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识时 || 清明篇: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文化   文化   2024-04-03 21:16   湖北  




真无观:与他者比邻而居
















清明节气




清明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春深而近暮春了,此时的世界“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大自然呈现着勃勃生机。它是人们游春踏青、慎终怀远的时节,也是中国乡村春耕大忙的时节。


清明是和寒食节联系在一起的。关于寒食节的来历,一说是为了杜绝火患,《周礼》中有关于春深时节,官吏上街摇木铎提醒百姓禁火的记载。另一个更广流传于民间的说法,是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而设立的。这两种说法似乎都表明寒食禁火是古代官方规定,而非真正的民间习俗。也正因为如此,施行起来并没有那么一丝不苟,这才有韩翃《寒食》“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的描摹:总有领受特殊恩典的人,禁令约束不了他们。寒食节的时间,在冬至之后的第一百零五日。这个日子通常在清明节前一两天。古人用火远没有我们现在方便,需要常备火种。当寒食节灭掉了火种,节过完了要重新生火,称改火。于是,改火自然而然地成了清明节的风俗。苏轼有诗《徐使君分新火》,写到自己改火的狼狈样子——他钻木取火的技术太烂了,幸亏有徐使君分给他火种:


临皋亭中一危坐,三见清明改新火。

沟中枯木应笑人,钻斫不然谁似我。

黄州使君怜久病,分我五更红一朵。

从来破釜跃江鱼,只有清诗嘲饭颗。

起携蜡炬绕空屋,欲事烹煎无一可。

为公分作无尽灯,照破十方昏暗锁。


对于穷困的人来说,得了火种又怎样呢?这首诗后面写的是感谢使君分“我”新火,但举着蜡烛在屋里找了一圈,没有发现可以烹煮的食材。尴尬和丧气瞬间为光明和希望驱散。最后诗人把使君分送“五更红一朵”的美意,赞叹为点燃“无尽灯”,一灯点一灯,无穷无尽传递下去,就能“照破十方昏暗锁”,所以“我”也要像您那样继续点下去。无尽灯的故事源自《维摩诘经》。苏东坡和王维都是我崇拜的诗人,并且,正是因为王维,《维摩诘经》成了我接触最早,读得最多、最持久的经典。但是,当我把王维和苏东坡的诗也读得多起来时,越来越觉得推崇王维的苏东坡,与王维有诸多相似的苏东坡,似乎比王维更像维摩诘居士——我这样说也许已经悖逆了他们崇奉的大乘精神,但这不是高下是非的判别,而是表明,就像人们敬服王维诗中的宁静和深邃一样,苏轼诗中总有的兴致勃勃也令人敬服。对于旁人的美意他这样热忱地随喜赞叹,在旁人看来那样潦倒寒酸的处境中,也能精神焕发,他以自己的言行有意无意地启发和影响着他人,他对永远不如人意的世界永远洋溢着热情。这就是修行。下面这首写于寒食后的词《望江南·超然台作》也是这个意思: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一百五日夜对月》:


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仳离放红蕊,想像嚬青蛾。

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安史之乱时,杜甫携家一逃再逃,到了鄜州羌村。不久获悉唐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杜甫即从鄜州只身奔赴灵武。途中被叛军所俘,押回长安,困居一年多。这两首诗就写于第二年的清明前后。所以,这是两首同时写作、主题也相类的诗,现在看来《春望》的声誉和影响是《一百五日夜对月》无法比拟的。为什么呢?可以说在《春望》里,诗人的立足点更高,视野更广阔。诗人的个人/自我只是其中微弱的一分子,虽然在尾联中仿佛凸显了出来,但这个凸显的自我的形象也是前面所呈现的现实的一个注脚,本身是不重要的。并且,这个看似很具体、很个性化的形象,因其情之所向在山河,心之所系在家国,而更能引起普遍的共鸣。《一百五日夜对月》写的只是自我,虽然“我”在诗中似乎没有现身,但月光、花朵、星汉都是为表达“我”的心情服务的。此外,诗题不说“寒食对月”而说“一百五日对月”,显然也强化了“我”的时日难熬,思家心切。


诗人另有一首《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写在前一年(756年)的中秋。虽说也是儿女情长,但还是比《一百五日夜对月》著名得多,应该也是这个道理。在这首诗里,诗人不是表露自己如何思家,而是体察自己所思念的家人的情状。诗人心里装着他人。这不只是我从诗中得到的经验:当一个人心中只有自己,往往只能暴露自己的不幸并且使自己囿于不幸;一旦心里有他人、有世界时,往往能克服和超越自己的不幸。这也是为什么当生活有诸多不如意时,我们往往会对人对己说“想开点”。无论多么伟大的诗人,在为世人传颂的过程中,必定有被世人渐渐遗忘的部分。我从中得出了一个武断的结论:当一首诗里诗人自己成为中心,个人无比重要时,这诗本身对于他人就没那么重要了。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丹灶初开火,仙桃正落花。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寻梅道士》:


彭泽先生柳,山阴道士鹅。

我来从所好,停策汉阴多。

重以观鱼乐,因之鼓枻歌。

崔徐迹未朽,千载揖清波。


《梅道士水亭》: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这肯定不是我一个人发现的自以为有趣的线索:杜甫关心李白,李白赞佩孟浩然,王维赏识孟浩然……几乎所有我想得起来名字的大诗人都为孟浩然写过诗。于是我猜,孟浩然才是唐诗世界里地位最尊崇的人。可这些诗却似乎表明他最欣赏的是这位梅道士。看他是多么地享受与梅道士为伍,我不由得想象,这位梅道士该是多么的了不起(在“彭泽先生柳,山阴道士鹅”之后说“我来从所好”,可见诗人眼中的梅道士就是山阴道士、王羲之、陶渊明三位一体)。回归故里的孟浩然,不仅做到了王维所嘱的“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送孟六归襄阳》)还有梅道士这位世外高人相伴着,永不疲倦地把酒吟诗探奇寻幽。并且,无论生前身后,朋友诗人但凡路过襄阳地界,总要来访来拜,为之题咏,不是很幸福吗?





王驾《雨晴》: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非常喜欢后面的两句,所以分享在这里。联想到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一,我仿佛听见诗人在隔空应答,春色的确在邻家——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雍陶《城西访友人别墅》:


澧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


曾经听到小孩子诵读这首诗,但在我重读简编版《全唐诗》之前,它在我头脑中并无印象,一旦读到便觉得清新可人,瞬间想起那首常常如春光荡漾在我脑海的“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高启《寻胡隐君》)。与这些跨时空的诗一同置身于这个春天,什么都不用说了。





清明时节的诗太多了,根本读不完,笔记和脑海也根本装不下。我听从读者的建议,把那些不那么家喻户晓的诗人的诗,以及那些家喻户晓的诗人们的不那么“正能量”的诗,暂且抽下来放在一边。在此记上这一笔,是防止自己遗失它们。以后,即使忘记了这些诗,当我习惯性回望自己“历史上的今天”时,也能有迹可循,再去重读重温,那时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和取舍。我相信诗歌的能量,我需要从诗中汲取能量,无论是谁、无论他怎样判别能量的正负,都影响不了我的需求。比如李商隐的这首《花下醉》: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一看前两句,就会想象那现场,不免感觉太奢靡、太颓废了,进而升起醉生梦死、虚无空茫的感想。但读到后两句,“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仿佛经过剪切的镜头,一种寂然的情景、幽深的意境一下子清晰地展现眼前,仿佛诗人带着我们一起凝神静思,并且有所了悟。而我自己仿佛就是在这里了悟到,正因为人生没有意义,才要好好地活着,以自己的存在赋予它意义。好了,下面还有两首,也是我精挑细选终于不甘舍去的,写的是现在这个时节的热情洋溢、生机勃勃的,最重要的是十分励志的生活和劳动场景——


田家喜雨足,邻老相招携。

泉溢沟塍坏,麦高桑柘低。

呼儿催放犊,宿客待烹鸡。

搔首蓬门下,如将轩冕齐。

(司空曙《田家》)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李涉《牧童词》)


最后,忍不住再分享一首储光羲《田家即事》。与上面两首相比,一样的质朴而灵醒,也许少了些诙谐和机趣,却别有一种慈悲和天真,也能感人至深的:


蒲叶日已长,杏花日已滋。

老农要看此,贵不违天时。

迎晨起饭牛,双驾耕东菑。

蚯蚓土中出,田乌随我飞。

群合乱啄噪,嗷嗷如道饥。

我心多恻隐,顾此两伤悲。

拨食与田乌,日暮空筐归。

亲戚更相诮,我心终不移。







下面是我的《清明歌》。我改来改去,改成了之前一半的篇幅。之前是二十四联四十八句,现在是十二联二十四句。删改之前的很乱,删改之后的很空。在我没有更好的办法之前,只能宁空勿乱。我相信修辞即修身。对我来说,跑步跳操是锻炼身体,遣词造句是锻炼心灵。


东风布阳和,乾坤清且瑞。

百鸟舞翩跹,万花开纷纭。

烟雨笼南国,朗星照西域。

既盼听春雷,彩虹亦可期。

 

寒食了寒气,新火开新篇。

吕巷禁烛焰,春郊生暖烟。

拜山礼英魂,采青思前贤。

身轻意从容,精进趁勇健。

 

四时三月好,人生惜年少。

田垄多犁铧,农事无逍遥。

光阴如过隙,岁月催人老。

行止循大道,天功亦牢牢。










读诗识时 || 春分篇:城中居人厌城郭,喧阗晓出空四邻



读诗识时 || 惊蛰:忽闻天公霹雳声,禽兽虫豸倒乾坤



读诗识时 || 雨水: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



读诗识时 || 立春:迎春正启流霞席,暂嘱曦轮勿遽斜









扫码关注

微信号|zhenwuguan66

新浪微博|@ 魏天无


真无观
魏天无魏天真的随笔、评论及其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