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东方
好像有很多天没有这样心安理得地写作了,因为如果时间用来写字而不用来搬家对责任感来说就是一种亵渎,就是一种偷懒行为。现在终于离开了那个环境,也就暂时摆脱了那样的责任,可以尽情地写作了。这样假期的下午时光里,坐在江南温润的空气里,不受任何打扰地敲击着机械键盘,流畅地表达着自己刚刚坐了20个小时火车的感受,真是惬意。
行云流水一样让写作伴随生命,就是最好的人生方式。对于真正的写作者来说,一切为了文章本身之外的所谓社会化的目的而进行的写作,都是不折不扣的浪费时间。
新眼镜显然是大大提高了写作的效率。过去眼镜不合适导致的模糊不清,使辨认困难,写作也就因此而不流畅。一时让人感觉好像只要视力好,哪怕是在眼镜的帮助下能达到视力好的状态,写作就不是困难的事。
几乎忘了也还有很多这样的时刻:时间是自己所习惯书写的早晨,而电脑里的电量也很充足,但是头脑里却是空空如也,不仅没有什么迫不及待的地要表达的东西,甚至连书写的兴致也尽付阙如。
在这样将最近一段时间积累的要写的文章写完了的时候,很清爽,很利索,似乎可以轻松地迎接崭新的东西,可以寻觅新的可写的东西了,可以形成一种没有压力的写作状态。这种没有压力的状态更能发挥出自由写作的思绪,整体的放松往往使人发挥得更好,更从容,甚至更快,也更享受于写作本身带来的愉悦。
这种状态固然会让人有休息感,但是时间长了还是不舒服,还是需要继续寻找要写的题材角度和灵感。而所谓时间长,也不过是一天两天而已。一两天以后轻松一下立刻就又转成了空落落的虚无。当从忙碌中突然静止下来的时候,当一切可写的东西都在一个时刻变得好像都已经写完了的时候,人就会一下子陷入深深的迷茫之中,无所事事的孤独感就会侵袭而来。
自己的生活里,已经不能没有创造。没有昼思夜想的需要完成的段落和章节了,没有了琢磨头,立刻就会有一种庞大的无聊、无意义的荒唐麻木感升腾起来。有文章没有写完的状态,是一种享受。是写作之为写作的最初的最根本的享受之一种。那种用纯文本文件开了一个头,写下了只言片语,或者用WORD文档正经八尾地写成了文章的样子和段落,但是向下该怎么写,该写些什么,都冻僵了一样的停滞状态,貌似不大好受,其实正是可以藉着日常的阅读与思索还有感受而能时时予以补充的好缺口。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些缺口,生活就会变得失去了方向,就会无所适从,乏善可陈,就需要时时处处地去寻找思索的线索了。
人不是什么时候都能表达的,有一个感觉和状态的联合作用的点,这个点不到,就很难进入“有话要说”的状态。这时候怎么办,通常是两种,一种是继续面对屏幕硬写,一种是干脆关了电脑去干别的。
两种方法各有利弊,第一种是基于经验,基于硬写着写着的时候自然就会有什么要写的东西被自己找到的经验;
曾经连续四天没有摸键盘,四天没有面对电脑屏幕,也没有看稿子。算是一种难得的休息。其实这种休息换来的不怎么是身心舒适,反而是一种失去了写作习惯以后的惶然。再手扶键盘的时候好像不怎么再有过去那种下笔如有神的好状态了,迟疑和生涩的不良感受不期而至。
有没有感觉和能不能表达感觉,即便在一个有写作习惯的人来说也都不是必然有最佳状态的。
在终于没有什么可写了的时候,会陷入一种突然的慌张,这种慌张的表现形式是无所事事的空乏和百无聊赖,是已经习惯了每时每刻都有事情可干,有文章可思索,有文字可架构,有图景可描绘的习惯突然中断以后的不知所措。
包括现在来写自己这种手足无措的状态本身,其实也是对这种状态的一种挽救,一种试图重新找回突破口,再次进入到原来貌似永恒的书写里去的一种努力。
与文思泉涌的状态相比,这样的“中断”显然更频繁,甚至一天之中大部分时间都是这样度过的。中断了怎么办,固然可以去做别的事情,但是还是应该有相当长度的时间需要这样做:没有固定目的,没有事先的任务或者思绪的时候,全无目的地手扶键盘面对屏幕。
事实证明,这种状态是非常必要而且有益的。它可以让思想逐渐灵活和飞翔起来,自动留下很多一闪而过的念头和片段;而这些念头和片段恰恰就是很多文章的起点。
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孕育状态,是自由不羁的思绪飞扬时间,不仅于写文章有益,而且更对精神健康有利,让人非常舒服和享受。
每天坐在电脑前,将这一天里的片段的感受和感觉,自由地书写下来;这实际上是所谓写作带给作者自己的最高乐趣。可以将头脑中一闪而过的东西尽量捕捉到,让生活不再只是匆匆忙忙的重复,让人生因为书写而变得丰富。
第二种则貌似浪费时间和机会但是终究不被煎熬,还很可能很快就在被转移到了其他事务之中去的过程中重新找到表达的兴趣。
很多时候写作不单纯是以有没有时间写作的简单标准来看待的,很多时候需要离开电脑,去“浪费”掉一些时间才能重新进行写作。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因为能不能写得出来,是一个很微妙的问题,和搬砖之类的体力劳动不同,时间不是唯一的决定元素。
面对一堆并不太少的笔记,就是没有形成文章的冲动。这也是无可奈何的正常现象吧。毕竟连续保持了十年时间的几乎平均一天一篇文章的状态,有点中断也不奇怪。
每天发一篇文章看起来未免过于频繁,却也的确可以保证在有创作数量的前提下让人不断进步。特别是将生活中随时的观感和思索以文字的方式、文章的方式表达出来。十年下来,可以会看到由数量累积出来的进步。
偶尔有一天没有创作,没有写任何有写作性质的文字,更没有完成任何一篇文章。这在连续多少个月的时间里都是罕见的,都是让人很不舒服的。如果一个人不创作,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就是这样一种状态,这种状态直接就可以让人无聊到生不如死,就会生出无限的表面上正经而实际上变态的言语与作为来。有的是买买买,有的是插手插足,有的是无中生有,有的是羡慕嫉妒恨……
是创作拯救了人。是创作的思考和建筑心中的宝塔的一砖一瓦的变幻不拘的无穷格式,容纳了我们跃动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