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茯苓,神伏则灵

文摘   2024-10-22 07:50   江西  

茯苓,《史记·龟策传》作“伏灵”,乃“神灵”二字互用。屈大均云:“茯者,伏也。神伏于土中而为苓,故曰茯苓。苓者灵也,神能伏则灵。”

茯苓的产地以山区为主,泰山、华山、嵩山等地曾为茯苓的道地产区,但其产地的茯苓品质逐渐下降,被其他产地取代。
历代医家对比不同产区茯苓疗效的优劣,从明代开始,云南成为茯苓的道地产区之一,到清代成了唯一的道地产区,至今盛而不衰。

现在,茯苓的道地产地为云南省的楚雄、普洱、临沧、大理、丽江、迪庆等地。

栽种条件:

适宜海拔为1400~2600米,以山坡种植为佳。
适宜年平均气温为13.5~18°C。
适宜年平均降雨量为1000~1630mm。

栽培方式是用松树的树干、树枝、树桩接种茯苓菌种,覆土掩埋。

春季接种的当年的10~11月采收,或于次年4~5月采收,秋季接种的次年4~5月采收。


野生茯苓常附生在马尾松或其他松树的根部或树桩上,也可长在埋于泥土中的松树朽木上。

茯苓长大后,离地面较近,容易挖掘。


茯苓不长枝叶,整个都在土里,以前的采药者又是如何发现埋于土中的野生茯苓的呢?这很有趣。


原来呀,他们是通过观察树桩及树根来判断的。

树桩断面红棕色,无松脂气味,一击即碎;

树根旁有淡白色粉灰,树桩附近的地面有裂缝。

树桩周围地面不长草,或长了草容易枯萎。

下小雨后,长了茯苓的那一块地面很容易干燥。


发现这些情况后,采药者就会用茯苓探条插入土中试探,如果插到了茯苓,探条就不易拔出,沟漕内有白色粉末,可确定土下有茯苓,开挖吧。


《中国药典》: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关于炮制:
《华氏中藏经》汉·华佗撰,公元234年:茯苓:去皮。
《千金翼方》,唐·孙思邈著,公元682年:茯苓:细切。
《外台秘要》,唐·王焘撰,公元752年:茯苓:去黑皮,擘破如枣大,清水渍,经一日一夜再易水出,于日中暴干为末。
《苏沈良方》,宋·苏轼、沈括著,公元1075年:茯苓:削去皮,切为方寸块。

古人对茯苓的炮制方法主要是:先去茯苓皮(茯苓外皮是黑色的,里面是白的,我买了新鲜的云南茯苓,等收到了切给大家看),古人会把茯苓切细或切成小方块,或制成茯苓粉。


(从云南楚雄发出的茯苓)

我们现在药房常见的茯苓一般是白色的小方块,但是张锡纯先生说:“茯苓若入煎剂,其切作块者,终日煎之不透,必须切薄片,或捣为末,方能煎透。”
希望茯苓发挥更多药效的朋友可以把茯苓捣碎一些再煮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湖北天门某读者给张锡纯先生寄来一封信,讲述了单用茯苓的治法:

1930年,一妇女,头晕目眩、心中怔忡、呕吐涎沫,有时觉气上冲,昏愦不省人事。

他医治以安神之药无效,继又延医十余人皆服药无效,危险已至极点。

诊其脉,浮而无力。

想到《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提到茯苓,于是单用茯苓一两煎汤服,服后五分钟,病即轻减。

煎渣再服一次,神清气爽。

连服数剂,病即全愈。


茯苓善敛心气之浮越以安魂定魄,又为渗湿利痰之主药,所以可以治上述病症。


《岳美中医案》中记载了一味茯苓饮治脱发有良效。
徐某,男性,21岁,于1974年来诊。病人是发秃症,秃头的部位如胡桃大的圆圈,连结成片,渐渐光秃。
见到这种情况的人多说此症难愈,于是徐某心情懊恼,忧郁得很。
岳美中先生诊脉:脉濡,舌稍白,无其他痛苦。
于是开了一味茯苓饮,用茯苓500~1000g,制为细末,每次服6g,白开水冲服,一日两次。服用时长:要坚持服比较长的时期,以发根生出为度。
患者约服两月余,再来复诊时,头发已聚集生长,基本痊愈。

徐某回忆起他的父亲十来岁时,也患发秃症,脱去了三五片头发,也吃过一味茯苓饮,3个月后头发长出来了。

按:张石顽说“茯苓得松之余气而成,甘淡而平,能守五脏真气,其性先升后降”。
发秃的形成,多因水气上泛巅顶,侵蚀发根,使发根腐而枯落。
茯苓能上行渗水湿,而导饮下降,湿去则头发能生。
虽不是直接生发,但亦合乎“先其所因,伏其所主”的治疗法则。


茯苓煮粥可以作为食疗方,我们看看古人用来治什么?


《遵生八笺·饮馔服食笺》上卷
茯苓(为末,净一两) 粳米(二合)
制法:先煮粥熟,下茯苓末同煮起食。
功效:治欲睡不得睡。

《食鉴本草》

茯苓粥:能治湿痰,健脾。

《圣济总录》

茯苓粥:治产后无所苦,欲睡而不得睡。


古人用茯苓粥来治心气不敛,想睡睡不着,或是脾虚痰多。

作为一个药食同源的产品,有上文中类似情况的朋友可以尝尝茯苓。


小羊的本草世界
中医小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