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老师干不下去

教育   2024-10-04 20:57   浙江  


01

九月初,李镇西老师在宁波讲课,有幸聆听。

提问环节,一位老师问李老师,如果自己是一位内向的老师,不喜欢与学生交流,就喜欢一个人待着,该怎么办?

坐在边上的我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以为李老师可能会引导这位老师希望能够改变观念。

但是李老师的回答,醍醐灌醒。他说(大致意思):作为一名教师,要与学生在一起,走进学生内心,必然需要与学生产生大量的沟通,特别是各种场合之下的面对面对话。如果你自己因为性格原因无法与学生去沟通,自己又无法改变,那么你可能需要考虑是否继续教师这份职业。

一言以蔽之,作为一名教师,其实在面对学生的时候,性格应该是外放的,虽然可能本身你是一个内向的人,长期与学生相处,你就必须学着外向起来,学着善于沟通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同样类似的话:如果你的本性孤僻、不爱交际、沉默寡言,更多地愿意独处或与少数朋友交往;如果儿童的每一次淘气都引起你的苦恼和心悸;如果你热情不足,理智有余,对发生的一切都进行非常仔细的斟酌,那么建议你不要选择教师职业。

由此我想到,如果当一个老师干不下去的时候,除了环境、体制的一些原因之外,自身性格也是重要因素。

这一段时间看《山花烂漫时》,里面张桂梅老师也讲到一个观点:当环境已经是那样的时候,不是希望环境去改变,而是想着自己能够改变什么?


02

当然了,这部剧中,我也在关注这样一个事情:

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之中,一个老师干不下去的时候,张桂梅老师是怎么做的?

里面两个具体事例,给了我启发。

第一个是,女高创办不久后,蔡红教师提出不干了,说这个学校太辛苦,自己撑不下去了。张老师的做法是成全。其实我在看这一段的时候,还是很疑惑的,难道不应该劝一下让想要离开的老师再考虑一下吗?张老师没有劝,是表示理解。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做出不同的生活选择,其实是很正常的,有人可以理想高大,追求教育的至高无上,有人也可以把教书只是当做一份工作,出发点不同,去向不同,没有什么好评论的。所以蔡老师几位老师要走的时候,张老师更多的是歉疚与理解。干不下去就干不下去吧,不必强扭,不是每一个人都是理想主义者。

每一个人承受能力不同,是有机会选择用哪种方式退场。

第二个是姚小山老师不想干了,一方面两年下来,确实比较类,女高没有厕所,晚上都是姚老师护送学生去对面的南中上厕所。另外一次同学会之后,对比自己同学现在的情况,落差比较大。不过这一次张老师没有“成全”小山老师,因为张老师知道经过两年的风雨同舟,小山老师是有担当的有情怀的,只是有一些地方小山老师自己可能没有想明白,面对周遭的一些干扰,自己可能没有完全下定决心。张老师很想把小山老师留下来,于是,她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让小山老师做年级组长,既然不能给到老师更好的福利待遇,那么就给老师一些精神肯定。第二事情,小山老师教物理的,一直希望学校能够置办一些实验器材,这样学生理解起来更加直观,但是这个事情也是因为学校条件关系一直没有落实。不过也在张老师努力之下,最后校门口一辆大车装来了实验用品。

当一个老师干不下去的时候,更加需要被看见,看见一位老师想要向上的需求,学校要做的是提供平台,正如张老师最后还是为小山老师张罗了实验器材。


一线教师丁爸
一线小学数学教师,一线班主任,平凡父亲。文字是我前行的探照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