸摸脑袋,便起身跑去建构区,其他幼儿看到山里红用木质积木和纸筒来搭建大门,也受到了启发,分别从不同的地方找来了酸奶杯、纸杯作为柱子和地基,进行组合垒高搭建,很快游乐园里更多的建筑拔地而起。幼儿们的欢呼声引来了其他班级幼儿的围观和感叹。
教师思考:
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聆听幼儿的对话,了解幼儿的问题,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幼儿新的思考。教师通过适当的提问推进活动发展,“还有没有其他的材料可以帮助你完成呢?”促进幼儿们积极思考,鼓励幼儿们想出了新的解决方法。幼儿们在游戏中积极地探索和协商,正是游戏精神的体现。
2
读——幼儿的想法
书华:“我们进游乐园后要走哪条路呀?”
奇奇:“游乐园里面应该有很多小路呀。”
山里红:“如果有路能把他们都连起来就更好了。”
教师在幼儿发表想法的过程中仔细聆听。
“我在游乐园走过鹅卵石铺成的路,还有弯弯曲曲的路。”
“还有小桥和天桥,这样去游乐园就很安全。”幼儿越说越兴奋,教师在此时及时地加入活动,和幼儿一起搜集各种各样路的图片,为幼儿尝试搭建做准备。
幼儿搭建的
单向路,双向路,
还有环路立交
教师思考:
“各种各样路的搭建”过程中,教师耐心地等待和适度地放手,使幼儿尽情展现不畏困难、勇于坚持的良好学习品质。教师在幼儿活动过程中的及时辅助,有利于提高幼儿建构游戏的计划性水平,同时引导他们逐渐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换。
3
思——幼儿的创意
奇奇:“地上的游乐园怎么通到桌子上呢?”
乐乐:“就是呀,我看游乐园里的城堡都有台阶连接。”
茜茜:“那我们这次试试把它们都连接上,可以做一个超大的游乐园。”
确定了本次建构的主要目标后,幼儿开始一层一层搭建。但为了保持稳固,纸牌房屋一层比一层小,最后也没能达到幼儿希望的高度,也没能连接到桌子上。
乐乐:“这样还是不够高。”
奇奇:“要不我们用一个高高的东西先放在这,然后再在上面搭就高了。”
依依:“可是要用什么呢?”
茜茜:“我们可以用凳子!那里有很多凳子!”
茜茜的提议得到了幼儿们的采纳。在教师的帮助下,幼儿搬来了三把椅子作为“游乐园”的台阶,并在凳子上搭建了一个个小台阶。
就在台阶即将要完成的时候,突然听到“哗啦”一声,台阶倒了。教师在一旁鼓励幼儿们继续思考。“你轻一点。”“放快一点试试。”“是不是旁边有风吹倒了?”幼儿们并没有气馁,就这样反反复复尝试了几次,还是没有成功。
这个时候,山里红围着台阶左看看,右看看,说道:“是不是我们的底座搭得太小了,越到上面越小,我们的底座应该搭大一些才能稳。”此时教师察觉到幼儿已经找到了问题所在,并帮助幼儿们总结了解决办法。意识到问题的幼儿们调整了搭台阶的方式,在幼儿们的不断努力下,台阶终于成功了。
教师思考:
本次游戏中,幼儿在增加高度时选择了以凳子作为功能相似的替代物。建构活动中幼儿选择替代物的行为时常出现,能够以外形不尽相同的物体作为替代物,说明幼儿的思维与想象能力发展良好。教师在活动过程中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根据幼儿们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思路及时地总结,适时地鼓励和帮助推动了活动的进行。
4
赏——幼儿的成长
奇奇:“游乐园里有很多好玩的,我们这里都没有。”
茜茜:“那我们可以自己搭呀。”
依依:“我们应该做一个过山车,游乐场里都有过山车的!”
茜茜:“我们刚刚盖的小房子就像过山车的路。”
奇奇:“那我们就一起来建一个过山车吧。”
幼儿们通过和同伴讨论确定了接下来搭建的内容。确定搭建过山车后,幼儿开始尝试把轨道连接起来的方法。在搭建过程中,有的幼儿选择把纸牌折叠在一起,但当纸牌数量增加后纸牌便容易散开。此时,如何将轨道固定便成了难题。
乐乐:“我们可以把它贴起来吗?”
茜茜:“我刚刚贴了,多了就掉了。”
奇奇:“我知道了!我看老师都是用那个钉子把纸张弄在一起的,这个也是纸呀,我们可以用那个!”
说完幼儿们便主动寻求教师的帮助,教师为幼儿提供了订书器,拿到工具后幼儿便开始了探索。
乐乐:“我们要把好多好多纸牌弄在一起,过山车是很长很长的。”
奇奇:“过山车是弯弯的,我们也要弄成弯弯的。”
茜茜:“那些轨道下面有很多的架子,我们也要加架子吗?”
依依:“当然要啦,我们也可以用那个钉子把架子连起来。”
幼儿边讨论边建构,不一会儿一辆过山车便被幼儿们搭建了出来。紧接着幼儿们又开始了关于游乐场设施的讨论,关于游乐场的故事还在继续……
教师思考:
幼儿根据自身的已有经验提出建构游乐设施的提议,在进行过山车搭建的过程中,幼儿能够主动地联想到实际生活中看到过的工具,并积极地思考能够如何利用工具,最终顺利地将过山车搭建出来。整个过程中幼儿积极互相合作,通过探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活动过程中幼儿能够主动地向教师寻求帮助,教师主要以观察者与支持者的形象存在于幼儿游戏中,给予幼儿充分的材料支持,并对其游戏过程做出细致的观察,进而更好地从幼儿表征行为中分析幼儿的发展现状,以及活动中有待调整的部分。
教师思考与成长
教师在游戏的不同环节中的介入时机、方式、成效及角色
教师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有效地支持将幼儿自主游戏推向更深入发展。教师在过程中没有直接介入,而是给予幼儿充足的时间思考和讨论,充分尊重幼儿的学习主体地位。在游戏总结时请全班幼儿鉴赏、猜测,让幼儿充分展开讨论,帮助幼儿逐步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猜想、实践、验证有利于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的介入是多维度的,灵活地介入方式让幼儿在不同领域上得到相应的发展。纵观幼儿们搭建的过程,每名幼儿的内心都有一份执着的成长动力。
供稿:北京市丰台区芳庄第二幼儿园
康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