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东方
发现昨天早晨写的一篇文章变成了空白。实在让人沮丧。花了很长时间去找,怎么也找不回来。计算机和文档突然变得不可靠了。人一下就失去了重心,要歪倒,心理也随之崩溃了一样。不知不觉就已经耽误了宝贵的一个小时写作时间的几乎一半。
有事儿,有要办的事儿,需要去跑各个部门,人就不能写作。心不静,不可能有细致的思索,不可能有审美的兴致。所以虽然还是起得很早,却什么也没有能写。
要去讲座的压力是从几天前就已经开始的,不说寝食难安,但也打扰了平常的写作,让其余的一切都停了下来,不得不全力以赴地写稿。写完了又为脱稿而准备,乃至一切平常写作的平稳的闲情都消失不见了。雷打不动的写文章和回答悟空问答的问题,都停止了。只剩下了焦虑,这种状态相当让人魂不守舍,盼着赶紧结束,赶紧到讲座回来重归于平静的那一天。甚至已经开始羡慕那一天的自己了。
可以用文字从容地记录生活的状态本身就已经是一种高质量的生活状态了。这个结论让人很吃惊,但是却因为这一次因为讲座而来的压力突然清晰起来。一旦从生活的观察者变为参与者,便感到了分明的压力。
但是又并非谁都可以成为有表达方式的观察者的,研究点什么,哪怕研究连环画,也都可以让自己成为观察者,而不单纯是参与者。
不写作的生活是令人难以忍受的。连续几天没有写东西,因为没有什么促使自己去写的感觉。今天早晨刚刚醒来的时候,这几天里几次捡豆荚的情景就浮现在了文字的头绪之中,起床以后马上开始写,一口气写了1700字,将一篇《捡豆荚》写完,感觉很愉快。
偶然没有写作的一个傍晚
轻松无所事事,却也惶然
突然意识到,竟然有了
不好打发的时间
缺少创造思索的日子
比绞尽脑汁的创造
更难
写作很多时候并没有什么微言大义,只不过是一种源于自我的当时状态的素描而已。因为过了自己的眼,用了自己的笔触而使眼前的景象有了自己当时的心境投射,仅此而已。
这种写作的乐趣就在于“速写”的“速”上。事后再补写便已索然,没有写下去的动力了。
当然,这个眼前的景象未必就真的只是眼前的景象本身,还有因为眼睛的景象而产生的联想,有时候是完全没有关系的联想。随着年龄的增长,触景生情,很多人和事情都会成为回忆的线索和感慨的发端。
这些和当下有关无关的有感觉的场景和片段,只要自由地记下来,并且不自由地放到一篇文章的格局里去,就自然会形成一篇也许在写作之初还完全看不出眉目的文章来。这种经验让人兴奋,因为是文字,是自己的写作,帮助自己理清了甚至可以说是建设出了思路与思想。
有感觉的东西还是要尽量早一点写下来,不单纯是因为随着时间的增加而感觉递减,存在细节丢失之虞,更主要的是,一旦放得时间长了,但是又一定要写出来就会形成一种“任务”。写作就是这么有意思,一旦是任务,你的写作就变得很无聊,形同苦役,而不再是乐趣。那种一切都从指间汩汩而出的自由写作的快乐,自然也就没有了。
一篇文章,开了篇,有了基本的叙述路径和框架之后,剩下的几乎就都是写作的愉快了。这种写作的愉快并非一定是想象中的行云流水,哪怕其中有枯涩和难以进行下去的节点,终究也还是一种最终可以抒发自我的话语空间。
建立自己的话语空间是写作给予写作者自己的最大福利。一向零散破碎,自己都不知道究竟藏在头脑的什么地方的文字在这符合篇文章框架的秩序里被一一归拢了出来,使头脑中的这一部分明晰,使自己也未必明确知道的积郁散解,个别领域还会有高歌猛进式的突破,让人进入到一种无限欢愉的创造性快乐之中。
同一个主题之下的所有文章,哪怕是后来成书的时候整理成一篇大文章的文章,一定都是日积月累之下完成的。如果是在一个时间段里集中作为一个“课题”完成的,就失去了自然形成的质地,就总是能让读者感到为了完成而完成的非自然味道。
所以自然形成的一本书,一定是长期积累的结果。那种确定了选题甚至签订了合同再去为了完成任务而去写的东西,难有佳作。可据说现在成了名的作家很多都是按需写作了,报告文学之类商业性强的自不必说,就是所谓纯文学也都是先盯好了某个奖或者和某个杂志、某个出版社有了约定乃至合同再动笔的。这就从根本上注定了难有好作品。
这样看来,那种一本书里什么内容都有的散文集,没有统一主题的散文集倒是真的有可能自然写作之下的“成果”了,可惜的是这样的书又往往因为人云亦云,每篇文章、每句话都似曾相识,作者自身的水准偏低而难有佳作。只有有长期的写作习惯,在某一个主题或者题材之下有长期积累的较为成熟的作者,在完成一本统一主题的书籍的时候,才又可能自然地接近既又文学品质也有商业性的出版物标准。
所谓商业性,比较悲观的解释是:就阅读量来说,写那种大众都有感受的内容,社会性强的内容,才有可能有数量。写内心,写自然,一般来说都很低。人们对自然、对内心是普遍不感兴趣的,认为那和自己无关。和自己有关的都是直接的吃喝拉撒和自己有可能抵达或者经常抵达的场合。但是更好更持久更传之久远的商业性却始终是那种和人类的精神、和一代代人类必然会有思索困境紧密相关的更内在的需要。
所以别人写什么不必在意,只要按照自己的路数写下去就好。我基本上不写时事新闻评论类的东西,这些东西貌似是人人关心的当下人生,实际上过后一看都不过是过眼烟云,没有任何长久的人类价值,尤其不具备艺术价值。同时也不写那种完全从概念出发的,貌似头头是道,但是完全空洞说教的鸡汤文章,纯粹是无病呻吟,鲜有再读的价值。
写着同一种倾向的文章,既有好的一面,也一定有不好的一面。只有一直写下去,才会由写作过程中让自己逐渐意识到不好的一面到底是什么。关键是只有一直写下去才有可能找到改变的方法,这是写作进步的必由之路。只有靠不停地写下去,才会逐渐摸索到,别无他途。因为由别人指出的,自己是找不到那样的别样路径的。
一方面,写作和收拾家准备搬家的状态很类似,不能搞突击,最合适的是细水长流。不怕流得细,只要不间断每天流,积累下来就会有成绩。试着控制自己,每天只写一篇文章,可以再写一篇也不写了。这样一来,每篇文章的容量和丰富性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加强。毕竟,写文章,修改文章,很多时候很难一蹴而就。中间停顿一下,冷静一下,彻底放下,等再拿起来的时候可能就会有新的想法,新的段落,新的词句。
另一方面,不写完正在写的文章,好像就失去了感受新的题材的能力。其实是自动关闭了自己的一些敏锐,全身心都投入到了正在写作的思索之中去了。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还是要尽快完成已经开始写的文章,这样才能有源源不断的新的感受到来。
可是没有了正在写的文章,头脑就一片空白,空空如也的感觉实在不好受。好像这样立刻就不足以支撑继续在这郊外的家待下去了。
连续多日,日复一日、一成不变的生活,日日都是在上班回来睡觉又去上班的循环之中,少有其他任何交际和活动。虽然上班去和下班回来脑子里其实都是一样的写作,但是除了写作之外的其他的一切都消失以后,人也会觉得至少会有在某一时刻的空落落的。
有很多线索,有很多文章都正在写的时候,是在郊外的家里最愉快的状态。因为写作和思索都不受任何打扰,完全可以打破任何写与不写的界限,而一直沉浸在写作之中,哪怕是没有写作的吃喝拉撒睡时间,也都是写作时间,是写作的准备酝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