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参加了一个凝血相关讨论会,有同行提出了几个常见问题,现场的回答可能不够完整,在此简单加以探讨,个人观点供参考:
问题1. 在某些主流检测系统中,患者的低值D-二聚体与FDP结果常出现不匹配的情况:即D-二聚体正常,且结果比FDP高,检测没什么问题,也排除了干扰因素,但这在理论上不合理,是否可以直接报告?
问题2. 一名感染患者D-二聚体结果显著升高达20+ug/mL,第二天送检的结果进一步达到了40+ug/mL,但临床表现及其他各项指标没有什么变化,如何向临床解释D-二聚体结果的这一波动。
这两个问题其实都与凝血项目的报告范围有关,首先,报告D-二聚体>FDP当然不合适,即使两者都为阴性。我们通常认为低值水平的D-二聚体结果可靠性要高于FDP——由于D-二聚体对静脉血栓有重要的阴性排除价值,如果一个D-二聚体试剂在低值水平性能都不可靠,那得赶紧换掉。而FDP主要用于DIC、纤溶亢进的评估,FDP阳性结果(根据日本指南的DIC评分,特别是参考区间阈值2倍~3倍以上的FDP结果)临床意义更大。
因此出现D-二聚体>FDP且两者均阴性时,FDP结果不准确可能性更大。解决办法就是:提高FDP的可报告范围下限。例如某些检测系统就将FDP可报告范围下限定为 4.0ug/mL,低于这个结果的都报告<4.0 ug/mL,这样一来,正常或轻度升高的D-二聚体始终不可能超过FDP结果。
为什么可以这样操作,首先如前文所述,FDP可报告下限不需要太低,只要是阴性结果的FDP,具体数值大小对于临床诊断和处置来说没什么区别。其次,低值水平的FDP重复性可能较差,需要将可报告范围缩小到能确保FDP重复性的地步。
同样的,D-二聚体可报告范围上限也不需要太高,20 ug/mL左右已足够。我们既往分析过D-二聚体20~60 ug/mL与>60 ug/mL的急诊患者,两者死亡率、VTE和主动脉夹层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对于DIC评分来说,通常大于5~10ug/mL即被认为显著升高,更高的结果其评分都一样。有文献认为D-二聚体>19.0 ug/mL对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有较高的诊断效力(Int J Lab Hematol. 2017;39(4):375-383.),所以可报告范围在20ug/mL左右即可。总之,目前没有任何可靠证据或权威指南推荐极高值D-二聚体(如>10或20ug/mL,基于不同检测系统及计量单位)的临床应用,对于极高值水平D-二聚体波动的任何解释都缺乏依据。
所以对问题1、2的建议是:检验项目可报告范围设置的主要目标是涵盖医学决定水平,重要的是明确需要做到多高(低),而不仅是能做到多高(低)。提高FDP可报告下限、降低D-二聚体可报告上限,困扰自然就少了很多。
问题3. 对于没有考虑抗磷脂综合征(APS)、SLE的患者,出于筛查目的送检狼疮抗凝物(LA),如果LA得到阳性结果该如何解释和处置?
这个问题就与患者选择有关,1%的正常人群、感染或应用某些药物的人群都可能出现LA一过阳性,因此大范围筛查LA得到的阳性结果大多没什么临床意义,徒增困扰。只有满足一定条件(根据LA相关的ISTH指南及国内专家共识)的人群送检LA,且需重复送检和/或结合其他检查结果才有意义。
事实上几乎所有凝血项目的受检者都应该经过选择:基于其病史、用药史、临床表现或将接受的处置。这也是为什么不建议在普通体检人群中开展任何凝血检查——相对于消耗的医疗资源和增加的患者不必要的担忧,收益将少得可怜。
所以实验室人员面对临床对某个异常结果的疑问时,可以首先问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申请这个检查?通过了解临床医生的想法及患者情况,看看这个检查对于患者是不是必要的,如果不必要,就暂时不用浪费精力去关心这个结果,可能反而干扰诊断思路。相对于百度,人的专业性并不在于能想得更多、更全,而往往体现在能够准确去除无意义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