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收到这样的后台留言:
丁爸,自己作为刚刚入职的新教师,很少得到重磅型培训、重要比赛的机会,常常就是在学校里面抓成绩。一直在学校里面,出不去怎么提升自己。 并且作为一名新老师,身边没人指导。
特别好的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不仅是对新教师,可能对大多数老师,也是存在着诸多困恼。
其实,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我们的现状就是这样:
天天驻守着班级,扎根于教室,每日各种事情焦头烂额;我们很多时候是在“闭门造车”,但是现实的教育语境需要我们在“封闭”空间内锻造出十八般本领。甚至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之下,完成自我的专业发展。
既然出去机会少,又无人指导,那想要快速成长,怎么办?
下面谈谈我自己的一些想法,这些想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我这些年的实践。
1、主动出击。
有的新老师,很幸运,一进入学校,学校就安排很厉害的师傅,开始了师徒结对。
但是还有一些新老师,则是求助无门,甚至有的学校就是让新老师自己折腾。
不过对于自己想要成长的新老师来说,不管学校有没有安排师傅,你都应该主动出击。不要想着师傅会主动来找你,最开始的师徒关系从来都是单向奔赴的,你要主动出击。
若是要让师傅来主动抓你的,那估计也抓不了几次。
学校已经给你安排了,那最好。没有安排,就自己找。
一定要明白,初入职场,最快速的学习方式就是跟着人学习。有经验的人已经帮你做了筛选。
记得我是新老师的时候,我超级幸运,我有好多师傅,有校长,中层领导,连我的办公室同事也是,大家都是尽力帮助我。最开始我跟着校长听课,课后我必提出好几个问题,别管问题多幼稚,有问题,在师傅看来,说明你的这个徒弟在思考。后来正式上班之后,我经常邀请我的师傅每周五到我的班级听我的数学课。
包括后来通过比赛、公开课认识咖位更高的师傅,我永远都在主动出击。
在我离开原单位前,一次跟教研员出去培训,车上,教研员跟我说了一句让我至今印象深刻的话:很多时候,你们年轻人啊,那个努力的尽头啊,仿佛让我看到了自己年轻的时候。原来徒弟的努力,可能就是师傅年轻时候的样子。
徒弟越努力,与师傅就会产生强大共鸣。
2、输出是法宝。
去参加你能参加的所有比赛,那怕是打酱油,甚至你只是想要打卡。不要管比赛有多小,也不要管比赛是否主流,你先入场,你先撕开一个口子再说。
其实比赛、评比、公开课都只是表象,重要的是,你严肃地、正式地对待自己的教育素材与教育行为,甚至系统整理你的教育思考,这就是强力输出。你要借助评比等机会,反思自己,提炼自己。
你也会在各种评比中,遇到与你教学经历想不多的小伙伴与高手,如果一次比赛,能够认知一位校外小伙伴,那简直就是大有收获。他们与你的教学阶段相仿,他们可能也有着与你类似的困扰,如果他们成长较好,不妨问问他们是怎么走过来的。
教龄未满十年之前,我几乎打卡了所有比赛与评比,写了所有能够写的论文(论文就是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带班过程)。我最重要的收获就是遇见了直到现在还在联系的专业挚友。
3、问题为导向。
问题是成长的加速器。
解决一个又一个具体问题,就是自己脚踏实地地在成长
不管处于哪一所学校,不管带着怎么样的班级,肯定会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机会。
发现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然后用各种方式去解决,找人问也好,自己看书也罢,反正就是围绕着问题想解决方法。
我自己在教书第五年的时候,发现很多孩子的问题,其实根源是在家庭,所以我开始在班级里面做家庭教育微分享。
怎么才能完成家庭教育微分享,首先我自己需要提升家庭教育知识储备量,于是这些年我刷了大量相关书籍。后来我还写了很多案例,现在也在用短视频的方式。
这些所有的行为,都是在围绕一个问题解决:提升班级家长家庭教育理念与技能。当然最终的目的还是提升班级每一个孩子的受教育的品质。
现在我的习惯就是,遇到问题,先进行大量的资料搜集(主要是阅读,当然视频也可以,但是阅读在完整度、深度上更胜一筹),这个过程足够让自己提升不少,再是着手各种落地行动,不断试错、调整。
每一个学期都有一些问题得到解决、或者得到缓解,这是好几场培训换不来的效果。
4、校内听课有方法。
这个的校内听课,还包括学校承办的一些活动。
城里的学校可能是学科展示基地,听课机会多,乡下学校可能会有送教下乡课。
反正听课机会肯定多的,哪怕没有外来的课,学校教研组、备课组的听课肯定雷打不动有的。再者,网络听课也行。
那怎么听课才有效:
第一,听课也要有备课。
听任何一节课,都要事先了解一下这节课。做不到深度了解,但是至少知道这节课的重难点。
当然最好,就是自己用自己的方式简单备课,自己思考过了,再去听课,会有更多的思维碰撞。
第二,听课要学会“化为己用”。
我自己听课,有一个“3+1”模式。
3,是发现三个亮点:
这节课最亮眼的环节在哪里?
这节课老师最精彩的提问是哪一句?
这节课老师最厉害的课堂管理绝招是什么?
如果把每一次听课最亮眼环节记录下来,并且定期整理,“后果”不堪设想,你脑子里面都是金点子。
如果把最精彩的提问,用到自己课堂,你会发现,语言的精妙之处,你会爱上课堂互动。
如果把最厉害的课堂管理绝招都收入囊中,你会发现,原来掌控课堂,还有更多更好的方式。
每一次听课,我除了记录完整教学流程之外,就是外加上面三点。
1,是什么:
找到一个自己有想法的环节,如果自己上,会怎么上。
5、自设研究方向。
自设研究对象,就是找一个点,“自我折磨”。
当然了,这是快乐的“自我折腾”,毕竟是自己给自己定下的研究方向。
也正因为是自设的,自己感兴趣,自己投入精力,收获也可能是最大的,成长也可能是最为迅速的。
尝试着,在教学上设置一个研究点,教育也来一个。
研究的点,要具体。
我自己在教学上的研究方向,是数学实践。可以看到,我之前的大量推文就是围绕这个点写的。
在教育的研究方向,是活动育人。所带班级,通过大量活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畅通家校沟通。
但是如果要做自设研究方向,请做好这个心理准备:做一个长期主义者;并且不要用功利的视角来评判所坚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