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今天我们关注华尔街,选自上期《经济学人》梧桐树专栏文章(2025年1月25日发布)。文章分析了华尔街如何在川普的反全球化政治风潮中,通过宽松的监管和文化焦点转移,成功避开了民粹主义攻击,保持了金融行业的主导地位。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篇官网文章解析。今天的推文将涵盖四大内容:原文导读、写作技巧剖析、好词佳句鉴赏以及图表分析。希望借此,在深入了解国内外热门话题的同时,收获英语写作技巧。
日更不易,也请大家帮个忙,点赞、点“在看”、分享,谢谢支持!
原文导读
Finance & economics | Buttonwood
How American bankers dodged the MAGA carnage
The masters of the universe have escaped an anti-globalist revolt
在川普的时代,华尔街似乎成为了金融世界中的“免疫区”。尽管美国的政治格局在近年来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民粹主义和反全球化情绪席卷而来,华尔街的金融精英们却似乎并未受到严重的冲击。
相反,随着川普政府推行的宽松金融监管政策,银行业不仅在政治上逃避了风头,还在经济中找到了更有利的位置。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科技行业,尤其是硅谷的大企业,却成为了民粹主义力量的主要攻击目标。这一变化,不仅是金融与科技行业地位的变化,更是美国政治和经济文化的一次深刻转型。
川普政府上任之初,华尔街在他的就职典礼上并未获得显赫的位置,这一荣誉落到了科技行业的领导者们身上。对此,华尔街似乎并不感到屈辱或失落,反而在等待着一场属于自己的机遇。
与硅谷的企业家们前往华盛顿“避祸”不同,华尔街的金融巨头们则保持了距离,他们相信自己并不需要在川普政府的强烈反全球化潮流中担心生存问题。原因很简单,川普的政策明显倾向于支持金融行业,尤其是在对股票市场的高度关注下,投资者对监管松绑充满期待。
更重要的是,川普执政期间,美国金融监管的主导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曾与银行业多次发生冲突的迈克尔·巴尔(Michael Barr)宣布放弃对金融监管的责任,这标志着美联储金融监管政策将更加宽松,从而为银行提供了更为宽裕的发展空间。
尽管川普政府中的一些声音(如副总统J.D. Vance的言论)主张共和党应摆脱华尔街的影响,去迎合普通民众的需求,但这种呼声并没有像预期那样对华尔街产生实质性的威胁。Vance明确表示,金融化已经造成了美国经济利益与普通民众的脱节,且他认为金融行业的权力过于集中,这一观点确实为民粹主义者提供了某种理据。
然而,华尔街的精英们似乎并未感受到来自政治压力的威胁,反而依靠着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广泛的政治网络,稳稳占据了自己的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华尔街的稳固不仅仅来自于金融监管的松动,还得益于美国政治焦点的变化。近年来,文化问题逐渐成为美国政治讨论的中心,尤其是在川普执政后,诸如言论自由、个人权利等问题成了公众舆论的焦点。
这种转变使得科技行业成为了新一轮民粹主义攻击的目标,而金融行业则变得相对低调。正如川普在就职演讲中所提到的,恢复“优胜劣汰”和“自由表达”成为其政治纲领的一部分,而大银行和金融机构并未直接卷入这一争论。
相比之下,硅谷的大公司,如谷歌、脸书等,则由于在言论管控和文化议题上的突出作用,成为了民粹主义和反全球化力量攻击的重点。
然而,华尔街的政治“免疫力”不仅仅依赖于表面上的文化焦点转移,还与金融行业在危机后的“隐身”策略密切相关。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许多高风险的金融活动已不再集中在传统银行中,而是转移到私人市场、对冲基金等更为复杂的金融结构中。这些领域的高度不透明和专业化,反而为银行家们提供了政治上的保护伞。由于这些新兴金融机构相较于传统银行更为隐秘,民粹主义者更难直接将其作为攻击的目标。与此同时,科技公司则未能享有类似的“隐身”特权,它们的规模和影响力使得它们成为了公众愤怒的焦点。
相较之下,欧洲的金融行业依然面临较大的政治压力。在意大利等国,政府时常威胁对银行征收新税,银行成为了民粹主义力量的常年攻击对象。而在整个欧盟,银行合并和政府对金融机构的干预仍然是经常性的政治议题。与美国的情况不同,欧洲的金融行业依然是民粹主义者的“拳头对象”,这一点从欧洲各国不断出台的金融监管新规可以看出。
尽管美国的金融行业在政治斗争中的中心地位可能已经下降,但其风险文化却已经渗透到整个社会。从零售投资产品的兴起,到合法化的体育博彩,再到加密货币的风靡,华尔街的风险理念已经成为美国经济文化的一部分。这一切都与川普本人的行为不无关系。川普推出的表情包币,尽管引发了广泛争议,但也反映了美国社会对风险投资、对冒险行为的普遍接受和兴趣。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华尔街的银行家们似乎找到了自己的“避风港”,而他们所代表的金融文化,也日益成为美国经济的一部分。
总之,华尔街虽然在川普政府的时代看似低调,但实际上,它依然是美国经济中最为强大的力量之一。无论是通过宽松的金融监管,还是通过社会文化的变迁,华尔街始终以其强大的经济基础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巧妙地避开了政治风暴的中心。美国的金融行业,也因此在“川普时代”展现出了独特的韧性与适应性。
写作技巧分析
这篇文章的结构紧凑,层次分明,通过多角度的分析探讨了华尔街如何在川普时代避免了民粹主义的冲击,并保持其主导地位。
首先,文章以川普就职典礼上,华尔街缺乏代表的细节作为引入,指出华尔街与川普政府之间的距离。作者通过对比硅谷和华尔街的态度,提到“硅谷为了避免报复,纷纷东进,而华尔街则因为预期不会受到冲击而选择缺席”(“Whereas Silicon Valley travelled east to avoid retribution, Wall Street stayed away because it expects none.”)这一细节,为接下来的分析奠定了基础。这里的叙述巧妙地将政治事件与华尔街的局势联系起来,展示了银行家们的底气和信心。
接着,文章深入探讨了金融行业如何在川普的“让美国伟大”政策下获益,特别是川普的金融放松监管政策(“The expectation of broad financial deregulation, provided by a president obsessed with the stockmarket, has made investors giddy.”)以及美联储监管者Michael Barr的更替所标志着一个更加宽松的监管环境的到来(“News that Michael Barr, who has sparred with banks over capital requirements, will relinquish responsibility for financial regulation at the Federal Reserve marks the start of a more amiable period of supervision.”)。这一部分为文章奠定了华尔街在政治变化中如何迎来有利环境的核心论点。
随后,作者讨论了即使共和党副总统J.D. Vance宣布“共和党不再迎合华尔街”,华尔街的精英们依然感到“无坚不摧”(“Yet bankers have never felt so bulletproof.”)。文章通过这一反讽式的描述,强调了银行家的政治免疫力并阐述了他们如何凭借强劲的经济环境和时局的推移保持稳固地位。
之后,文章转向美国与欧洲的对比,指出在欧洲,银行家仍然是民粹主义者攻击的主要对象,而在美国,科技公司才是川普及其支持者主要的目标(“This change puts big tech, rather than big banks, most squarely in the stocks.”)。这一部分揭示了文化因素和金融产业结构的变化,尤其是金融行业的风险文化已经深深根植于美国社会。
在接下来的段落,作者强调了华尔街由于其“去中心化的风险分布”(“its risk-taking has become more dispersed”),使得它成为了一个更难攻击的目标,而不像科技公司那样容易受到政治压力的影响。这一部分通过对比金融危机后的监管变化,进一步强化了华尔街如何通过隐秘性规避了政治冲击的论点。
最后,文章总结了美国和欧洲的金融行业差异,强调美国的风险文化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而这种文化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华尔街的范畴(“Increasingly complex products for retail investors, legalised sports betting and cryptocurrency’s boom reflect the appetites of Main Street.”)。作者通过川普推出表情币的事件(“Mr Trump’s decision to launch his own meme coin, days before taking office, was an extraordinary act of personal greed.”)作为结束,反问读者如果给了机会,普通美国人是否也会做出相似的行为,从而反思了美国金融文化的广泛影响。
总体来说,文章通过逻辑清晰的层层递进,从具体的政治事件到文化变革,再到金融行业的结构性变化,为读者呈现了华尔街如何在川普的反全球化风潮中“幸免于难”。
日积月累(好词佳句)
原文中有很多值得学习和背诵的句式。例如:
Absence of catastrophe is not the only reason Wall Street is enjoying political irrelevance.
译:华尔街享有政治无关的重要原因并不仅仅是没有灾难发生。
这句话结构简洁,却十分有力,包含了一个深刻的反转与反思。首先,作者通过“Absence of catastrophe”(没有灾难发生)这一表述,引出了一个表面上看似合理的解释——华尔街的免疫力或许仅仅是因为没有灾难的发生。然而,接下来的“not the only reason”(并非唯一原因)则直接打破了这个假设,提示读者需要更深层次的思考。通过这种结构,句子成功地引导了读者思考背后更复杂的原因,并为接下来的讨论(例如金融文化的变化和政治焦点的转移)奠定了基础。这种“反转”式的表述让读者不仅意识到表面现象,更让人思考潜在的、更深层次的原因,非常适合作为写作时深化论点的技巧。
以上,是《经济学人》梧桐专栏文章解读。文章探讨了华尔街如何成功避免了反全球化运动带来的政治冲击,尽管川普政府推动了民粹主义和反全球化情绪,金融精英们凭借宽松的监管政策和社会文化的变化,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经济地位。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获取推文相关文章资料。
日更不易,也请大家帮个忙,点赞、点“在看”、分享,谢谢支持!
关注作者,
更接地气地解读
往期文章精选之“财经版块”
9.18|评美联储即将宣布的降息决定:尽管前景令人振奋,但实际效果可能会让投资者感到失望!
5.1|随着低成本资金的消退,美国股市将变得异常脆弱,投资美股需谨慎!
点击图片查看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