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今天我们再次关注美国洛杉矶的山火,选自《经济学人》最新官网文章(2025年1月13日发表)。文章探讨了洛杉矶野火背后的气候变化、政策失误与城市规划问题,以及灾后重建中面临的挑战和转型机遇。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篇官网文章解析。今天的推文将涵盖四大内容:原文导读、写作技巧剖析、好词佳句鉴赏以及图表分析。希望借此,在深入了解国内外热门话题的同时,收获英语写作技巧。
日更不易,也请大家帮个忙,点赞、点“在看”、分享,谢谢支持!
原文导读
United States | The fires–and next time
How will calamity change Los Angeles?
Short-sighted policies amplified the destruction. Will LA–and California–learn from their mistakes?
2025年年初,洛杉矶县再次陷入野火的肆虐之中。始于1月7日的伊顿大火(Eaton Fire)迅速蔓延,摧毁了超过12,000座建筑物,造成至少24人死亡,许多社区被烧成废墟。
火灾的破坏不仅规模惊人,更深刻揭示了洛杉矶在应对气候变化、城市规划和政策制定上的系统性缺陷。
洛杉矶县长期以来以其干燥的地中海式气候和多山地形而闻名,但气候变化正使这一切变得更加危险。
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频繁上演,过去两年的大气河流带来了异常丰沛的降雨,这些雨水滋养了植被的疯狂生长。但自去年五月以来的持续干旱,又让这些茂盛的植被迅速枯死,成为野火的最佳燃料。
此外,外来入侵植物逐渐取代了耐火性更高的本地灌木丛,进一步恶化了局势。研究表明,通过更积极的植被管理,例如计划性焚烧,可以显著降低火灾强度,但繁琐的环境法规往往导致这些计划被搁置多年,错失良机。
火灾不仅是自然灾害,也是人为失策的产物。加州长期以来依赖公投立法(ballot measure)的治理模式,这种政策工具虽然能直接反映民意,却也让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关键公共服务的资金上捉襟见肘。
1978年的第13号提案限制了房产税的上涨幅度,使地方税收大幅下降。为了填补财政缺口,地方政府转而对新开发项目征收高昂费用,抬高了新房建设成本。
而1988年的第103号提案限制了保险公司提高保费的能力,扭曲了火灾高风险地区的房屋保险市场。许多保险公司因无法承担日益攀升的再保险成本,选择退出加州市场。
去年,州保险部门甚至不得不禁止保险公司在受灾地区取消保单,这虽然短期内缓解了灾民的压力,却进一步削弱了市场对保险行业的吸引力。
洛杉矶的城市发展模式也让野火的威胁雪上加霜。人口密集的社区不断向山麓地带扩张,而这些地区道路狭窄曲折,既阻碍了消防车的通行,也增加了居民撤离的难度。
在阿尔塔迪纳这样的未建制地区,几乎90%的房屋建于1990年之前,当时的建筑标准远远无法抵御现代野火的威胁。
城市的邻避主义(NIMBYism)文化也阻止了密集型住房的发展,致使大量老旧、易燃的木质房屋得不到替换。
这些问题在火灾中暴露无遗,同时也引发了政治上的争议。市长凯伦·巴斯(Karen Bass)在火灾发生期间出访加纳,引发了部分民众的不满,认为她的缺席显示了对危机应对的不够重视。尽管洛杉矶市的防火工作并不完全由她负责,但她的行为仍可能在明年的选举中成为一个重要的政治话题。
火灾的破坏引发了关于洛杉矶未来的深刻思考。加州州长加文·纽森(Gavin Newsom)将重建计划比作“马歇尔计划”(Marshall Plan),表示要通过快速重建和制度改革来展示洛杉矶的复原力。
重建工作不仅是为了恢复生活,更是为了向世界展示洛杉矶在2026年世界杯、2027年超级碗以及2028年奥运会之前的崭新面貌。
然而,真正的问题在于洛杉矶是否能够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一些专家认为,重建不应只是简单的“修复”,而应该是城市设计的全面重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斯蒂芬妮·平塞特尔(Stephanie Pincetl)建议,洛杉矶可以通过建设更高密度的混合用途社区,在改善防火能力的同时缓解住房危机。这种模式不仅有助于减少城市蔓延的风险,还能让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更方便地生活和工作。
然而,历史经验令人担忧。在过去的野火灾区,重建的往往是更大、更昂贵的豪宅,而非更加可持续的社区。
洛杉矶在野火后的复兴之路上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在气候变化的现实中生存,如何打破制度和规划的弊端,如何平衡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这场大火不只是一次自然灾害,更是一面镜子,照出了这座城市的脆弱与潜力。
如果洛杉矶能抓住这次契机实现真正的转型,它不仅能成为一座更安全的城市,还可能为其他面临类似挑战的地区提供宝贵的经验。
然而,如果洛杉矶重蹈覆辙,下一场火灾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写作技巧分析
这篇文章以结构清晰的方式分析了洛杉矶野火的成因、影响及未来可能的应对措施。
文章开头通过一个生动的个人故事引入(“MY HUSBAND saw a glow on the hill,” explains Laurie Bilotta.),描述了伊顿大火对一对夫妇生活的突然冲击,以及火灾迅速蔓延的场景。这一细节丰富的开头吸引了读者,并让人立刻感受到野火的破坏力。紧接着,文章扩展到火灾的整体影响,引用了明确的统计数据(“At least 24 people have died and more than 12,000 buildings have been destroyed.”),以突显灾难的规模。
接下来的部分通过提问转向分析(“How could Los Angeles have prepared better for this calamity? And how will it change America’s second city?”)。文章随后探讨了气候变化在加剧野火风险中的作用,指出极端天气的“whiplash”现象(“California is seeing more weather ‘whiplash’, where fires follow heavy rainfall.”)导致了植被的异常生长和随后的干燥。同时,文章提到外来物种的扩散(“Invasive grasses have replaced fire-resistant chaparral on the foothills.”),进一步说明了人为因素如何使火灾问题复杂化。
在分析自然因素的基础上,文章又转向了政策和城市规划问题。通过引用历史性的政策决定(如“Proposition 13”和“Proposition 103”),文章解释了地方政府税收减少、保险市场扭曲的原因及其后果(“premiums do not reflect the true (and rising) risk of owning inadequately fireproofed homes”)。这一部分进一步说明,政策失误不仅削弱了灾前预防的能力,也限制了灾后的重建和长期风险管理。
文章的后半部分着眼于火灾的长远影响,探讨了政治、人口和经济层面的潜在变化。例如,文章提到市长凯伦·巴斯在火灾期间的海外访问可能带来的政治后果(“Her absence while the city burned may not play well with voters.”)。同时,作者引用调查数据,讨论了居民迁出、住房成本上涨以及洛杉矶人口动态的变化(“A quarter of Angelenos have considered moving to avoid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最后,文章以对未来的展望结尾,分析了洛杉矶在灾后重建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州长纽森提出的“Marshall Plan”成为文章的一个亮点,表明了官员对重建工作的重视。作者进一步引用专家观点,呼吁通过更高密度、混合用途的社区设计来解决防火和住房危机(“Stephanie Pincetl...thinks the city should seize this opportunity to ease its housing shortage by building denser, mixed-use neighbourhoods.”)。然而,文章也通过一个社区居民的观察表达了对重建模式的疑虑(“bigger ones were built in their place”),强调可能存在的“灾后重建—更大破坏”循环。
总体而言,这篇文章以叙事开头,引入数据和政策分析,再以未来展望结束,形成了一种从具体到抽象、从现状到未来的清晰逻辑链条。
日积月累(好词佳句)
原文中有很多值得学习和背诵的句式。例如:
Even as firefighters battle against the flames, locals are asking two questions. How could Los Angeles have prepared better for this calamity? And how will it change America’s second city?
译:即便消防员还在与火焰奋战,当地人已经开始提出两个问题:洛杉矶本可以如何更好地为这场灾难做准备?这场灾难又将如何改变美国的第二大城市?
这句话值得学习的原因在于它在表达层面上结合了叙述与提问,既推动文章的逻辑发展,又激发读者的思考。句首“Even as firefighters battle against the flames”通过对现实场景的描绘,增强了文章的紧迫感和戏剧性,迅速吸引读者注意力。随后通过两个反问句,明确地引出全文的核心议题:一是事前的预防不足,二是灾后的变化与应对。这种句式结构紧凑,逻辑清晰,同时充满引导性。
在写作中,类似的句式可以用于文章的转折或主题引入部分,将具体情境与广泛议题结合起来。例如,可以替换问题的具体内容,灵活应用于环境问题、经济危机等主题。
图表鉴赏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原文中的三张图表。
1
第一张图表展示了近年来加州几场主要野火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以千计)及其燃烧天数。2018年的坎普大火(Camp Fire)对建筑物的破坏最为严重,达到近20,000座,燃烧持续了18天,而当前(2025年)的洛杉矶野火(LA Fires)仍在持续,已造成大约12,000座建筑物损毁,尽管燃烧时间只有6天,说明其破坏力极高。相比之下,2020年的北部综合火灾(North Complex Fire)虽然燃烧了109天,但其损毁的建筑数量较少,表明火灾的规模与破坏力并非总成正比。这些数据突显了当前洛杉矶野火的紧迫性和严重性,并凸显气候变化和城市规划在防火中的关键作用。
2
第二张图表展示了加州各年份中,野火对建筑物累计损毁数量的变化趋势(以千计)。可以看出,2018年坎普大火(Camp Fire)导致的建筑损毁最为严重,累计损毁数量迅速跃升至接近25,000座,成为历史峰值。而2025年的洛杉矶野火仅在1月短短数周内,累计损毁已接近12,000座,增速显著高于其他年份。这与2013至2024年的大多数年份形成鲜明对比,后者的建筑损毁数量变化较为平缓。数据揭示了2025年火灾的破坏力之强,同时反映出近年来火灾规模和频率的上升趋势,与气候变化和城市扩张密切相关。
3
这张地图显示了2025年1月13日凌晨3点,洛杉矶县多个活跃火灾的燃烧区域分布(红色区域)。可以看到,伊顿大火(Eaton Fire)位于帕萨迪纳(Pasadena)附近的东部山区,而帕利塞兹大火(Palisades Fire)则烧毁了太平洋帕利塞兹(Pacific Palisades)和马里布(Malibu)附近大片地区。其他较小的火灾,如赫斯特大火(Hurst Fire)、莉迪亚大火(Lidia Fire)和肯尼斯大火(Kenneth Fire),则分散在洛杉矶县的北部和西部。地图直观地展现了火灾的多点爆发特性,突显出洛杉矶县山地和城市交接地带的高风险性。这种分布不仅加剧了消防资源调配的难度,也凸显了城市开发与自然环境的冲突。
以上,是最新一期《经济学人》关于洛杉矶野火的文章解读。文章分析了气候变化、城市规划和政策失误如何加剧了此次野火的破坏,并探讨了洛杉矶在灾后重建中面临的挑战和可能的方向。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获取推文相关文章资料。
日更不易,也请大家帮个忙,点赞、点“在看”、分享,谢谢支持!
关注作者,
更接地气地解读
往期文章精选之“美国版块”
1.11|评洛杉矶大火:愈加脆弱的城市困境!
12.26|评美国“富三代”藤校生枪杀案动机:他误解了美国的医疗体系!
12.25|剖析2024美国股市长红:究竟有多少泡沫成分?
12.12|社论文章评拜登赦免儿子:合情但不合理,他滥用了这项源自中世纪的“仁慈特权”!
11.30|封面文章:阿根廷总统米莱的改革实验对川普的启示
11.26|评川普提名加巴德为国家情报总监:情报机构将引来改革还是政治清洗?
11.23|封面文章:“首席颠覆官”马斯克将在川普政府中放手一搏!
11.20|建言“榜一大哥”马斯克:如何让“政府效率部”更有效率?
11.19|评拜登允许乌克兰在俄境内使用远程导弹:或将引发一场地缘政治风暴!
11.16|封面文章:“川普经济学”可能刺激美国经济,但将对全球经济带来重大风险!
11.13|评比特币狂热:虚拟货币投资者对川普胜选如此兴奋靠谱吗?
11.12|评川普的用人标准:更注重忠诚度,尤其是那些能够在公共场合维护他声誉的人选!
11.11|评美国大选对俄乌冲突的影响:泽连斯基急于抱大腿,期待川普的“交易式”外交赢得更有利的支持!
11.10|民主党需要清醒认识,败给川普并不是社会问题,而是美国人民认为他们比川普更糟糕!
11.9|熊彼特商业战略专栏:“榜一大哥”马斯克会在川普政府承担什么角色?
11.8|封面文章:欢迎来到川普的世界——他的全面胜利将彻底改变美国的政治和国际秩序!
11.7|评川普大获全胜:“这是我们国家从未见过的政治胜利!”
11.6|预判美国大选的暴力风险:有可能会爆发“内战”吗?
11.5|解析川普支持者:为什么有一半美国选民愿意投票给他?
11.2|封面文章摊牌:把票投给哈里斯,选择更稳妥的未来!
11.1|最大的不确定性要来了——哈里斯胜算显著提升,目前与川普不相上下!
10.30|评川普纽约集会:大选最后一周冲刺,火力全开赢得乡亲们的热烈响应!
10.25|选民提前投票率高涨,川普胜选概率已升至53%,自8月以来首次反超哈里斯!
10.14|评国会控制权之争:今年的大选可能会打破历史常规,出现政权分裂的局面
10.12|封面文章:无论11月美国大选结果如何,美国政治都将呈现出显著的“川普化”趋势!
10.4|评“美国大选”首场副总统电视辩论:候选人展现出了出人意料的温和态度,为美国政治带来了一丝久违的理性与克制!
9.22|哈里斯在电视辩论后的民调反弹已经显现,但仍有两大隐忧!
9.17|关注针对川普的第二起“暗杀未遂事件”
9.13|封面文章:2024美国大选的吃相将会多难看?
9.12|评美国总统选举辩论:哈里斯通过巧妙的言辞与策略,让川普显得力不从心!
9.9|“莱克星顿”专栏文章:哈里斯将在本周二进行的首次电视辩论中拿下川普!
8.24|哈里斯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的压轴演讲:她成功重塑了自己的政治形象!
8.23|封面文章:尽管哈里斯有望击败川普,但是她能治理这个国家吗?
8.22|破天荒批评哈里斯:她提出的经济计划缺乏可行性,可能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
点击图片查看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