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东方
买C字头的车很不容易,只能凭运气候补。幸运地候补上了,往返车票却又都是体验感最差的B座。没办法,这种运行在普通线路上的C字头城际列车,价格便宜却又有动车的座位格式,上车不验票、下车所有邻着站台的门都自动打开,除了速度和绿皮车一样之外其他的一切都具有完全与时俱进的时代感。但是车次很少,能上车就已经很感恩了。对于一趟不卖无座票的车来说,B座就是能上车的通行证,和ACDF座没有什么不一样,价值相同。
让人完全没有想到的是,外面挨着过道的座位上是一位女学生,上车就打开了书包拿出16开的书来摊开在眼前。戴着略有装饰的绒线帽的她,收敛、安静、全神贯注的学子姿态中,洋溢着青春的奔放之外另一种应该叫作青春的专注的美。
里面的这小伙也很礼貌,经过的时候对我的闪让说谢谢,向后放椅子背的时候对后排的人先说明再道谢。他的白色大耳机隐在浓密的黑发之中,黑白之间的对比鲜明,马上就安静地沉浸到自我的世界里去了。整个乘车旅程中,我看见他唯一的动作就是将前面的小桌板重新竖起来,把双腿改了一个叠坐的姿势。
列车不疾不徐地前行,车窗外平稳掠过的冬天大地和道路、屋舍,在车内温暖和煦的环境中变得很是渺然,既真实存在又像不过都是堪称愉快的人生景象的可有可无之背景,不再是专一需要凝望着想脱离开人与人的纠缠而投身其间的自然之境。
本来觉着买了个最差座位,B座被夹在中间,像以前坐车的时候一样两侧的胳膊都会不断被邻座刷屏的手臂碰触乃至挤压,作为坐在中间的人你是躲无可躲的。可是这两位年轻人都很自觉地前倾身子,不占扶手的位置。他们边界感清晰,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自由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
这让人很自然地也就文明起来,尽量收敛,尽量尊重他们的空间。需要离开座位出去的时候也会很轻声地说话并且道谢,深切体验到一个一直被人深有感触地讲述的规则:在好的环境,好的物理环境尤其是好的人际环境中,人就会变好。未来的社会如果大部分都是由这两位年轻人这样的人组成的,那似乎已经很像被很多旅游者描述过的某个海中国家的情形了。
我们这一代人,今生今世,生活在理想的、文明社会的理想,应该不会只能靠这样极其偶然的机会或然地实现一下吧。
当然,我当下的这种体验仅限于我的两侧,其他位置就不好说了。比如,我前面的乘客就突然向后放椅子,动作很大,一下就放到了底,而不是缓缓地、一次次地梯级移动,也根本没有要先回头示警的意思。看不见他的脸,只能望到其略略秃了的头顶。他是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对后面的人形成威胁吗,还是意识到了也不在意,我就这样了你能怎么样?这种不在意看来还不仅表现于此,穿着红色套装的列车员经过他坐的这一排的时候突然站住,指着他前面小桌板上的茶杯说:请把盖子盖上,碰洒了危险。
再比如,隔着过道的F座上的大妈一直在打电话,整个安静的车厢里都能听得一清二楚。说的是哪里的工作更好、挣多少钱、有多少奖金的事,对于自己破坏了整个车厢的安静完全不以为然,也一点不在乎所有隐私的事情都可以让别人听到。
说的时间太长,大概是热了,她站起来脱掉羽绒大衣,羽绒大衣在被脱下来的时候转着圈扫到了我旁边挨着过道的女生。女生没有吭声,但是显然是有一个躲闪的动作。而且过了一会儿这个大妈在又穿上大衣的时候,女生躲闪不及,再次被扫到了。
对于这种在公共场合“不在乎细节”的情况,年轻人很自然地就会归结到仅仅是因为上了岁数的原因上,她们不和这种上了岁数的人一般见识。这种上了岁数的人,自己生活在远离了文明的状态里久了,既是受害者也同时还是加害人,对于自己互害性质的所作所为都觉着是天经地义。从人生深处学习模仿来的不礼貌与不文明,不拘损害他人、损害公共场合的秩序小节的行为模式和语言模式之中,随时都浸透着对自己的不矜持和放任,对他人的警惕,乃至剑拔弩张、势不两立、出言不逊、拳脚相加的斗争性。他们不明白视他人为敌人的同时,自己也就成了他人的敌人、所有人的敌人、人类文明的敌人。
这样想着的时候,我知道自己未免使用了过于激烈的词句。其间夹杂的必定是愤愤然的不平之气,我还是不如身边的这两位年轻人,视而不见只将其作为历史的尘埃就好吧。
一个小时十一分钟的旅程倏忽而过,我先侧身问了外面座位上的女生下不下车,然后在她让开位置后,有点愉快地走出了车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