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敏璇,本科学历,从教以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每一个学生,以研促教,热爱读书,提升自我。工作期间,曾获得均安镇互动型微课设计二等奖;均安镇小学数学命题设计二等奖;均安镇数学创新作业设计特等奖;顺德区中小学线上教育课程优秀课例;顺德区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三等奖;1篇教学论文获顺德区教学论文一等奖;“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教育技术论文活动广东省三等奖等多篇论文发表、获奖。
教育理念: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
阅读书目推荐:
【简介】这是一本结合新课程理念和教改的要求,从来自一线老师的问题中梳理出了重要的问题、难点的问题、关注度高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从教学内容、学生、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分类,给予解答,知道教师既研究教材和教法,也研究教育思想,既研究教师的教,也研究学生的学,使广大教师在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基础上高效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
读《吴正宪答小学数学教学50问》所感
佛山市均安镇新华小学 汤敏璇
在这次暑假中,我利用闲暇时间读完了一本名字为《吴正宪答小学数学教学50问》的专业书籍,具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的是如何把握教材,第二部分写的是如何了解学生,第三部分写的是如何选择教学方式。我从书中得到了很多启发,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一部分,让我明白教学设计中不一定非得按部就班的死搬教材或延用旧经验,要舍得结合课堂实际,打破惯有思维,创新教法。书中的第一部分的部分案例,触发了我的思考:比如:对于刚刚入学不久的孩子就要学习认数了,可老师却常常听到家长非常自豪地夸自己的孩子:“我家小红特会数数,都能数到100多了……”的确,很多孩子在学前阶段就已经会数数、认数、写数了,我们在数学课上还教什么呢?吴老师以倪芳老师执教的《11~20各数的认识》为例,向我们呈现了数的认识的价值及教学中该教什么。倪芳老师依据对学生的调研,进行了详略处理,把重点放在了十进制的建立以及位值的初步渗透上。为了让学生认识“10个一是1个十”,倪芳老师在每位同学的桌子上放了一些小棒(有12根),让学生想办法如何很快就看出自己手中的小棒是多少,学生动手操作中出现了不同的摆法,老师组织学生一一辨析。有的一根一根地摆,有的两根两根地摆,有的五根五根地摆,再加上一个2根,还有的10根10根地摆,2根摆在一起。让学生感受按群计数,力图使学生体会群数的过程及重要性。紧接着巧妙地追问学生:谁摆的能让我们很快就看出这是12呀?这样的提问不仅让学生对比不同摆法,培养观察能力,同时感受“打捆整理”更简便,进一步体会以十为单位计数的合理性,自然而然地帮助学生理解“10个一是1个十”,体会以十为单位计数的优越性,向学生渗透十进位值制思想,在渗透中要关注数位、计数单位、进率等重要概念的建立,使学生逐渐领悟十进位值制。这一案例让我重新刷新了对于数的认识的教法,要舍得多放手让学生探索,适时引导,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思想。比如:教学7~9的乘法口诀时,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已经会背口诀了,还用遵循前面的乘法口诀编写进行教学吗?可否先呈现出口诀,再去理解每一句口诀的意义呢?吴老师介绍了一位教师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敢于打破教材的局限。这位老师在学习7的乘法口诀前对学生进行了调研,发现在1~6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基础上,很多学生会背7的乘法口诀。因此,为了尊重学生的这种起点和需求,这位老师在课前先让学生试背7的乘法口诀,同时在黑板上按顺序贴出7的口诀,紧接着提出问题:7的乘法口诀有几句?你们知道这些口诀表示什么意思吗?请你画一画或摆一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达。此时,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如画图形、线段等方式表示对7的乘法口诀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兴趣。这一案例让我意识到,在日后教学口诀过程中,学会引导孩子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和思考问题,而不是停留在死记口诀的表层记忆上,不断提高孩子的思维水平,也不会显得口诀教学课堂单调枯燥。比如: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英国数学教育家安吉莱瑞说过:“孩子们具有‘数感’的典型特征是他们能对所遇到的数字模式和计算过程做出归纳,并能把新知识和已有知识相联系。”吴老师提到,首先,可引入学生常见的现实情境,丰富学生的“数感”。例如:购物、分蛋糕、量身高等,借用各种具体的“量”帮助学生体会抽象的“数”,建立起相关数的模型。其次,可借用“数数”活动,使隐藏的“数感”外显出来。例如:在认识100以内的数时,请学生结合具体实物逐一点数;在大数的认识中,请学生在数轴上一万一万地数,或者一千万一千万地数等;在学习分数意义时,请学生仿照数自然数的方法数分数;通过数的过程,不仅能数出大小和多少,还能数出计数单位及其个数、数出数和数之间的关系。再次,对比“运算”中的关系,深化学生的数感。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除法算式中的关系》一课,教材主要呈现的是除数与余数之间的关系,但受余数小于除数的影响,学生总是会产生余数也比商小的误解。面对这个问题,一位教师向学生提出:小猴妈妈把14个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子,余下的猴妈妈自己吃,小猴分几个,妈妈分几个?学生很快就做对了。接着教师追问:是不是不论猴妈妈摘得多少桃子,猴妈妈分得的桃子总是比小猴子少呢?学生楞了一下,但大部分学生仍然觉得,余下的才给妈妈,不管摘多少,妈妈分得的一定少。只有少数学生含糊着。这时,教师请学生试着举出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通过列出“25÷4=6(个)……1(个)”,认为猴子妈妈分得的更少了;有的学生则列出“16÷4=4(个)”,认为没有余数,猴妈妈一个也没分到。这两个学生通过举例,仍然肯定自己想法,认为不管摘多少,妈妈分得的一定少。此时,老师仍然让学生们继续找“不同”的例子。有一名女生突然举了“15÷4=3(个)……3(个)”,其他学生立刻有所感悟,猴妈妈和小猴分得的同样多。老师追问:那有没有可能猴妈妈分到的多呢?又有一名学生在“5÷4”的基础上举出“7÷4=1(个)……3(个)”,这样猴妈妈分到的就多了。最终得到如下结论:只有当余数和除数比时,余数比除数小是一定的;其他的可就不一定了。通过不断举例,让学生从一开始“凭感觉”下结论到质疑、思考、实证再思考,不仅强化了余数要比除数小,同时也更为全面地感悟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深入理解运算的意义。这一案例也让我明白在教学中有时“错误也是一种美”,正如吴老师常说:“孩子们错着错着就对了,课堂上聊着聊着就会了。”另外,培养学生养成谨慎的数学思维习惯,不随意打断孩子的想法,走进孩子的心里,善于激发每一位孩子积极发言,鼓励大胆发言,求异思维,勇于创新。在教学实践中,要读懂读透“新课标”,在“新课标”要求的基础上审视教材,把握教材,有效教学。另外,要想做一个好老师,不单单是知识上的给予,更要付出更多的热情。在书中,每读一个案例,“爱、勤、创”三个字深入浅出地呈现在教学中,让我学习到只有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三者有机结合,才能创造出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