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笔记:远郊盛景·长溇

乐活   2025-01-09 04:08   北京  

梁东方

这是我在上海这座在国内的主流话语里最具魅力的旅游城市旅行的格式:更喜欢去观赏它地理节点位置上的风景,比如黄浦江汇入长江的位置,比如隔江遥望崇明岛、黄浦江第一湾、沿苏州河两岸骑行,还有松江青浦地方那些因为偏僻而保持着乡村生态的珍贵区域。


乡村生态在这个时代里已经变得弥足珍惜,尤其是在上海这样的地方,起脊的白墙民居、蓊郁的黑绿林木、纵横的水域结合以后的乡村生活场景与苏州乡下那些著名不著名的水乡,没有什么不同,它们以前都是江浙辖下的地域,在行政区划改变以后大多已经城市化,可也还有硕果仅存地保持着既往千百年来农作生态的地方。

比如这一片黄浦江笔直地向东流的左岸乡野里,收割过的稻田之间是横平竖直的道路,道路上行驶着远远地看起来像是玩具一样无声的车辆,道路两侧笔直的水杉铁锈色的树冠与黄白色的稻茬地形成颜色上的立体对照,让人在冬天里依旧享受到北方绝对没有的色彩盛宴。


两个蹒跚走路的老头老太太,都穿着有套袖的棉衣,弯着腰慢慢地在这样的道路上行走。他们这样相随着慢慢走过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大地,祖祖辈辈生活过的大地的景象,在每一代人中都会重演,重演到了今天,变成了足堪珍惜的稀有景象。

他们缓慢又坚定地走过十字路口,路口装修很好但是房顶低矮的作为本地文化名片的丁娘子布艺馆,走过一位正聚精会神地晒着香肠的老人。


晒香肠是和做香肠相辅相成的最后一道工序,用自行车带着一筐香肠来到路边,在田野上的树和树之间系上绳子,再把香肠缠绕着悬挂上去。粗细均匀又并非绝对光滑到完全一致的手工香肠,被这样悬挂起来,让温煦的阳光照射到它们肉色的身体上,好像马上就开始了其走向成熟的脚步。

印象中挂香肠的位置即使不是自己家窗口也应该是自己家院子,房前屋后,这样悬挂到路边来的景象还真的是不多见。这说明环境安全,不会丢,也不会脏。香肠在日复一日最高气温都在十度以上的好阳光里逐渐风干水分、吸收天地精华,在稻茬地的香与水杉的植被气息里,逐渐浑然天成为可以绵延到整个冬天春天里去的美食。


我因为贪看这样的景致而走了稻田之间的小路,走到了村庄边缘上一片碧绿的菜地里。菜地里一个正在挖菜的戴着套袖、穿着棉衣的老太太抬起头来,疑惑地看着我这明显的外来者,大约正在和记忆里那些来村子里租房的某个人的印象做着搜索和贴合、确认的紧张脑力劳动。最终在互相都笑了一笑的走过去的瞬间里,她当然也还是没有能确定什么。

所有的独栋楼宇都各自独立地沿河而建的舒朗小村庄里,已然叶子不多了的银杏树冠在风中轻轻摇动,类似北方深秋的黄叶红叶缤纷的季节,比那个季节还温暖一些。


后来看了地图才知道,这里和核心区域里那些没有民居只有森林的地带一样,依旧是米市渡郊野公园或者说是松南郊野公园的一部分。真希望将民居和田园纳入森林公园的意思是保持旧有的农作风貌不变,不做更多的建筑密集的城市化改造,也不会将村庄完全变成没有人居的林木之地。因为现在的长溇地方风貌,横平竖直的道路和疏朗的民居在广袤的田地里井字交错的景象,在巨大的上海城市比照之下,已经具有真正珍贵的有人类生活其间的天人合一的大公园品质。人类的最高理想,其实就是生活在这样植被与人居恰当融合的大环境中吧。





东方连话
连环画收藏与研究;旅行,自行车旅行;文学,文学地理学;英语学习,德语学习;阅读,外国文学阅读;以及与个人兴趣相关的其他审美与健康事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