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会·预 |私人生活的变革

文摘   2023-05-16 15:10   云南  

场次讯息概览

中国研究·乡村专题 第二期·场次讯息

 书目:《私人生活的变革》


领读人:姚传旺(云南民族大学 社会学院2021级社会学硕士)

与谈人:霍启龙 (云南民族大学 社会学院2020级社会学硕士)

              陈栋良(西南政法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021级政治学硕士)

             徐悦鑫(北京工业大学   文法学部2021级社会学硕士)

主持人:庄茗祯(云南民族大学 社会学院2022级人类学硕士)

主办:云南民族大学社会学院研究生会

时间:2023年5月19日(周五)19:00

参会方式:腾-877 911 4952(称呼+单位 入会);云南民族大学 雨花校区博文院326


书目

《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

阎云翔 著,龚小夏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年


引言·姚传旺

《私人生活的变革》是著名人类学家阎云翔的一部知名著作。该书关注到新中国成立后一个东北村庄——下岬村里私人生活发生的种种变迁。作者具体描述了下岬村中,择偶变化、性爱与情感、家庭与夫妻关系、私人空间、村庄孝道与计划生育等具体且普遍的农村现象及其变化过程。该书聚焦的问题是中国农村中的个人及其情感生活发生的变化及其背后逻辑,作者通过翔实且生动的经验资料展现“集体化时期”与“非集体化时期”村庄下私人生活的状况与改变,认为国家力量是推动私人生活转型的根本原因。尽管本书在对村庄结构的判断、论证与推理的有效性、理论与经验的结合性等有所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本书的重要价值是弥补了当时学界对中国农民的私人生活与个体化研究的相对不足。


书目简介

本书荣获2005度“美国亚洲学会列文图书奖”。作者2000年出版的另一本专著《礼物的流动》在学界获得很好的反响。本书可以说是上一本书,田野调查的延续。同样是以东北的下岬村为调查对象,分别从纵观下岬村这一本土道德世界的变化、农村青年择偶过程的变化、这一转变过程的各种细节、家庭财产分割过程中三种相互关联的习俗沿革以及在彩礼上体现出来的巨大变化等,讨论了作为独立个体的个人的出现与发展和国家在私人生活的转型以及个人主体性的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结论是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农民的私人生活经历了双重的转型,这一转型的核心在于个人作为独立主体的兴起。


本书探究的是一个之前几乎无人触及的题目——中国乡村的私人情感和家庭生活。阎云翔70年代曾在一个东北农村当了七年农民,1989年他重回那里进行了将近十年的人类学田野调查,研究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村村民的私人生活和道德世界。他的研究视野从公共领域如社会关系、家庭财产和老人的赡养,一直延伸到私人情感、性、节育和性别的选择。这个课题是极有意义的。


——豆瓣读书


目录

前言

导论  中国家庭模式与私人生活的研究

一、“合作社模式”与缺席的个人

二、研究私人生活的新模式

三、本书的结构安排

第一章  下岬村的经济体制、公众生活与社会关系

一、村干部以及国家角色的变迁

二、公共生活的起落

三、亲缘结构与社会关系

第二章 择偶:独立与浪漫的年轻一代

一、关于择偶的本土定义

二、1946—1962年:年轻一代的独立自主趋向

三、1963—1983年:集体化体制下的浪漫爱情

四、1984年至今:改革开放以后的新发展

五、介绍型婚姻中的爱情

六、从自主到浪漫

第三章  性爱、情感及其语言艺术

一、订婚后的恋爱与婚前性关系

二、爱情的语言和姿态

三、择偶理想的变化

四、爱情的表达问题

五、择偶中的浪漫革命

第四章  两性互动以及夫妻关系重要性的增长

 一、家庭结构的变化

二、夫妻间的亲密关系与爱情

三、家庭劳动分工与家庭决策

四、家庭内部性别角色的重新定位

五、大家庭的民主化

六、家庭关系的结构性变化

第五章  私人空间与隐私权

一、老宅子的空间安排

二、80年代以来的装修热

三、内外之别与家庭隐私权

四、个体成员的私人空间

五、空间格局与人际关系

六、下岬村个案与隐私权观念

第六章  家庭财产与个人财产权利

一、提前分家与“从父居”的消亡

二、系列分家方式的影响

三、彩礼与遗产预支

四、彩礼支配的变化

五、新娘在彩礼交换中的角色

六、从礼物到预支的遗产

七、个人权利的上升与父权的衰落

第七章  老人赡养与孝道的衰落

一、老人的生活状况

二、虐待老人与代际冲突

三、关于代际互惠的争论

四、父母防老的措施

五、孝道的衰落

六、无效的法律与自相矛盾的意识形态

七、沉默的公众舆论

八、信仰世界的崩塌

九、经济剥夺与无情的市场逻辑

第八章 人口政策与新型生育文化

一、计划生育20年

二、个人选择与生育模式

三、新型生育观的出现

四、性别因素:妻子地位上升的影响

五、社区因素:村风的作用

六、从人口控制到计划生育

结论  国家、家庭与个人

一、家庭的私人化

二、自主性、情感、欲望与无公德的个人

三、情感、欲望、消费要求

四、社会主义国家与私人生活转型的悖论

五、关于国家作用的争论

六、个人的崛起与国家的关系

参考文献

作者

阎云翔(Yunxiang Yan,1954—)


作者简历

接受教育

北大中文系学士、硕士;1933年获美国哈佛大学社会人类学博士(曾师从张光直,张光直曾任哈佛大学人类学系教授)

职业生涯

在香港中文大学(1993—94年)和约翰霍普斯金斯大学(1994—96年)教授人类学。现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系该校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文化人类学教授,2007年受聘于该校社会学系紫江讲座教授。

关注领域

经济人类学、社会变迁与发展、家庭与亲属关系、交换理论、农民研究与文化全球化。


Economic anthropology, social change and development, family and kinship, exchange theory, peasant study, and cultural globalization.

作品

专著:


2009  《中国社会的个体化》 The Individualization of Chinese Society. Oxford: Berg. (Chinese translation published in 2011 by Yiwen Publishers, Shanghai).(官网写2011,实际好像为2012)


2003   《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Private Life under Socialism: Love, Intimacy, and Family Change in a Chinese Village, 1949-1999.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Chinese translation published in 2006 by Shanghai Shudian Chubanshe.)(中文版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年)


1996 《礼物的流动》The Flow of Gifts: Reciprocity and Social Networks in a Chinese Villag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中文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2017年)


2011   Deep China: The Moral Life of the Person, What anthropology and psychiatry tell us about China today. Team-authored by Arthur Kleinman, Yunxiang Yan, Jing Jun, Sing Lee, Everett Zhang, Pan Tianshu, Wu Fei, and Guo Jinhu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深度中国:个人的道德生活,人类学和精神病学对当今中国的启示》。由凯博文、阎云翔、景军、李诚、张岳虹、潘天舒、吴飞和郭金华共同撰写。伯克利:加州大学出版社。)


精选论文:


2018 "The Ethics and Politics of Patient-Physician Mistrust in Contemporary China." Developing World Bioethics 18(1): 7-15. 2018年《当代中国患者与医生之间的不信任的伦理和政治》。《发展中国家生物伦理学》第18卷第1期:7-15页。


2017a "Doing Personhood in Chinese Culture: The Desiring Individual, Moralist Self, and Relational Person." The Cambridge Journal of Anthropology, 35(2): 1-17.2017a年《在中国文化中体验人性:欲望个体、道德自我和关系人》。《剑桥人类学杂志》第35卷第2期:1-17页。


2017b. "The Disenchantment of the Gift." In Andrew Sanchez et al. "'The Indian Gift': A Critical Debate." History and Anthropology 28 (5): 576-580.2017b年《礼物的祛魅》。收录于Andrew Sanchez等人的《“印度的礼物”:一场批判性辩论》。《历史与人类学》第28卷第5期:576-580页。


2016a "Civility, Taiwanese Civility, and the Taiwanese Civility Reconstructed by Mainland Chinese." In Steve Tsang (ed.) Taiwan's Impact on China, pp. .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2016a年《彬彬有礼,台湾的彬彬有礼,以及大陆对台湾彬彬有礼的重建》。收录于Steve Tsang(编)的《台湾对中国的影响》,页码未知。伦敦:Palgrave Macmillan出版社。


2016b "Intergenerational Intimacy and Descending Familism in Rural North China."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118(2): 244-257.2016b年《中国农村北方的代际亲密和下降的家族主义》。《美国人类学家》第118卷第2期:244-257页。


2016c "Between Morals and Markets: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Moral and Social Landscapes in China," In Robertson-von Trotha, Caroline Y. (ed.): Die Zwischengesellschaft. Aufbrüche zwischen Tradition und Moderne? (=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on Culture and Society, Vol. 10), pp. 131-145. Baden-Baden, Germany: Nomos.2016c年《道德与市场之间:中国道德和社会景观的多样化》。收录于Robertson-von Trotha, Caroline Y.(编)的《中间社会: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突破?(=文化与社会跨学科研究,第10卷)》,页码131-145。德国巴登-巴登:Nomos出版社。


2016d "Old and New Moralities in Changing China." Anthropology of This Century, Issue 15, pp. 1-7.2016年《变革中国中的新旧道德观》。《本世纪人类学》第15期:1-7页。


2015a "Moral Hierarchy and Social Egoism in a Networked Society: The Chaxugeju Thesis Revisited." Korean Journal of Sociology, 49(3): 39-58.2015a年《网络社会中的道德等级和社会利己主义:重新审视《茶馆革局》论文》。《韩国社会学杂志》第49卷第3期:39-58页。


2015b "From Food Poisoning to Poisonous Food: The Spectrum of Food-Safety Problems in Contemporary China." In Kwang Ok Kim (ed.) Re-Orienting Cuisine: East Asian Foodway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pp. 263-286. New York/Oxford: Berghahn Books.2015b年《从食物中毒到有毒食品:当代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范围》。收录于Kwang Ok Kim(编)的《重新定位烹饪:21世纪的东亚饮食方式》,页码263-286。纽约/牛津:Berghahn Books出版社。


2015c "Parents-driven Divorce and Individualization among Urban Chinese Youth."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Issues 213/214, pp. 317-330.2015c年《父母主导的离婚与中国城市青年的个体化》。《国际社会科学杂志》,213/214期:317-330页。


2014a "Hershatter's Analysis of Virtu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lf." The PRC History Review 1(1): 20-21.2014a年《Hershatter对美德和自我建构的分析》。《中国大陆史研究评论》1卷1期:20-21页。


2014b "Small Field-site and Big Issues: Exploring the World through Ethnography." World Ethnology (in Chinese), no. 1, pp. 55-58 (2014).2014b年《小的田野研究地点和大的问题:透过民族志探索世界》。《世界民族学》(中文版),第1期:55-58页(2014年)。


2014c "The Moral Implications of Immorality: The Chinese Case for a New Anthropology of Morality," Journal of Religious Ethics, 42(3): 460-493.2014c年《不道德行为的道德含义:关于中国的新道德人类学的案例》,《宗教伦理学杂志》42卷3期:460-493页。


2011 "The Individualization of the Family in Rural China." boundary 2 38.1: 203-209.2011年《中国农村家庭的个体化》。《boundary 2》38.1:203-209页。

2010 "The Chinese Path to Individualization."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61.3: 489-512.2010年《中国的个体化路径》。《英国社会学杂志》61.3:489-512页。

2009 "The Good Samaritan's New Trouble: A Study of the Changing Moral Landscape in Contemporary China." Social Anthropology 17.1: 9-24.2009年《好撒马利亚人的新麻烦:对当代中国道德景观变迁的研究》。《社会人类学》17.1:9-24页。

2008 "Introduction: Understanding the Chinese Individual." European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7.1: 1-9.2008年《导言:理解中国个体》。《欧洲亚洲研究杂志》7.1:1-9页。

2007 "Managing Cultural Conflicts: State Power and Alternative Globalization in China." In Helmut Anheier and Y. R. Isar (eds.), Conflicts and Tensions. Los Angeles: Sage Publications.2007年《管理文化冲突:中国的国家权力与另类全球化》。收录于Helmut Anheier和Y. R. Isar(编)的《冲突与紧张》。洛杉矶:Sage出版社。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官网


更多信息与材料

添加联系人微信“F_dreams”加入书会微信总群,信息实时更新;(1群已满,现为2群)


更多学术内容,敬请关注

编辑 | 牧华

人类学之云
云,混融,是一个通过各种触媒与可能性,体知人类世界的地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