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评美国“富三代”藤校生枪杀案动机:他误解了美国的医疗体系!

职场   2024-12-26 06:59   浙江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今天我们关注近期引起美国巨大舆论争议的刺杀案,选自《经济学人》美国版块(2024年12月10日发表)文章探讨了路易吉·曼吉奥刺杀联合健康首席执行官一案背后的复杂动机,揭示美国医疗体系高昂费用与低效运作的深层矛盾。


在网上,路易吉大有“美国罗宾汉”的形象,就是西方文化中那个一个劫富济贫的传奇人物,代表了对社会不公的反抗,以及对普通民众的保护: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篇官网文章解析。今天的推文将涵盖四大内容:原文导读、写作技巧剖析、好词佳句鉴赏以及图表分析。希望借此,在深入了解国内外热门话题的同时,收获英语写作技巧。


日更不易,也请大家帮个忙,点赞、点“在看”、分享,谢谢支持!


01

  原文导读  

United States | Message in a bullet

Luigi Mangione’s manifesto reveals his hatred of insurance companies

The man accused of killing Brian Thompson gets American health care wrong

2024年12月,纽约市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谋杀案。美国最大健康保险公司联合健康(UnitedHealthcare)首席执行官布莱恩·汤普森(Brian Thompson)在曼哈顿街头被枪杀。


这起案件的嫌疑人是26岁的路易吉·曼吉奥(Luigi Mangione),一位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工程学天才。


他的动机并非金钱或权力,而是对美国医疗体系的深刻怨恨。在被捕时,他留下的手写便条直指保险公司“利用美国人牟取暴利”,并声称自己的行为是“无情的揭露”。


曼吉奥的刺杀行为迅速引发了关于美国医疗体系的激烈讨论。他的“宣言”控诉保险公司权力过大,称这些机构不断侵害普通民众的权益以获取巨额利润。


公众对此反应两极化。一些人谴责其暴力手段,认为这是对法律和人性的严重挑战;另一些人则在社交媒体上将他描绘成“反抗不公的英雄”,甚至有人在TikTok上为他创作歌曲。


案件的调查揭示了曼吉奥背后复杂的背景。他出生于巴尔的摩的一个富裕意大利裔家庭,是当地一所私立精英学校的优秀毕业生。他从宾夕法尼亚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毕业后,曾在夏威夷担任数据工程师。


然而,他的身体状况并不理想。据称,他因冲浪受伤导致慢性背痛,并于2023年接受了复杂的脊柱手术。他在Reddit上分享过手术后的X光片,其中显示了几枚植入的钢钉。但手术并未彻底解决他的健康问题,反而让他对美国医疗体系愈发不满


美国的医疗体系确实问题重重。作为全球最昂贵的医疗体系之一,美国的医疗成本与效果长期不成正比。根据调查,18%的美国人在过去一年中被保险公司拒绝赔付,而近40%的人因为保险限制而不得不放弃必要的治疗。然而,保险公司真的像曼吉奥所说,是这个问题的唯一元凶吗?事实并不简单


联合健康的净利润率仅为6%,远低于苹果公司25%的利润率。保险公司并非无底洞,它们的资金来源于投保人缴纳的保费,有时还包括政府的补贴。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往往不得不拒绝某些高昂的治疗费用。这一行为虽然令人不满,却也反映了体系内资源分配的艰难现实。


同时,医院和医疗提供者也在推高成本。医疗费用的定价机制复杂且不透明,医院往往将价格清单视为机密,医生则倾向于开具更多检查和治疗以获取更高收入。


曼吉奥的脊柱手术进一步说明了美国医疗体系的特殊性。这类手术在许多国家已逐渐减少,因为研究显示它并不比简单治疗更有效。然而,在美国,这类手术依然常见,部分原因是患者可以“货比三家”,找到愿意进行手术的医生。这种供求关系背后,既有患者的需求,也有医生和医院的经济动机。


尽管曼吉奥试图通过暴力来引发对医疗问题的关注,他的行为却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美国寿命下降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医疗体系本身


例如,枪支暴力每年夺走约2万人的生命,是导致美国人均寿命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医疗体系的改革难题与社会问题的复杂交织,使得解决方案远比控诉某一方更为艰难


这一案件最终会如何收场尚不得而知,但它暴露了美国社会对医疗体系的不满与绝望。无论人们如何看待曼吉奥的行为,他的宣言都迫使人们重新审视一个令人困惑的事实:在一个如此富裕的国家,为什么医疗依然让人感到无助?


02

  写作技巧分析  

这篇文章的写作结构逻辑清晰,通过案件叙述、背景分析和议题探讨逐层深入,形成一个既讲述故事又提供深度评论的整体框架。文章开头以“Homicide investigations are like bankruptcies: they come along gradually and then all at once”的比喻引出案件,并迅速介绍了路易吉·曼吉奥(Luigi Mangione)刺杀联合健康首席执行官布莱恩·汤普森(Brian Thompson)的核心事件及警方调查的经过。这一部分通过叙述刑侦过程,抓住读者注意力,同时铺垫案件的复杂性。


随后,文章转向对曼吉奥的犯罪证据进行罗列,包括“a fake New Jersey id... a 3D-printed gun, a silencer, and a bundle of cash”等物品的发现,并提及其宣言中对保险公司的强烈批判,揭示嫌疑人的可能动机。通过“Health insurers, he wrote, are ‘too powerful, and they continue to abuse our country for immense profit’”这样的引述,文章不仅展示了曼吉奥的观点,还暗示了这一案件与公众对医疗体系不满之间的联系。


在叙述案件细节后,文章进一步分析曼吉奥的个人背景及经历,试图解释其行为背后的心理和社会因素。这部分通过具体细节描绘了他从一名精英毕业生到失联再到犯罪的转变,例如他在Reddit上分享脊柱手术的X光片,以及他的“chronic back pain... possibly made worse by a surfing injury”。这些内容使案件不再仅仅是暴力事件,而成为一个反映个人与社会矛盾的象征。


接着,文章将焦点从案件本身转移到美国医疗体系的广泛问题。通过“18% of Americans were refused care... 27% had insurers pay out less than expected”等数据,文章展示了公众对保险公司的不满,并探讨了医疗体系中复杂的权责关系。文章指出,保险公司并非唯一的“坏人”,提到“UnitedHealthcare’s net profit margin is about 6%... hospitals treat pricing lists like state secrets”,批判性地审视了医院、医生和保险公司在整个体系中各自的角色。


最后,文章通过讨论美国医疗体系改革的难点和讽刺性矛盾收尾。例如,“while it is true that American health care is expensive and often ineffective, that is not clearly linked to America’s lagging life expectancy”,作者指出尽管美国医疗体系存在问题,但影响国民寿命的核心因素可能更与枪支暴力等社会问题有关。这一结尾从宏观层面总结了医疗改革面临的复杂性,升华了主题。


整体来看,文章以案件为切入点,通过叙述与分析交替进行,将一个暴力案件与社会议题紧密结合,为读者提供了案件背后更广泛的社会视角。


03

  日积月累(好词佳句) 

原文中有很多值得学习和背诵的句式。例如:

Homicide investigations are like bankruptcies: they come along gradually and then all at once.

译:谋杀调查就像破产一样:它们是逐步积累,然后突然爆发。

这句话通过类比巧妙地揭示了案件调查的特性。它用熟悉的经济现象“破产”来比喻谋杀案调查的过程,生动且形象地表达了案件从线索不足到突然突破的转变。这样的句式不仅语言优雅,还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去理解刑侦过程。此外,句子的简洁和比喻的准确性使其容易记忆,也便于在其他语境中套用,比如形容其他类似渐变到突变的现象,如社会运动、科学发现等。


04

  图表鉴赏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原文中的2张图表。

1

这张图表显示了2023年2月至3月,美国受保成年人对健康保险细节的理解困难程度。约40%的受访者表示很难理解保险“覆盖范围”(What is covered),紧随其后的是“福利说明”(Explanation of benefits statements)和“个人成本”(Personal cost),均有超过30%的受访者感到困惑。此外,保险术语(如“免赔额”(deductible)、“共同支付”(copay)和“共保”(co-insurance))以及网络内覆盖的医疗服务提供者也让近1/4的人感到难以理解。总体来看,超过45%的受访者对上述任何一项细节表示有一定或很大的理解困难。这反映了美国医疗保险系统的复杂性和透明度不足,进一步加剧了公众对医疗保险的不满。

2

这张图表揭示了美国相较于OECD国家医疗开支过高的构成原因。其中,行政相关费用占据显著比例,包括“更高的保险行政成本”和“提供方用于行政事务的支出”,两项均为15%。此外,处方药成本和医生收入分别占10%,显示美国药品价格和医疗服务费用显著高于其他国家。护士收入占5%,而医疗设备投资不到5%,反映了高成本并未主要用于基础设施或设备升级。剩下的40%归因于其他未明确列出的因素。整体来看,行政费用和高药品与医疗服务价格是美国医疗成本过高的主要驱动因素,凸显体系效率低下和价格机制问题。






以上,是《经济学人》关于路易吉·曼吉奥刺杀案的文章解读。文章讲述了一位因怨恨保险公司而涉嫌谋杀联合健康首席执行官的年轻工程师,以及他试图通过暴力揭露美国医疗体系问题的复杂动机。文章同时指出,尽管美国医疗费用高昂且效率低下,但这一困境背后却有着系统性和社会性的深层原因,绝非保险公司一方的责任。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获取推文相关文章资料。


日更不易,也请大家帮个忙,点赞、点“在看”、分享,谢谢支持!


关注作者,

更接地气地解读



往期文章精选之“美国版块”

 

12.25|剖析2024美国股市长红:究竟有多少泡沫成分?

12.12|社论文章评拜登赦免儿子:合情但不合理,他滥用了这项源自中世纪的“仁慈特权”!

11.30|封面文章:阿根廷总统米莱的改革实验对川普的启示

11.26|评川普提名加巴德为国家情报总监:情报机构将引来改革还是政治清洗?

11.23|封面文章:“首席颠覆官”马斯克将在川普政府中放手一搏!

11.20|建言“榜一大哥”马斯克:如何让“政府效率部”更有效率?

11.19|评拜登允许乌克兰在俄境内使用远程导弹:或将引发一场地缘政治风暴!

11.16|封面文章:“川普经济学”可能刺激美国经济,但将对全球经济带来重大风险!

11.13|评比特币狂热:虚拟货币投资者对川普胜选如此兴奋靠谱吗?

11.12|评川普的用人标准:更注重忠诚度,尤其是那些能够在公共场合维护他声誉的人选!

11.11|评美国大选对俄乌冲突的影响:泽连斯基急于抱大腿,期待川普的“交易式”外交赢得更有利的支持!

11.10|民主党需要清醒认识,败给川普并不是社会问题,而是美国人民认为他们比川普更糟糕!

11.9|熊彼特商业战略专栏:“榜一大哥”马斯克会在川普政府承担什么角色?

11.8|封面文章:欢迎来到川普的世界——他的全面胜利将彻底改变美国的政治和国际秩序!

11.7|评川普大获全胜:“这是我们国家从未见过的政治胜利!”

11.6|预判美国大选的暴力风险:有可能会爆发“内战”吗?

11.5|解析川普支持者:为什么有一半美国选民愿意投票给他?

11.2|封面文章摊牌:把票投给哈里斯,选择更稳妥的未来!

11.1|最大的不确定性要来了——哈里斯胜算显著提升,目前与川普不相上下!

10.30|评川普纽约集会:大选最后一周冲刺,火力全开赢得乡亲们的热烈响应!

10.25|选民提前投票率高涨,川普胜选概率已升至53%,自8月以来首次反超哈里斯!

10.14|评国会控制权之争:今年的大选可能会打破历史常规,出现政权分裂的局面

10.12|封面文章:无论11月美国大选结果如何,美国政治都将呈现出显著的“川普化”趋势!

10.4|评“美国大选”首场副总统电视辩论:候选人展现出了出人意料的温和态度,为美国政治带来了一丝久违的理性与克制!

9.22|哈里斯在电视辩论后的民调反弹已经显现,但仍有两大隐忧!

9.17|关注针对川普的第二起“暗杀未遂事件”

9.13|封面文章:2024美国大选的吃相将会多难看?

9.12|评美国总统选举辩论:哈里斯通过巧妙的言辞与策略,让川普显得力不从心!

9.9|“莱克星顿”专栏文章:哈里斯将在本周二进行的首次电视辩论中拿下川普!

8.24|哈里斯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的压轴演讲:她成功重塑了自己的政治形象!

8.23|封面文章:尽管哈里斯有望击败川普,但是她能治理这个国家吗?

8.22|破天荒批评哈里斯:她提出的经济计划缺乏可行性,可能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

点击图片查看推文



在外企学神马
每天10分钟,带你解读最热门的《经济学人》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