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志禅师大乘起信赞之求道
现在就是末世,不道不德不仁不义不礼不智不信,那就按法律来,按规章制度来,按家法来。中国人把温饱解决了,袁隆平也说今后不会饿肚子,但他没说有战乱就另当别论。温饱解决了,说明社会上的财富也多起来了。物质文明越发达,人们求道之心越近于无。富贵修行难,虽说清朝也有皇帝上了五台山,但谁知道这不是为了避免政治斗争呢?现在的很多大学也有教授专门研究佛经的,只从文字上去研究,在宝志禅师看来,于人于己无益。我为什么很喜欢南怀瑾,因为南怀瑾首先是实证,然后才讲一下儒释道,而且讲得最多的还是佛经。这时候讲就不一样了,等于有了生命实践之后才讲的。一个讲经说法的人要想把佛经讲得好,既要辩才无碍,还要自己也是证悟了的人。我在网上看了王德峰教授讲《坛经》,讲得很好,确实悟透了不少佛理,这得之于他把人的命理研究得差不多了。这同样是一种修行实践,所有熟人的命理都知道了,也就知道这个社会了。这是一种调查研究式的修行,从而进入高的维度。当年康生也是能掐会算的,毛泽东去重庆谈判时,他拍着胸脯对毛泽东说:此次谈判,有五龙二虎护卫,必安然无恙。康生肯定研究过儒释道,这才被毛泽东称为康老爷子,这一叫,有拜师之意。儒释道的书,只研究没用,还是要实践。
宝志禅师大乘起信赞之八云:世间几许痴人,将道复欲求道。广寻诸义纷纭,自救己身不了。专寻他文乱说,自称至理妙好。徒劳一生虚过,永劫沉沦生老。浊爱缠心不舍,清净智心自恼。真如法界丛林,返作荆棘荒草。但执黄叶为金,不悟弃金求宝。所以失念狂走,强力装持相好。口内诵经诵论,心里寻常枯槁。一朝觉本心空,具足真如不少。宝志禅师的偈颂很好懂,他说得比较直白。比如对《金刚经》的解读,那真是各有各的理解。修行人有时候会喜欢写点什么,那就得有自己的观点,这个观点一出来,又会引起一阵热闹,这在宝志禅师看来,完全是浪费时间。曾仕强说中国人就喜欢在文字上打转悠,南怀瑾说现在的人搞研究就是为了写论文,马斯克说百分之九十九的论文都没用。佛祖说法四十九年,却说自己没有说法,怕就怕后来的人抓着一个法不放,以为自己就修行有点样子了,殊不知自己还是浊爱缠心。破山禅师写过一副对联:山迥迥,水潺潺,片片白云催犊返。风潇潇,雨洒洒,飘飘黄叶止儿啼。南怀瑾说,这副对联把佛法说完了,人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只需要一念就来了。来了又如何,什么都抓不住。王德峰听了一位老和尚的劝,抓住哲学不放,只有智慧能传到下一辈子。失念狂走是《楞严经》里的故事,一个人只认镜中头,不认长在自己身上的头。这要写成小说那就有点卡夫卡的意思,可惜现在没有写小说的激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