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东方
我始终认为,风霜雨雪之类的特殊天气,无一不是让人走出人群,重新连接天地的机会。比如,大风天气里才会有最好的空气质量,才会出现风云万里、直视无碍的辽阔视野。这是本地初冬时节最为期待的一件事:寒流到来,短暂的雨雪之后是持续的大风。雨雪洗过,大风又来吹干,空气中彻底没有了任何尺寸的尘埃,还人一个久违的澄明世界。在大风天气里果断地走出来,走到临着平原的西山上俯瞰,就会赫然明白一个事实:只要空气好,本地一点也不输于那些在朋友圈里总是令人艳羡的外地。
在好空气里,过去熟悉的所在却能呈现出来异地般的新鲜。山上的寒冷比平原有过之而无不及,树木大多已经落尽了叶子,莽苍苍一片树枝树杈组成的冬日时节,却又在个别背风的地方还能见到盛开的金黄色的野菊花。一树一树果实如星星一样密集点缀在枝头的苦楝,不是春花,却是冬天独有的如花。大风里的另一个好处是人少,除了穿着黄坎肩的清洁工集中坐在一起刷手机就是穿制服的保安在关键位置的小亭子里刷手机了,真正让他们为之服务的游人则少之又少。大风属于恶劣天气,谁还会专门在这样的日子里来爬山呢!
有几年没有走过西山这条登山道了,发现到处都已经做到了充分人工化的干预:路面硬化、垃圾箱和休息长椅隔一段就会有分布、大路边的小路路口都加了不允许通行的栅栏门、路灯是太阳能的、禁止烟火的广播会在有人经过的时候自动响起,而陡峭的山体上都装了防止滚石跌落的铁丝网,凌空的山脊上则建了专供瞭望的亭子。
西山是最适合瞭望的位置,一向身在其中而只能望见眼前景象的平原人,这样立体地把自己一点点提升起来以后,终于可以看见自己一向行经的道路和生活的城市的沙盘一样的存在,连带着也就俯瞰了自己,俯瞰了经常会感觉很被纠缠的生活。
曾经有从不登山的人问过我,费那么大劲、花那么多时间登山,到底有什么意思?
之前我可能会很概念性地回答说,登山不单纯是体力活儿,甚至主要不是体力活儿,登山是一件关乎心灵的妙事。今天这样大风吹的天气里,我倒是不急于说什么了。因为在这样的天气里登山你会发现,登山是很有哲学感的事情。在通透的光线环境里,在如世界之初的视野里,人因为登山这样彻底改变自己一向的地理位置的行为,抵达地理形势变换的节点,拥有了清晰俯瞰人世与自然的宏观心胸,就不会再为任何人际的冗琐着意。
如果说人生活在平原上是一维的,那登山就能使人臻于二维世界,登云上的高山就抵达了三维的天境。今天的大风让我登的临着平原的山多少有了一点云上高山的天境之感。哪怕风吹得握着手机的手一直在抖,也会一次次停下来对着山下越是登高越是看得远的世界拍照、录像。眼前的树枝在风中狂扭,远方的大地无限伸展,公路铁路作为伸展的线索显得异常静谧,像是人类在大地上画出来的无用的线条。已经西沉的阳光照亮了远远地平原上一栋高楼上的一扇窗,那扇窗上的反光居然就和旗帜一样冒着烟的烟囱一起成了同样显著的存在。
无数楼宇如积木,不尽人生皆渺然。这种在中学生作文里经常可以看见的登山游记的通常景观,今天展示在一个即将退休的老人面前的时候,拥有了前此人生中不曾如此明晰过的丰富与深邃。
疏离和超拔的好感觉源源不断地到来,登山的脚步从容不迫,时时驻足,时时凝望,山路的迂回只是脚步的线索,头脑中的思绪飞扬才是前行的动力源头。这是在不知不觉中逐渐达成的登山境界,它让看起来是体力行为的登山变得更与精神相融合。
这种融合在山顶最高的位置上臻于化境;在山顶位置上趋于平坦的道路上,道路两侧都可以在行走过程中一目了然地尽收眼底。两侧都是下界的平原,中间的路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天路。而还有什么是比徜徉在天路上更让人进入审美沉醉之境的事呢。
当然,这个两侧凌空的位置,风也是最大的,日落以后温度迅速降低,真的就有高处不胜寒的天堂意味了。刚才路上可以偶尔遇到的快步锻炼的人都不见了,许久才会有一个像我一样若有所思的踽踽独行者迎面走过。下山的时候,那些坡顶之下的平原随着脚步赫然跃升出陡坡来的场景,让这次山行的神奇色彩更重了一层。
下山路上误入涧沟村北坡,在建筑丛中辗转许久才在一片犬吠声中回到涧沟村南坡。南坡的村庄早已经进入了山村中惯有的那种路静人稀的气氛之中了,只有向下的路口处还可以看见远方平原上的密集灯火不断提醒着,脚下实际上还在半山的高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