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雍游寺诗之一
邵雍是袁天罡李淳风之类的人,看人的命理不在话下,他看的是时代气数。小的时候就悟到了道在是矣,意思是道一直在那里,这才有人类的投影,否则,哪有我们人类?人的根器很大程度上在于一个人能提出问题,就像一般的人看到苹果掉在地上也习以为常,只有牛顿才会提问,为什么苹果会掉在地上。能提出问题的人并不是提出高深莫测的问题,而是在习以为常的事情上提出问题。在习以为常的事情上提出问题,这就是在修行,疑问越大,修行的境界越高。当有人觉得习以为常的事情是不正常的事情时,这人世间才有进步的可能。邵雍写了《十三日游上寺及黄涧》,其一云:能休尘境为真境,未了僧家是俗家。不向此中寻洞府,更于何处觅城花。资料里说邵雍儒道皆通,但邵雍要是不懂佛经,写不了这样的诗。邵雍肯定看过不少的佛经,而且是一看就通,于是才敢这么写。诗题的上寺,上应该是对寺庙的尊称,不一定非要说是哪座寺庙,黄涧也可能是指河南平顶山的一处景区。十三日到底是哪一年哪一月,也不知道,邵雍不愧是预测大家,不需要细说。首句能休尘境为真境,意即只要守住自己的本心,再来看人世间,不过都是影像。第二句的意思是如果一个出家人还在尘境里打转,不知道人世是幻境,那就算不上出家人。
这开头的两句,是学佛修道的人牢记在心的两句话。邵雍因为是大才,朝廷两次让他为官却不肯出山,只愿意做个教书匠,或许自己也知道,出山那是找死,还不如当教书匠来得踏实。这就是中国,自古以来都是这样,谁有才华谁就得不到好死。因为有才华的人一旦说了几句真话,那就会飞来横祸。所谓不同意见者,原来都是有才华的人说的。三四句的洞府和城花是一个意思,意即自己的本心,当一个人知道一切皆幻的时候,也知道了还有一个不幻的,那就是自己的本心,或者说是真如,或者说是佛性。六祖慧能说过,不识本心,学佛无益。一定要找到那个本来的,但不要以为找到了这个本来的就以为自己学有所成,那还差得远,要慢慢去掉自己的习性,佛理懂起来也容易,但要让自己的身心进入,那不知道有多难。邵雍还有不少的预测诗,我对此竟无兴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