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识时 || 霜降篇: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文化   2024-10-22 21:57   湖北  



真无观:与他者比邻而居








霜降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竹坞无尘水槛清,

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

留得枯荷听雨声。


这是阴郁微冷的傍晚,诗人置身水边,有干净而清静的竹码头和亭榭。他惦念着远隔重城的兄弟,诉说着与他们相通的心境,也仿佛同样感受着这幽暗而忧郁的晚秋氛围,告诉他们,自己身边还好有这些留在水里的枯荷,打在上面的雨滴的声音可作陪伴……可以想见,诗人那颗孤独的心怎样游弋在寂寥的晚秋里。


这首诗我并不熟,原来他寄诗的这俩人是他的表兄弟,兄弟俩刚刚失去了父亲……但这首七绝的最后一句非常著名,我也自以为对这一句很熟悉,原来也还是生的。我被林妹妹给带偏了。


《红楼梦》第四十回,就是刘姥姥在大观园,在饭桌上配合王熙凤、鸳鸯等人演小品逗老太太开心的那一回,这班人马在饭后浩浩荡荡地游逛了大观园。后来贾宝玉和姐妹们又去划船玩,宝玉在船上嫌湖中的残荷太碍事,就说,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了去!宝钗则说大家都这么忙,谁有工夫去叫人收拾呢。然后,林黛玉开腔了:“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宝玉当然赞同林妹妹的,就说这果然很好,那就不要叫人拔荷叶了。


我也像贾宝玉一样,无条件无保留地热爱林黛玉。因此,当她说不喜欢我喜欢的李商隐,而且还是“最”不喜欢时,我是真难过。我就不停地琢磨她为什么不喜欢,也猜不出来。只想到她一定是喜欢王维的,因为她教香菱写诗时,就嘱她先把王维的诗读起来再说。当香菱熟读了王维一百首诗后,她俩还在一起热烈地谈论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和“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等等。


此刻我一下就搜出这一段她教导香菱的原文来,这段话我也很熟的,但也记得不全不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由此推测起来,她不喜欢李商隐,是因为她认为李商隐的诗立意不高、意趣不真吗?王维的诗确实意趣很真,确实对词句不加修饰;而李商隐的语言,有时确实很华丽有时还很隐晦,但我以为他的意趣也并非不真。


所以我想,林妹妹确实有点太苛刻了,或者说她向来持有高标准。她说的“最”不喜欢,就有个范围,只针对那些最杰出的诗人们,也就是说,在入得她的法眼的诗人里她最不喜欢李商隐吧。


林黛玉当时说那个话,也许还有别的意思,我无法细究了。现在只想说,确实是她误导了我(当然也只能怪我自己,几十岁的我远不如十几岁的她读的诗多),当我头一次看到李商隐这首诗的全貌时,以为“留得枯荷听雨声”是编辑搞错了一个字,查来查去才敢确定是《红楼梦》搞错了一个字。


林黛玉在我眼里是没有瑕疵的,我相信在作者眼里她也没有瑕疵。我还相信作者不仅在这个形象上倾注了他自己全部的才华,甚至还动用了其他天才的才华来塑造她。因此我才相信,大观园中其他姐妹们的诗是不能代表作者的水准的,但林黛玉的能够代表,有些还高于作者的水准。


所以雪芹先生让林黛玉把李商隐这首诗中的“枯荷”说成“残荷”,也是一种良苦用心。他自己是不可能不知道这首诗的,但要让白璧无瑕的林妹妹出点小纰漏,以增强她的形象的真实感,又绝不损害到她的完美,于是他编排了这个知识上的小瑕疵。





李白《赠卢司户》: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白云遥相识,待我苍梧间。

借问卢躭鹤,西飞几岁还?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再朴素不过的字句,诗人大笔一挥,就把那幅宏阔邈远、层林尽染的深秋景象刻在了我们脑海中。“白云遥相识,待我苍梧间。”那远在天边的白云,就像老相识、好朋友一样,正在苍梧之地向我致意,召唤着我。诗人真是精骛八极神游万仞,天边的白云虽然远在苍梧,却又像在眼前,还像老相识老朋友一样即时互通声息,比我们的微信还直接。也只有诗仙,才能把白云写得这样又远又近,还这么真实可信。“借问卢躭鹤,西飞几岁还?”诗人问老朋友,你什么时候从那里飞回来呢?


李白的这位朋友卢司户,就是诗人卢象,此时他被贬谪到永州任司户参军。诗里的卢躭是一位可以化为鹤的神人,他的传说被《水经注·耒水》转载了,说他“少栖仙术,善解云飞”,曾在离家很远的某州为官,每天晚上下班后“凌虚归家”,早上又飞过去上班。最神奇的是他参加朝廷大典时的表现,“曾于元会至朝,不及朝列,化为白鹄,至阁前回翔欲下,威仪以石掷之,得一只履。躭惊还就列,内外左右莫不骇异”。


永州、苍梧、耒水大致是同一方山水,广西北部到湖南南部那一带。贬到这里的朋友恰好卢姓,还是一位天才的诗人,那么,李太白将他比作卢躭,是不是大有因缘呢?这样的称扬和抬举,对于失意的朋友——而且彼此都在流离中——是不是莫大的鼓舞呢?




杜甫《秋尽》:


秋尽东行且未回,茅斋寄在少城隈。

篱边老却陶潜菊,江上徒逢袁绍杯。

雪岭独看西日落,剑门犹阻北人来。

不辞万里长为客,怀抱何时得好开。


这首诗描绘归家受阻的诗人在秋天将尽时的心境。安史之乱时,杜甫入蜀投奔好友严武,“茅斋寄在少城隈”,指的是那时他在成都栖身的草堂。严武被召回京,诗人送严武还朝,之后准备返回成都,却受乱军(剑南西川兵马使徐知道的叛乱)的阻隔而避往梓州。诗的头联即陈述此事,想回到寄居的茅屋去也不能,这就为全诗定下孤凄的调子。


颔联用了两个典故。一是众所周知的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翻转其意,作“篱边老却陶潜菊”,叹息自己不能像陶潜那样归居田园。另一句“江上徒逢袁绍杯”,是说在流离途中即便遇上贵人也是枉然。


“袁绍杯”典出自《后汉书•郑玄传》:“时大将军袁绍总兵冀州,遣使要玄,大会宾客。玄最后至,乃延升上座。身长八尺,饮酒一斛,秀眉明目,容仪温伟。”说的是做冀州大将军的袁绍因为仰慕郑玄,奉他为上宾。大宴宾客时,郑玄最后才到,袁绍却延请他上座。郑玄果然名不虚传,才貌双全的他饮酒也是海量。“江上徒逢袁绍杯”这一句的含义是不可尽诉的了,凭我们各人去理解,但诗人怀才不遇这一点是肯定的。


颈联还是诗人在抒写自己的孤独,但将怨艾的情绪转为雄阔深沉了:“雪岭独看西日落,剑门犹阻北人来。”山河壮丽,内心寂寞。尾联再显诗人那执着的本色:“不辞万里长为客,怀抱何时得好开。”如果能够施展自己的抱负,哪怕长久客居异乡呢?诗人总是在写自己,但总能让我们感到他从来不是为自己。




岑参《暮秋山行》:


疲马卧长坂,夕阳下通津。

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

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

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辰。

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

况在远行客,自然多苦辛。


岑参的诗以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著称,但这首写秋景的诗,却是黯沉低昂的调子。


开头写疲惫的马卧在山坡,夕阳西沉在渡口。王维的“渡头余落日”,显得和缓而温暖。这里诗人说“夕阳下通津”,就多了一种冲击力,有种沉甸甸坠落的感觉。


“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这样的秋山,幽寂是幽寂,生动是生动,却似乎并不那么安详。“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凉雨初晴,石路干净,空气和山色一定都很好,但给人冷硬的感觉。所以说,景色到底是景中人心境的反映。此情此景中的诗人是孤单而落寞的,似乎还有许多的愁绪和焦虑。看接下来诗人说,“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辰”,因为千百种心念积郁胸中,所以暮秋时节自然界的万种声音仿佛都是悲鸣一样。这就是典型“心理投射”了。


“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 屈原《离骚》中有“恐鹈鴃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鶗鴂一鸣,百草衰老,诗人感慨的是青春不再。尾联更加深了一层,悲叹自己不仅盛年已过,而且还在路上漂泊。


疲于奔波的远行客,前途迷茫的求索者,千百年之后的我们还能看见他那孤独的身影在那样的暮秋踽踽而行,还能听见他们内心的声音。那么,反过来,他们能知道我们是在倾听吗?如果知道的话他们心里能够有所安慰吗?还有,我此刻的祝福能够穿越到他的耳中吗?……


读了岑参的这首《暮秋山行》,再读常建《泊舟盱眙》,就觉得很轻松了。即便他最后也说“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也没那么令人难过了。


常建《泊舟盱眙》: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

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刘眘虚《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

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

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

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

寒笛对京口,故人在襄阳。

咏思劳今夕,江汉遥相望。


“寒笛对京口,故人在襄阳”,真是言辞蕴藉、情意深长。作者刘眘虚,也是当时颇负盛名的诗人,与孟浩然交好。他对朋友的一片至诚延续到孟浩然辞世之后,而他自己也年寿不长,逝于五十三岁。下面这首诗是他托朋友帮忙搜集孟浩然的遗稿,读来令人唏嘘而感佩。


刘眘虚《寄江滔求孟六遗文》:


南望襄阳路,思君情转亲。

偏知汉水广,应与孟家邻。

在日贪为善,昨来闻更贫。

相如有遗草,一为问家人。


诗人对这位名为江滔的朋友说——这位朋友一定是住在汉水边上的——看着去往襄阳的这条长路,思念你的我感觉与你更亲近了。我知道汉水是那样的广阔,但同在汉水之滨,你与孟家就是邻居了。想到他生前是那样执着地为善,最近却听说他家里更贫困了——怎能叫人不难受!诗人在尾联中用司马相如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心意:“相如有遗草,一为问家人。”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天子曰:‘司马相如病甚,可往从悉取其书,若不然,后失之矣。’使所忠往,而相如已死,家无遗书。问其妻,对曰:‘长卿固未尝有书也。时时著书,人又取去,即空居。长卿未死时,为一卷书,曰有使来求书,奏之。’其遗札书言封禅事,所忠奏焉,天子异之。”司马相如病危时,汉武帝命人去他家把他所有的遗稿都取来,而司马相如也知道有人会来,死前专门准备了一卷书即《封禅文》……诗人用这个典故,直接目的自然是要搜求保全诗人的遗稿,深一层含义是对逝者的怀念与称扬,同时也表达出了对所托之人的信赖和挂念。人情的温暖和诗意的醇美这样自然地融为一体。




白居易《村夜》:


霜草苍苍虫切切,

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

月明荞麦花如雪。


此诗通俗易懂,并且传达出安详、恬静、甜美的感觉。在乡村,在月夜,月光下的田野铺满开花的荞麦:“月明荞麦花如雪”!多么别致的暮秋之景。


在我的印象中,荞麦是很独特的植物,似乎在春夏秋都能见到,这里那里一大片一大片的,长在干涸的水田里,白色的小花铺排起来也很有规模和气势。我每次都被吸引到近前去辨认,每次都觉得陌生又熟悉,探究老半天然后猛然一拍脑袋想起来,这不就是荞麦嘛!所以,白居易写的这片月光下的荞麦花,虽是开在霜草苍苍的暮秋时节,也是很可信的,因为我亲眼看见过。


下面这位诗人钱䦀,属中晚唐时期。他被贬为抚州司马,赴任时船行于江中。他倾心于两岸的自然风光,于是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吟风弄月,写了一百首五绝。看得出,虽是左迁之途,诗人也闲适得很。下面两首写到晚秋,前一首可看到诗人潇洒倜傥的风姿与霜林相映成趣,后一首能体味诗人乡思的含蓄和温煦。


钱䦀《江行无题一百首》:


其八二

 

远岸无行树,

经霜有伴红。

停船搜好句,

题叶赠江枫。

 

其九八

 

万木已清霜,

江边村事忙。

故溪黄稻熟,

一夜梦中香。




陆游《沙头》:


游子行愈远,沙头逢暮秋。

孙刘鼎足地,荆益犬牙州。

鼓角风云惨,江湖日夜浮。

此生应衮衮,高枕看东流。


“沙头”,就是今天的沙市,曾经是我们家乡近旁最繁华的大城市,可惜现在从世人印象中隐没了。


陆游在1170年(南宋乾道六年),也就是被罢官五年之后,赴任夔州军府通判。那年闰五月十八日他从家乡山阴启程,十月二十七日才到夔州,五个月多的时间,一路上写了很多日记和诗歌。沙头对岸就是公安,再往上一点就是荆州/江陵了,所以他说“孙刘鼎足地,荆益犬牙州”(这个“益”不是“益州”,而是指今天的公安、石首、益阳这一带,长江最是曲里拐弯,确如犬牙交错)。


过了江陵之后,他又写《水亭有怀》:


渔村把酒对丹枫,水驿凭轩送去鸿。

道路半年行不到,江山万里看无穷。

故人草诏九天上,老子题诗三峡中。

笑谓毛锥可无恨,书生处处与卿同。


此诗颈联中的“故人草诏九天上”,是说曾经志同道合的朋友故去了,现在是在天上草拟诏书,可见地位和才华都很高。“老子题诗三峡中”,这个“老子”可不指李耳先生,也绝非诗人忍不住爆粗口,就是诗人称老迈的自己。那么,题诗三峡的诗人要写点什么呢?就是尾联的内容了。


“毛锥”的典故见于韩愈《毛颖传》,传文结尾说,“秦之灭诸侯,颖与有功,赏不酬劳,以老见疏,秦真少恩哉”。秦始皇这样对待有功的老臣,真是薄情寡义啊。但诗人却要对毛颖说,你老人家也没有什么可遗恨的,天下书生谁又不是这样下场呢。所以,诗人明显在为自己的老境而感叹,说是“笑谓”,其实这笑中更多的是无奈的苦笑和悲愤的冷笑。但无论如何,长江两岸秋天的景色和气象却是宏阔而壮丽的,诗人的情绪及叙说也是深沉、激越而坦荡的。


长江里逆流而上的诗人,也是走一路写一路。在这以前,路过黄州时,秋天还没有这么深,他写过《黄州》:


局促常悲类楚囚,迁流还叹学齐优。

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

万里羁愁添白发,一帆寒日过黄州。

君看赤壁终陈迹,生子何须似仲谋。


这时刚到荆楚境内不久,入秋也不久,诗人的心情大概还在起伏之中,一时悲一时喜,一时高昂一时低迷。这首诗用起典故来是一个接一个,每一个都抒发着自己那种人已老、志未酬的悲愤。大概越往上行,日子越久,诗人的心情逐渐和缓平稳下来。但,和杜甫一样,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忧国忧民,虽然在《沙头》中,他号称想要“高枕看东流”。



更多阅读




读诗识时 || 寒露篇: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读诗识时 || 秋分篇: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读诗识时 || 白露篇: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



读诗识时 || 处暑篇: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



读诗识时 || 立秋篇:何当暑天过,快意风云会






First Frost


微信号|zhenwuguan66

新浪微博|@魏天无


真无观
魏天无魏天真的随笔、评论及其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