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故事 | 好吃又好玩的山楂(大班)

教育   2024-10-09 14:51   北京  

好吃又好玩的山楂

(大班)



01

案例背景

秋意渐浓,幼儿园的小树枝繁叶茂,树枝上还挂满了红彤彤的的果实——山楂。国庆假期结束回到幼儿园,在一次户外活动时间,幼儿们惊喜地发现了这些红红的小果子,大眼睛里充满了好奇。

小奇:“山楂好红呀!真想尝一口。”

轩轩:“我都流口水啦!”

彤彤:“咱们摘一些下来尝尝吧!”……

为了满足幼儿的需求,追随幼儿的兴趣,我向幼儿们抛出问题,“要想摘山楂需要做什么准备呢?怎样才能把山楂都摘下来呢?”幼儿们围在山楂树下,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于是,我们的山楂探究之旅就开始了。


02

案例过程

阶段一

初遇山楂

看着诱人的小果子,幼儿们迫不及待伸手去摘。他们努力地去够,也只摘下了几颗。我邀请幼儿们来观察山楂,幼儿们都凑过来一起观察。

晨晨:“山楂好像红宝石呀!”

昊昊:“我觉得像樱桃。”

雯雯:“也像小番茄。”

溪溪:“我觉得像小红灯笼!”

......

一名幼儿实在太馋了,忍不住把山楂塞到了嘴巴里:“哇,酸酸甜甜的!”旁边的幼儿看得直流口水,都喊着想吃。可是,大部分山楂都太高了,幼儿们够不到。

回到教室,我们开始思考更多的办法。“如何把山楂从高高的树上摘下来呢?”幼儿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在画纸上画出了自己的好方法。

晴晴:“我使劲一蹦就可以够到。”

瑄瑄:“我们可以踩着凳子或者梯子,就可以够到山楂了。”

沫沫:“用棍子、钩子就能把山楂敲下来!”

泽泽:“我会爬树,我爬上去摘。”

小满:“老师抱着我,我就够得到了。”

幼儿们交流着自己的好方法。这时,有名幼儿说:“我们可以用瓶子做一个‘摘果神器’!我在爸爸手机上看到过!”

这个主意很有意思,得到了幼儿的一致认可。紧接着这名幼儿向大家介绍了制作摘果神器的材料,只需要塑料瓶就可以完成制作。当时我们正在开展“地球小卫士”环保行动,班里正好有很多旧瓶子,能够利用废旧瓶子完成摘山楂的行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教师思考

幼儿们提出了很多方案,有的是源于日常中的观察发现,有的是从他人处获得的间接经验,有的也可能是从故事里或者网络里得到的启发。“这些方法适宜吗?”是我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支持、引导幼儿学习用适宜的方法探究和解决问题,或为自己的想法收集证据。”作为教师,应该尊重幼儿想法,支持幼儿根据兴趣去尝试、探索,验证方案是否可行。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还能够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阶段二

采摘准备

说干就干,我们在网络上搜索“摘果神器”的做法后,幼儿们便开始寻找材料啦!

我们计划做一个花瓣形的“摘果神器”,先用记号笔在瓶底做好标记,把瓶底剪成一片片花瓣的形状。幼儿们先尝试用剪刀去剪,可是一点儿也剪不动。他们又找来了裁纸刀,在我和其他教师的帮助下,一点一点进行切割,但是效果也不是很明显,瓶子底部太厚太硬了,而且很滑,瓶底切不开。

“接下来怎么办呢?”我又把问题抛向了幼儿,引导幼儿开动小脑筋继续想办法。

禾禾:“要是有把锯子就好了!”

我:“哦?那谁会有锯子呢?”

乐乐:“我们家有,我爷爷有锯子!”

我:“那幼儿园里谁会有呢?”

“保安叔叔!”几名幼儿异口同声地说。于是,几名幼儿自告奋勇,去跟保安叔叔借锯子!在我的帮助下,幼儿跟保安叔叔沟通了一番后,真的借到了锯子!


我们齐心协力,开始用锯子锯瓶底,但是锯子不太好控制,瓶底要不然就是锯坏掉,要不然就是锯歪了。浪费了两三个瓶子之后,我们还是没能成功。

“这个太难了!有没有更简单一点的摘果神器呢?”一名幼儿问道。

于是我们一起搜索其他款式的“摘果神器”。终于,我们发现了一款容易操作的摘果神器!这款“摘果神器”在瓶身开孔,更容易制作。制作的过程中几名幼儿发现用裁纸刀能够成功开孔。在这几名幼儿尝试成功后,全班幼儿都分组行动起来,终于,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摘果神器”终于制作完成啦!


教师思考

大班的幼儿遇到问题会积极尝试,并借助身边的工具、材料以及家长、教师等身边的资源去解决问题。作为教师,我需要关注幼儿的学习方式,充分运用身边的资源为活动提供适宜的材料和工具,及时支持幼儿的学习,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我通过及时地引导幼儿思考解决的办法,锻炼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培养了幼儿面对困难的积极心态。


阶段三

又见山楂

终于,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去摘山楂喽!幼儿们兴致满满,有的幼儿踩着凳子摘,有的幼儿请老师抱着摘,还有幼儿就用我们制作的“摘果神器”,真的可以又快又稳地摘下红红的山楂来。不一会儿我们就丰收了一大筐的山楂!

回到教室,幼儿们迫不及待地去清洗干净山楂,开始品尝啦!酸酸甜甜的小果子真是诱人呀,大家一边品尝一边分享摘山楂的心得。

接下来我带领全班幼儿一起更加深入地探索了小小的山楂。我们了解了山楂的生长过程,知道了山楂的营养价值和功效,还知道原来山楂可以做成那么多好吃的美食!

有幼儿提议:“我们把剩下的山楂做成美食吧!”经过一番商量,我们决定把大部分山楂做成山楂干,这样既便于保存,还可以泡水喝。幼儿们把山楂认真地切成一片一片,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进行晾晒!还有一些山楂,我们把山楂和其他水果一起做成了冰糖葫芦,好吃极了!


山楂美食


教师思考

聚焦《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科学领域:“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采摘并品尝山楂后,幼儿们的兴趣只增不减。作为教师,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在幼儿们的交流中发现,幼儿对于山楂的经验越发丰富了。在自然探究中,我们给幼儿们提供了更多观察的机会和充足的材料去支持幼儿的实践活动,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


03

反思调整

此次活动源于幼儿的生活、学习和游戏环境,在幼儿自发的情况下一步步生成,一步步推进。幼儿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敢于探究和尝试,这体现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

兴趣是学习的老师,当一个个问题抛出来,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幼儿们答案,而是想给予幼儿们思考、讨论、实践的机会,引导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幼儿们的回答,激发了我们进一步探索山楂的兴趣,也为活动的发展提供了思路。作为教师,我去聆听幼儿的“兴趣点”“困难点”和“讨论点”,在活动中及时、恰当地介入,能够以支持者、观察者、引导者的身份关注幼儿需求,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探究能力。由于活动场地的户外性质及采摘的安全性,我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集体,保证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避免突发状况的发生。   

本次活动积极利用园内资源——山楂树,抓住教育契机,挖掘适宜的课程资源。让幼儿“从生活中学习,在经验中学习”,通过亲身体验、自主探索、讨论互动,收获了别样的精彩,同时体现出“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魅力所在。

供稿:雄安容和佳泰幼儿园  林子愉


京师爱幼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幼儿园课程综合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