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东方
曾在杂志上看见过一张关于饥荒的历史图片,图片上是倒毙街头的母子俩。母亲先饿死,然后极度虚弱的孩子依偎在母亲怀里,逐渐死去。尽管都已经不成形,但是皮包骨头的饿相还是完全能看出来的,肋骨根根,盆骨凹陷,瘪瘪的肚子,没有任何肉的腿……在逐渐被饿死的漫长的过程中,她和孩子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呢?她有过自己的父母,有过自己的男人,有过生产的阵痛也有过哺育的快乐,如今她的父母、她的男人、她曾经的阵痛和快乐都到哪里去了呢,为什么最救命的一口饭食都不能得地这样死去了呢?面对她们的惨像,只能看见她自己的饥饿、孩子的饥饿,自己无力拯救自己的痛苦,还有那无力挽救孩子的痛苦之上的痛苦。活着的人们应该看看这张凝固了人类最悲惨场面的照片,这实际上应该成为每一个活着的人活着的背景。
可惜的是,在这个背景之下,人们更多的是有意无意地选择了报复性的饱食,不由自主地陷于饱食以欢乐包装着的痛苦之中不能自拔。
一个很穷的小村子里因为造假榆皮豆而被电视台曝了光。记者进行追踪采访,一个村民说,谁是老板很好认,凡是大腹便便的都是造假的老板。这地方有了钱就赶紧吃。
这是饥荒记忆造成的漫长饱食痕迹中小小的一种。
饱食总是饱食当下的享受,是刚刚饱食结束就已经后悔的痛苦。饱的快乐是暂时的,是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又被当下的快乐所鼓舞,为惯性所左右的;饱的快乐在饱了以后很快就会为胀所代替,成为身体的负担,更成为精神的麻痹之药,饱了以后身体和精神就同时将功能降到了最低——那种饭后马上就会睡觉的情况就是证明。
饱食以后的那种困倦能让人意识到自己刚刚又犯了不可抑制的错误,只图了口腹之快而贻害于身体和精神,这种自责有点类似于迫不及待地性后立刻就感到的那种厌恶,不仅是对对方,更是对自己,对刚才还津津有味的自己。厌恶自己作为一种本能的奴隶、欲望的俘虏的不堪。
欲望,所有的本能的欲望在被敞开地满足以后,往往就会有这种与那本能的欲望的方向相反的感受;而精神的欲望,审美的欲望则不会,它是无边无际的,是沉醉其间而永远不知餍足的。这大约就是人们从后果推导出来的将欲望分出了高下的理由。
作为一个人,实际上是永远脱离不开本能欲望的,但是一定也还要有更高的欲望形式,属于精神范畴的爱好、属于创作意义上的书写刻弹奏歌吟、属于审美层次上的观赏,无论哪一种,只要还有那么一种几种是你在本能欲望之外的欲望源泉,就好;否则不管一生的穷富,不论一辈子的位置高低,人生所谓“自我实现”的顶峰状态都不容易到达。
饱是有惯性的,一个习惯吃到十成饱,吃到实在吃不下去,再吃一口就要吐了的人,往往每次都需要这样的饱,一旦不能如此之饱,马上就从身心两方面感到极大的不快。
吃多与多吃几乎是一种不受理性控制的本能,哪怕饭前已经数次自我警告了,一旦开吃,也还是很容易地就陷入滔滔不绝吃了又吃的“自动”状态。往往是刚刚吃完就已经后悔了,就已经恨自己没出息了,于是又用了大量的时间去消耗那多吃的部分……
吃东西和别的身体本能一样,也会在某些时刻、某种状态里突然陷于亢奋。怎么吃也吃不够,怎么吃都还想吃,吃了这一口立刻就要吃下一口;自己明明知道每一口都已经对身体不好,但就是被忍不住要吃下去的惯性和饕餮心所裹挟并沉沦。
自己意识到了,就一定要努力克服,努力打断,努力让自己从这样人生泥潭里面拔出来。说是人生泥潭是一点也不为过的,这样的状态会直接导致人生陷于万劫不复。
正如那个造假村庄上的辨认法则,在街上认出这种人来的方法很简单,看他的肚子就可以了。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有一个比孕妇还要大的肚子(孕妇的肚子往往是下坠的,他们的肚子是上挺的)。饱食是一种自己明知其为害,但是无论如何也克服不了的恶习。
饱食以后,在家里、在饭馆里,一个人、一群人,进行了非常丰富、非常复杂的饱食后,会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滞胀感,很不舒服。从身体感觉上来说,饱了,是不如饿着点儿的。饱实际上更主要的是我们的下意识的需要,甚至只是一种凭着人类记忆的本能追逐。这种追逐一旦总是被满足,就使人丧失了对包括饮食在内的一切的兴趣,除了维持着完全是习惯的饱食以外,生活中其他的乐趣几乎荡然无存。脑满肠肥的人往往只是凭着惯性活着,他们的精神世界已经萎缩到了几近于无的状态。
长期饱食的感觉就如溢满了的水要胀破任何皮薄之处,每个细胞都鼓胀到了欲破的程度,要去除这样的感觉绝非一天两天的少吃就可以实现的。然而这并不妨碍从饱食到常有饥饿感的少食的过渡与坚持,只有转而进入长期少食的状态才能真正扭转全身心的恶劣局面。
长期少食的动力不完全来自理性,因为少食的饥饿状态也是有快乐的,它使人想得很多,使人动作很利索,使人思想透明,使人在更长的时间里享受着对食物的想象的快乐,使以后每一口食物都被倍加珍惜,让人充分体会人之为人在自然界之中被恩赐的好位置。
在食物匮乏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情况下,我们似乎应该在抓得住的机会里尽量多吃一些;而在衣食无忧的个人状况下,就不妨经常让自己饥一些、饿一些;适中的食物状况习惯那是长期生活习惯养成的状态,并非每一个人都能达到的。作为俗人,有那么一点点矫枉过正也不为过。最没有出息的不是饥饿时代里的饱食,而是富裕时代里的毫无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