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广贤文》里的佛理

文摘   2024-09-30 00:00   北京  

《增广贤文》里的佛理

就算有人没听说过《增广贤文》,但书里的话中国人都说得如百灵鸟在唱歌。都说得溜圆的如: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说的是无心之妙,我得充分发挥形象思维的长处,有心如同哈哈镜,站在镜前人就变形了,无心如同照花前后镜的那种镜子,越照越漂亮。又如:堂上二老是活佛,何用灵山朝世尊。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但存方寸土,留与子孙耕。灭却心头火,剔起佛前灯。这完全是教人从做人开始学修行,佛经里有个故事,说一个人想见活菩萨,一位高僧就说你今晚半夜回去,那个手里举着灯,一听到你的脚步声就为你开门的那个人就是你的活菩萨。这人半夜回去,手里举着灯为他开门的是自己的母亲。瞒昧是隐瞒欺骗,现在科学家也证实了,一个人死前脑子里会像放电影一样把一生做的错事放一遍。但存方寸土,说的是心存善念,心存好意,好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得到自己的荫庇。在古语里,方寸之地,一般指的是我们的心。说到人心,就又有了这两句:宁可人负我,不可我负人。看曹操的故事,小时候的曹操就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现在想来,也是文学爱好者编的,曹操还算得上是英雄,但中国人就有这臭毛病,谁成功了就骂谁,谁是英雄就骂谁。我们这个民族有个毛病,喜欢给牌坊摸黑,为自己做坏事找到理由。我们都是三千年闹洞房落下的病根,从来就没想过要照顾到别人隐私的事。

文中提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也就是佛教里的因果论,有因就有果,因也是果,果也是因。厌静还思暄,思喧又忆山。自从心定后,无处不安然。这也是修止观的道理,南怀瑾说不管哪个宗派的修行,修止观是共同科目。口开神气散,舌出是非生。这十个字是儒释道共同强调的守中一法,于是又有: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于是又有:十分聪明使七分,留着三分与子孙。如同海南的天尽头,多少人也不愿意到这景点来。虽然我们喜欢居高临下,势如破竹。但从来又不喜欢尽,不喜欢绝。而佛经里强调的是,不能有断灭。这样的道理,几乎不用教,在农业文明时代,果树还会留几子果子,让野兽或孩子们望之生喜,望之就是希望,能望得到就是希望,望梅止渴还不是希望,有诈。虽说中国没有宗教,但中国人真的是活在哲学里。每一句劝人的良言,都包含着哲学的道理。见财起意便是贼,顺手牵羊便是盗。戒盗是从意上戒,现在的人都活明白了,不让人盗是不可能的,于是说顺走了。待有余而济人,终无济人之日。凡是说以后呀我会对你如何如何,那基本就如何不了。出家如初,成佛有余。南怀瑾挂在嘴上的八个字,这是说初心的重要,古语说,念佛三天,佛在眼前。念佛三年,佛在西天。何以故,早就失掉初心了。故而报纸上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京城客毛建福
毛建福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