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禀四时中和之气,味甘,气微寒,入手少阴经。
少阴有热象有什么表现呢?烦躁,口渴,咽干。
心与小肠为表里,清心火,则小肠热也得除,小肠主泌别清浊,故利小便。
在五行中,木生火,肝生心,肝为心之母,子能令母实,故小麦可养肝气。
甘寒入心、肝二经,能益血凉血,故止月经淋漓、吐血。
小麦的外用法:
《生生编》走气作痛:用小麦拌醋,炒热后用布袋装,外敷痛处。
小麦还有其他衍生物——
麦麸
俗称麸皮,为麦加工时脱下的麸皮。
麦麸性凉,而质地疏松柔软,古人将麦麸缝制于被子或枕头中,对于身体疮疡疼痛,小儿夏季痘疮溃烂有疗效。
面筋
明代《宋氏养生部》中记载了面筋的做法:将十六斤小麦白面、四两盐用温水和稍软。一会儿加入一桶冷水,从慢到快进行揉洗,水混浊后便换水,面筋做好后,上笼蒸制。
有的人用麦麸做面筋,做法与此相同。
面粉或麸皮中洗出的面筋,味甘,性凉,以油炒煎,则性热。
多食难以消化,小儿及病人勿食。
浮麦
即水淘浮起者,能止自汗、盗汗,亦以北方者良。
《证治准绳》中的浮麦散,即浮小麦单味,水煎服,治疗脾虚自汗。
临床上,小孩盗汗的原因比较多,不能光用浮小麦,《保婴撮要·盗汗》中说:
“多因心肾不交,水火不能既济,肾虚则闭藏之令失守,故有是症,宜用六味丸、十全大补汤。
血虚内热者,当归六黄汤;
心经有热者,导赤散;
肝经虚热者,六味地黄丸;
血脱盗汗者,当归补血汤;
肝胆风热者,柴胡清肝散;
食积内热者,二陈、枳实、山栀;
胃气虚热者,六君子汤及浮麦散;
血气俱虚者,人参养荣汤。”
《保婴撮要·盗汗》还举了小儿汗证的例子:
一小孩十一岁,面色青白,或恶寒发热,鼻间黄白,睡时盗汗,白天自汗,胸膈不利,饮食较少,常怀畏惧。
用二陈汤、黄连、酸枣、茯神之类没有效。
作者认为是脾肺俱虚,患者家属不信。
自用朱砂安神丸,更寒热往来,泄泻,而不欲食。
作者用六君、当归、黄芪而愈。
点评:脾主思,肺主悲,容易害怕且恶寒的小孩是阳气不足。
六君子健脾补气和中,黄芪与当归相配,益元气而补三焦,使中土健旺,气血生化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