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为什么说秋季要预防中风?
深秋时节,气候很舒服,既不像夏天那般炽热,也不会像冬日那般寒冷,但昼夜较大的温差、低气温可致体表血管弹性降低,周围阻力增加,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从而引起小动脉收缩、血压升高,而致脑血管破裂。
寒冷还会使血液纤维蛋白浓度增加,引起血液黏稠,导致血栓形成,特别是中老年人要多加注意!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秋季需要预防中风的原因主要与秋季的气候特点--“燥”密切相关。
二
燥邪为何会导致中风?
秋季风多,气候干燥,空气中水分缺乏。当“燥”入侵人体时,即为燥邪。燥性干涩,最易损伤人体津液,还会让人体出现口干咽燥、大便干结、皮肤干燥等症状。
初秋温燥
•初秋时,燥邪与温热之邪相合易伤阴津,又易伤津耗气。两邪相合,阴伤更甚,阴不制阳,化生瘀痰,痹阻脑脉。
深秋凉燥
•深秋时,燥邪与寒凉之邪相合既有燥邪伤及阴津,又有寒凉之邪的收引凝滞作用。收引则经脉拘挛,凝滞则血行涩滞不畅。两邪相合,导致血行不畅,痹阻脑脉。
三
秋季预防中风的建议?
1、补水养阴
由于燥邪易伤阴津,因此补水养阴是预防中风的关键。建议每日保证足够的饮水量,如1200毫升至1500毫升,以维持体内津液的平衡。
同时,饮食上宜清淡养阴、滋润多汁,可以多吃些梨、甘蔗、百合、银耳等;尽量少食用太咸、太甜、太油腻的食物;老年人饮食要注意低脂、低盐、低糖,少吃动物内脏,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配适量瘦肉、鱼肉、蛋类。
推荐食疗:
推荐茶汤配料:
2、保暖防寒
秋季气候转凉,特别是深秋后天气由凉转寒。人体受到寒冷空气刺激后常导致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全身毛细血管痉挛性收缩,引起血压升高。
因此,要注意保暖防寒,适时增添衣物,特别是要保护好头部、颈部和足部等易受寒的部位;出门多穿几件衣服,避免着凉。
3、生活起居规律
按照中医“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的建议,保持规律的生活起居。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达。
在温暖的天气时,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也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预防中风,如:散步、太极拳、体操等。
4、调节情志
中医认为,情志因素也是导致中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注意调节情志,保持心情平和、愉悦,避免过度焦虑紧张和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刺激。
除此之外,体检是可以在早期发现并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或危险因素,从而预防中风的有效手段之一。
最后,我们应高度重视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原生疾病的养护,并注意其先兆症状,脑中风通常发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可导致严重后果,如发现突然眩晕、剧烈头痛、视物不清、肢体麻木等,要及时前往医院治疗,以防意外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