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栗果遗存。
《灵枢经·五味》云:“五果,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
五果对应着五味,而栗属咸,咸对应的是肾,所以栗子又称为“肾之果”。
《至正四明续志》卷五记载:“栗,多出奉化山中,然亦随处有之。又茅栗,极小而味甘,出慈溪。”
明《嘉靖奉化县图志》卷八记载:“栗,其房攒刺如猬,及熟,房拆而栗始脱。又一种顶圆末尖,谓之榛栗。”
我国历史上栽培的栗子主要分为板栗和山栗。
唐代《食疗本草》记载:栗子生吃,可治腰脚萎软。
蒸熟或炒熟后的栗子,食用过多会令人气机壅塞。
患风水气病的患者不适宜食栗子。
最好将栗子放在太阳下曝晒,使其干燥,食用后有下气、补益之功。
栗子肉表面的薄皮,研末,拌蜂蜜涂于面部,可使皱纹舒展。
栗子壳煮汁饮用,可以止反胃、治消渴。
将生栗子放在热炉灰中煨烤,栗壳表面刚有水气出现,就将栗子取出来吃,具有破气的作用。最好不要让栗子完全煨熟,过熟的栗子反而会使气机壅滞。
元代《饮食须知》:栗子味甘咸,性温。
栗子与橄榄一起吃,有梅花的香味。
栗子磨成栗子粉吃,胜过菱角、芡实。
小孩子不可以多吃,生的栗子吃多了难以消化,熟的就使气机壅滞不畅。
待栗子从苞中自行裂开之后,把栗子取出来,用温润的沙子藏好,第二年夏初还像新鲜的一样。
如果栗苞不是而从树上掉下来的,那就不能长久贮藏,容易腐烂。
本书中还写栗子不要与牛肉一起吃,不易消化。
古人爱吃风干的栗子,关于栗子的风干方法也是有讲究的,清代厨膳秘籍《调鼎集》中说:“拌圆眼或荸荠,悬当风处。圆眼借栗之潮润,肉渐肥厚,而栗壳渐干,内衣易去,其肉亦渐甜软。”
具体做法是:将栗子与新鲜的桂圆或者荸荠,一起悬挂在通风处。
桂圆会吸栗子的潮气,使桂圆肉渐渐肥厚。
栗子壳渐渐变干,壳里的薄皮也更容易剥去,栗子肉也会变得甜软。
清代《随息居饮食谱》:
栗子甘平。
补肾,益气,厚肠胃,止腹泻,耐饥饿,最利腰脚,解羊肉毒。可以在饥荒时当粮食,生熟皆佳,也可作为点心食用。
嫩时嚼之,作桂花香。
老者风干,则甜而嫩。
同橄榄食,风味尤美,以钱塘产的更好。
食用时将栗子细细咀嚼,连唾液吞咽,则有补益之功。
若一顿将栗子吃到饱,则使气机不畅而伤脾。
需要谨慎食用板栗的情况:外感未去(感冒没有好)、痞满、疳积、疟、痢(胃肠道疾患,脾胃运化不良)、瘰疬、产后、小儿、病人、不饥(没有食欲)、便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