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牙最早见于《灵枢·热病》中:“病不食,啮齿,耳青,索骨于肾。”
张志聪《灵枢集注》注曰:“啮齿者,热胜而咬牙也。”
张先生注解:磨牙是因为热胜。
《叶香岩外感温热篇》:“若咬牙啮齿者,湿热化风,痉病;但咬牙者,胃热气走其络也。若咬牙而脉证皆衰者,胃虚无谷以内荣,亦咬牙也。何以故耶?虚则喜实也。”
文中将咬牙与啮齿区分开。
咬——《说文》中从“齿”,意思是用牙齿把东西夹住或切断弄碎。
啮——《说文》中的意思是“噬”,有用嘴咬,侵蚀之意。
在文中“咬牙”应该是紧咬牙关,而“啮齿”是化风,推测是磨动牙齿。
咬牙分为虚实,若咬牙与啮齿同见,脉象、证型皆为实证,是湿热化风,为痉病。
咬牙而不啮齿,是胃热,气走于经络。
若咬牙,无胃热,脉证皆现虚象,是胃中虚,气血不荣养经脉所致。
《保婴撮要·卷五·咬牙》中说:
牙齿属于足少阴肾经,牙床属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
小儿睡觉的时候,时不时地咬牙,引起这个症状的原因有比较多:
心经之热,肝经之热,脾、肺、肾经之热。
也就是说五脏之热都有可能引起孩子磨牙,我们再看看不同脏的虚实的表现如何,以下都是磨牙的伴随症状,按照脏腑来分类。
心热——
若孩子发热,要饮水,号叫、哭泣而肌肉抖动者,是心经实热;
若孩子睡时会惊醒,喜欢趴着睡,是心经虚热。
心经实热用泻心汤;虚热用导赤散。
肝热——
若孩子面色青,眼睛频频眨动,不能自主控制,常呵欠,颈项活动不利,易烦躁或郁闷,是肝经实热;
睡时手抓衣领或乱摸东西,是肝经虚热;
肌肉抖动,眼白发青,面色红,色肝经风热;
肝经实热先用柴胡清肝散治肝火,后用六味丸生肝血;
肝经风热亦用前药;虚热则用六味丸。
肺经——
烦闷喘促,发于申酉时,是肺经热;
申时——15:00至17:00,
酉时——17:00至19:00,
申时、酉时属金,金对应的脏为肺。
胸满气急,喘嗽上气,是肺感风寒。
肺经实热用泻白散;虚热用保肺汤。
肾经——
磨牙见于亥子丑时者,肾经有热;
亥时、子时属水,水对应肾脏。
亥时——21:00至23:00,
子时——23:00至01:00,
丑时——01:00至03:00。
眼睛怕光,及眼睛无神,或小儿囟门应合不合,反而宽大,颅缝裂解,是先天不足,素体肾虚。
肾经实热,用六味丸减茱萸二两,以生地易熟地;虚用地黄丸。
脾胃——
饮水后,口中气热,胃经实热;饮热汤后,口中气冷,胃经虚热。
胃经实热用泻黄散;虚用异功散;
若哺乳期的母亲吃太多肥甘厚味,致小儿咬牙者,用清胃散。
肌肉抽动,打呵欠,面色萎黄,是脾虚发惊,用五味异功散;
针对脾虚的磨牙,洛阳中医吴权国介绍了一个用白术治疗小儿磨牙的验方,白术100克,温开水泡软后,放入器皿中,与蔗糖层叠摆放(即一层白术一层蔗糖,反复摆放),放入笼屉蒸熟。让小儿坚持食用,每日1次,每次15~20克,适合口角涎出、咯咯咬牙、食少体瘦的孩子。
白术味道有些苦,即使加了糖,也不知道小孩肯不肯吃,先少量试试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