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甚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为主要表现。因为发病过于迅速,让人猝不及防,有“风性善行而数变”的特点,故而被称之为中风。
中风不会局限于中老年人,年轻人甚至孩子也会出现中风症状,所以要认知清晰做到预防。
根据数据显示,全世界每4人中就有1人会发生中风;每6秒就有1人死于中风;每6秒就有1人因中风而残疾。
因此,尽早了解中风极为重要,对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都是一份保障。
01
中风的前兆
最明显的是手脚不灵活,走路有点想摔跟头的感觉
语言障碍,出现大舌头,吐字不清等状况
眼睛突然消失部分视力,例如只能看到前方,看不到两侧(血栓堵住了部分血管的原因)
突然听力减弱
一侧眼角向下,或者一只眼睛肿,过一天又消失了,这种也要注意。
尤其是三高患者等危险人群,发现前兆一定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送医。
等待期间使其平躺保持患者呼气通畅,头偏一侧,防止痰液等造成窒息。
02
中风的原因
• 过度劳累后吹风,睡觉吹风;工作或者生活环境潮湿阴冷;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中风,往往会留下后遗症,神经痛。
• 导致血管痉挛后,血栓堵住了血管,形成了中风的症状。
• 格林巴利综合征也属于中医中风的范畴 (属免疫性疾病,表现为由远往近延伸亦可由近往远延伸的手脚发麻,呼吸、吞咽困难等)。
03
常见治疗方法
• 针灸配合中药, 有的需要配合西医(格林巴利综合征)。
• 针灸的效果往往来的最快。而且中风后治疗的越迅速,恢复的越快。配合中药事半功倍。
04
中风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吸烟酗酒、超重或肥胖、不合理饮食、不健康生活方式、年龄等。
05
日常预防中风,
应从调理危险因素入手
A
控制血压:
定期测量血压,如患有高血压,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降压药物,并注意低盐饮食。
B
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包括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治疗。
C
控制血脂:
定期检查血脂,如有异常,通过饮食、运动或药物来调节血脂水平。
D
管理心脏疾病:
如有心房颤动、冠心病等心脏疾病,应积极治疗,遵循医生的建议服用药物或进行手术治疗。
E
健康饮食:
• 均衡膳食: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物、低脂肪蛋白质(如鱼、禽、豆类)等。
• 控制盐分摄入:减少高盐食物,如咸菜、腌制品等。
• 限制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少吃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
F
控制体重:
保持适当的体重,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来控制体重指数(BMI)在正常范围内。
G
规律运动:
• 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 也可结合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
H
戒烟限酒:
• 吸烟是中风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坚决戒烟。
• 限制饮酒量,避免酗酒。
I
减轻压力:
• 学会放松,通过冥想、瑜伽、旅游等方式缓解精神压力。
tips:
生活中应用中医药预防脑卒中,应结合自身体质,选取适合的预防方案,而不应盲目的活血化瘀,或者不进行全面的调理,只针对一方面来以偏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