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今天我们关注已届退休生活的婴儿潮一代,选自最新一期《经济学人》文化版块(2025年1月4日出刊)。文章探讨了婴儿潮一代在退休后延续年轻时的放纵习惯,对公共健康、社会服务和社会秩序造成多方面挑战。
说实话,《经济学人》文章就不怕得罪人吗?它直指婴儿潮一代——曾经的“黄金一代”,如今却成了社会“新问题”,他们在退休后延续年轻时的放纵习惯,从酗酒、吸毒到不安全性行为,甚至还在犯罪率和政治骚乱中“添乱”。
文章揭示了这些行为不仅加剧了公共健康与社会服务的压力,也让人重新思考代际文化与价值观的影响。
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老”,难道真有点道理?这一代人年轻时的自由与叛逆不仅塑造了他们的生活态度,也在他们的晚年显现出长期影响,印证了早期性格与行为对人生轨迹的深远作用。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篇官网文章解析。今天的推文将涵盖四大内容:原文导读、写作技巧剖析、好词佳句鉴赏以及图表解析。希望借此,在深入了解国内外热门话题的同时,收获英语写作技巧。
日更不易,也请大家帮个忙,点赞、点“在看”、分享,谢谢支持!
原文导读
International | Ageing disgracefully
Why people over the age of 55 are the new problem generation
Baby-boomers are keeping their bad habits into retirement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退休生活应是安静祥和的:坐在安乐椅上,看着日间电视节目,或是在温馨的家庭中享受晚年。
然而,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Latitude Margaritaville这样的退休社区里,这种传统观念被彻底颠覆。这里的居民不仅热衷于托加派对,还喜欢在车道上举办鸡尾酒会——让人感觉更像是重返大学生活,而非步入晚年。
这一现象揭示了婴儿潮一代(1946年至1964年出生的一代人)在老年时期的显著特质:他们并未因年老而改变年轻时的习惯,反而在退休后将饮酒、吸毒和自由性生活进行到底。
这种“放纵老年”与当下年轻一代的保守形成鲜明对比。在许多富裕国家,年轻人的饮酒率正在下降,吸毒行为减少,性生活也趋于谨慎。
然而,婴儿潮一代的行为却在延续甚至升级,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近年来,55岁以上人群的药物滥用和酒精依赖率显著上升。在美国,55岁以上的饮酒率从2003年的49%上升至2023年的59%;在澳大利亚,老年人群的高风险饮酒行为甚至超过了其他年龄段。
同时,药物滥用的趋势也在蔓延。随着大麻在美国的合法化,曾在年轻时热衷于“反文化运动”的婴儿潮一代,如今再度拥抱这种曾经的“叛逆植物”。而在西班牙,55至64岁人群的可卡因使用率在过去15年里增长了8倍,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警示信号。
性行为的变化也反映了这一代人的态度。退休社区和约会软件的兴起,使得老年人的性生活日益活跃。在荷兰,75岁以上的性活跃人群比例从2014年的16%跃升至27%。与此同时,性传播疾病的发病率在老年人群中迅速上升。美国55岁以上人群的淋病发病率自2010年以来增长了六倍;在英国,65岁以上人群的梅毒病例在短短四年内增加了31%。这是一个长期被忽视但正在扩大的公共健康问题。
这种放纵的背后,是婴儿潮一代特殊的成长背景。生于战后繁荣时期,他们的青春期与社会变革相伴。20世纪60年代的文化解放、性革命、摇滚音乐,以及避孕药的普及,都赋予了他们对自由和享乐的独特理解。
他们的父母忙于工作或重建国家,很少给予足够的关注,这也让这一代人形成了独立、冒险的性格。
如今,这一代人步入老年,却拒绝放弃年轻时的生活方式。这种态度不仅源于他们的文化记忆,也得益于他们的经济状况。
在英国,65岁以上人群中,拥有全款住房的比例已从1993年的一半增加到75%。这一代人普遍比上一代更富裕,也更愿意将财富用于享乐。
然而,这种放纵生活的代价正在显现。老年药物滥用和饮酒导致的死亡率不断攀升。在英格兰和威尔士,50岁以上人群在2022年的药物滥用致死率占所有年龄段的三分之一以上,而20年前这一比例仅为13%。
更令人担忧的是,老年人群在社会犯罪中的比例也在增加。在美国,50岁以上人群在2022年占新被捕人员的15%,是1992年的三倍。不仅如此,这一代人在政治中的活跃程度也引发关注。在2021年华盛顿特区发生的国会山暴乱中,超过一半被捕者年龄超过40岁,其中年龄最大的甚至达81岁。
婴儿潮一代的这种行为模式还伴随着一种深深的悲观情绪。尽管这一代人总体上拥有较好的经济条件,但许多人的心理状态并不乐观。
Pew研究中心的调查表明,婴儿潮一代对生活质量和未来的评价长期低于其他年龄段。在英国,45至65岁人群的自杀率在过去十年里显著上升,与年轻人和老年人群的自杀率下降趋势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悲观情绪可能部分源于孤独感。随着生育率下降和家庭结构的改变,许多老年人失去了与下一代的联系,这加剧了他们的孤独和疏离感。
面对这一代人的“放纵老年”,社会应该如何应对?公共卫生政策长期以来关注年轻人的饮酒、吸毒和性行为,却忽视了老年人的相关问题。
而如今,随着婴儿潮一代步入晚年,他们的行为模式正在对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稳定构成挑战。从性传播疾病的防控到药物滥用的干预,再到对孤独和心理健康的关注,社会需要重新审视老龄化问题的多维度影响。
或许,婴儿潮一代的“问题”并非单纯的行为偏差,而是他们独特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延续。从年轻到老年,他们始终在追求自由和个性化的生活方式。
正如南卡罗来纳州的Margaritaville社区所象征的,他们的退休生活是托加和鸡尾酒的结合,是享乐与放纵的延续。
时间最终会让这一切停下,但在那之前,如何与这一代人的独特需求和平共处,是社会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写作技巧分析
这篇文章以结构清晰、层层递进的方式探讨了婴儿潮一代(1946-1964年出生)的“放纵老龄化”现象。文章通过多个视角分析了这一代人在退休后延续年轻时的习惯,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和个人层面的影响。
开篇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引入主题,通过描述美国南卡罗来纳州Latitude Margaritaville社区的托加派对场景,打破人们对传统退休生活的刻板印象:“‘There was a toga party this past weekend,’ says Lynette, a resident.”这种生动的描写让读者快速了解文章的核心——婴儿潮一代的老年生活与传统观念的巨大反差。紧接着,文章提出对比——年轻一代趋于保守,而老年一代却在饮酒、吸毒、性行为等方面保持“摇滚与叛逆”的生活方式:“Whereas young people… are far less likely than them to use mind-altering substances or to party recklessly, their grandparents belong to a generation that experimented with sex, drugs and rock’n’roll.”
接下来,文章进入分析核心现象的主体部分,具体从饮酒、吸毒和性行为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每一部分都以数据和事实支撑,强化了作者的观点。例如,在讨论饮酒时,引用了澳大利亚的研究数据,表明老年人酗酒比例增加:“‘While younger Australians are drinking at less risky levels, there’s been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risky drinking by older Australians,’ reported the Alcohol and Drug Foundation, an Australian charity, in 2022.” 在吸毒部分,文章引用了西班牙55-64岁人群中可卡因使用增长8倍的数据,进一步说明这一代人如何重拾年轻时的“旧习惯”。
随后,文章转向讨论性行为的变化,通过日本、荷兰等国家的离婚率上升及老年人性活跃比例提高的例子,强调婴儿潮一代在性观念上的自由态度:“One study from the Netherlands found that the percentage of people over the age of 75 who report being sexually active leapt from 16% in 2014 to 27% less than a decade later.”这些数据为老年人性传播疾病激增的趋势提供了背景支持。
在解释这些行为根源时,作者指出婴儿潮一代的独特成长经历——战后繁荣、文化解放、性革命等共同塑造了他们自由、享乐的生活态度:“They grew up breathing the fumes of leaded petrol… and watching social mores collapse. They had access to contraception, abortion and pop music.” 同时,文章还补充了更微妙的趋势,比如这一代人财富积累较多且责任减少,使得他们有条件享受更为放纵的生活。
在分析了行为背后的成因后,文章继续探讨其社会影响,包括健康问题(如药物滥用致死、性传播疾病蔓延)、犯罪率上升和政治参与等。例如,文章指出美国50岁以上人群的毒品相关死亡率显著增加:“In England and Wales deaths of people over 50 made up more than a third of all drug-misuse deaths in 2022, up from just 13% two decades before.”此外,文章还提到老年人群在政治骚乱中的参与,如2021年美国国会骚乱和2024年英国反移民暴乱,展示了这一代人如何对社会秩序构成挑战。
最后,文章以一种讽刺而略带悲凉的语气总结,暗示对于这代人行为模式的根本改变几乎不可能,只能等待时间的自然约束:“If they’re behaving badly now, there is really not much to be done about it. If they choose to frolic at toga parties, no one will stop them. Except, ultimately, time.” 这种结尾既与开篇的轻松语调相呼应,又为整篇文章增添了一丝哲学意味。
整体而言,这篇文章以引人入胜的开头、详实的数据支持和多层次的分析结构,生动展现了婴儿潮一代在老龄化进程中的独特问题,同时引发了关于公共健康、社会服务与代际文化的深刻思考。
日积月累(好词佳句)
原文中有很多值得学习和背诵的句式。例如:
If they’re behaving badly now, there is really not much to be done about it. If they choose to frolic at toga parties, no one will stop them. Except, ultimately, time.
译:如果他们现在仍在胡作非为,那几乎无计可施。如果他们选择在托加派对上纵情欢闹,没人会阻止他们。除了时间,最终会让这一切停下。
这一句的表达既简练又充满张力,值得学习。首先,句式运用了假设和对比结构:“If they’re behaving badly now”引出了对他们行为的无奈,而“Except, ultimately, time”则形成了意味深长的反转。这种对比的效果在于,作者先假定现状难以改变,从而突出了最后“时间”的不可抗拒性。
其次,句中用了“frolic”这一生动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放纵的老年人享乐的画面,同时配以“toga parties”这一具体场景,使语言既具画面感又传神。最后一短句“Except, ultimately, time”简短有力,含蓄而深刻地揭示出时间是唯一的约束力,既有哲学意味,又带有一丝讽刺,令人回味无穷。
这种句式的核心在于通过假设与转折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同时用精准的词汇和简洁的表达强化语气和主旨。在写作中,这类结构和用词可以用来总结复杂问题或表达对某种现象的无奈与深思,提升文章的思想性与文学性。
图表鉴赏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原文中的几张地图。
图表解析
第一张图表展示了2010-13年与2020-23年间欧洲多个国家55至64岁人群中过去一年内使用大麻的比例变化。数据清晰表明,在所有国家,这一年龄段的大麻使用率显著上升,其中西班牙的增长尤为突出,从接近1.5%上升至约3%,成为比例最高的国家。法国、意大利和英国的使用率也出现了明显增长,其他北欧国家如丹麦、德国、芬兰和挪威同样呈现类似趋势,尽管起点较低。这一趋势反映出老年群体中娱乐性药物使用的扩散,可能与婴儿潮一代保持年轻时生活习惯有关,同时也凸显了社会对这一代人健康和药物滥用问题的潜在忽视。
图表解析
这张图表展示了2019至2023年间英格兰性传播疾病(STI)诊断比例的变化,按15-24岁与65岁以上两个人群进行比较。数据显示,年轻人群(15-24岁)的主要性传播疾病诊断比例显著下降,尤其是淋病(Gonorrhoea)和衣原体感染(Chlamydia),降幅接近60%-80%。相比之下,65岁以上人群的性传播疾病诊断却呈上升趋势,其中淋病和梅毒(Syphilis)的增幅尤为明显,分别增长约40%和30%。这一趋势表明,老年人性行为活跃度的增加及防护意识的不足,可能导致该群体性传播疾病的显著增长,同时反映了两代人在性行为及疾病传播方面的显著差异。
图表解析
最后这张图表展示了2000年至2023年间美国因毒品相关犯罪(持有或贩卖毒品)被捕的趋势,按65岁及以上人群与全体成年人进行对比。全体成年人的毒品犯罪逮捕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到2023年已降至2000年的一半左右(50以下)。然而,65岁及以上人群的逮捕率却大幅上升,从2000年的基准值100增长到2023年的近200,是同期全体成年人增幅的四倍。这一趋势反映了老年人中毒品使用或相关行为的显著增长,可能与文章提到的婴儿潮一代在晚年延续年轻时习惯以及缺乏足够预防意识有关。这也凸显了老龄化社会在毒品犯罪领域的新挑战。
以上,是最新一期《经济学人》国际版块关于婴儿潮一代“放纵老龄化”现象的文章解读。文章指出,随着这一代人步入晚年,他们依旧延续着年轻时的饮酒、吸毒和性解放等生活方式,不仅引发公共健康问题,也对社会服务和秩序带来了深远挑战。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获取推文相关文章资料。
日更不易,也请大家帮个忙,点赞、点“在看”、分享,谢谢支持!
关注作者,
更接地气地解读
往期文章精选之“文化版块”
12.24|经典圣诞电影推荐
10.11|为何美国人对英式英语爱不释手,而英国人则对美式英语抱有抵触情绪?
10.1|评西方文化中日益严重的“年轻人幼稚化“现象!
9.1|点评《黑神话:悟空》:不仅是中国游戏产业的一次重要尝试,更是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一次成功的输出!
8.27|评英国社会的“两种文化”:“恶魔护士”审判暴露了英国教育体系的“文理分科”弊端!
8.18|评我国的咖啡文化:中国已成为全球咖啡店数量最多的国家,尽管人均咖啡消费量仍明显低于美国,但发展潜力无限!
8.4|社论文章:全球旅游热潮中的“过度旅游”挑战及应对策略
7.9|文化时评欧洲杯:德国政府可以从德国国家队学什么?
5.16|文化书评:如果把宗教看成一门生意——它如何保持基业长青、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吸引信徒和资金?
1.24|亚洲专栏:婆罗多是如何用传统文化讲好“印度故事”的?
1.10|美国专栏:如何赢得文化战争?
12.28|纪念艾瑞克·弗里曼:传统英格兰乡村文化的守护者
点击图片查看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