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的来源

文摘   2024-09-16 07:12   江西  

《石室秘录》

上焦之痰,伤风咳嗽吐痰初起,去胃中之痰,而肺金气肃,火则不上炎。

已病之痰,痰在中焦。治法用健脾之剂,不用祛痰之剂。痰多由于脾湿。健脾气,则水湿之气下行,水湿不留于脾中,就不会变成痰从上排出。

久病之痰,痰在下焦,则因肾水亏损,肾水上泛为痰,或肾火沸腾为痰。

治法当补肾,兼祛湿化痰。水归于肾,自变化为真精,则不升腾为痰。


《冯氏锦囊秘录》

脾为生痰之源。《内经》说“夫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如果这些流程正常,就不会有痰。


如果脾虚,则不能将水谷精微上输于肺,下输膀胱,则清者难升,浊者难降,留中淤滞而成痰。


治痰先补脾,脾恢复健运,而痰自化。


痰之标在于脾,痰之本在肾。


痰属于水。

痰的分类:

肾虚不能制水,水泛为痰,是无火之痰,痰清而稀;

阴虚火动,火结为痰,是有火之痰,痰稠而浊。

稠者为痰,稀者为饮,水湿是其根本。

火结为痰,随气升降,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在头则眩,在心则悸,在背则冷,在胁则胀。


《景岳全书》

多痰由中虚引起。

痰即水,其本在肾,其标在脾。

在肾,水不归原,水泛为痰;

在脾,食饮不化,土不制水。

强壮之人,多饮多食,饮食能化,没见生痰。

但是不怎么能吃的人,反而能生痰,是因为脾虚不能化食,饮食就化为了痰。

所以凡是虚劳之人,痰必多,而病至垂危,痰益甚,正是因脾气愈虚,阳气不能化水,而水液尽化为痰。

痰病因实证很少,因虚证为多。

所以治痰宜攻伐者少,当温脾强肾为多,使脾肾渐充,则痰将渐去。

小羊的本草世界
中医小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