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职场专栏:微妙的办公室服从信号!

职场   2025-01-12 07:00   浙江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打工人周末不忘充电,今天我们关注职场日常中的上下级关系,选自新年第一期《经济学人》(2025年1月11日出刊)文章探讨了职场中微妙的服从信号,揭示了员工通过座位选择、幽默反应和语言使用等方式无意识地表达对权威的服从。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篇官网文章解析。今天的推文将涵盖三大内容:原文导读、写作技巧剖析以及好词佳句鉴赏。希望借此,在深入了解国内外热门话题的同时,收获英语写作技巧。


日更不易,也请大家帮个忙,点赞、点“在看”、分享,谢谢支持!


01

  原文导读  

Business | Bartleby

The signals of workplace submissiveness

Deference is all around you, unfortunately

在现代职场中,权力和服从的微妙信号无处不在,这种现象不仅限于公司内部的明显职级差异,往往在日常的交流和行为中悄然流露。


从动物界的行为模式到职场的座位安排、语言使用,乃至人际互动中的细节,都在悄悄展示着权力的运作。


无论是大企业、政府机关,还是创业公司,职场中时常充斥着各种体现服从和等级的微妙信号,这些信号可能不那么显眼,却在每一位员工的举手投足间无声地提醒我们:谁在主导,谁在服从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会议室中的座位选择。当你进入一个会议室,面对即将举行的讨论,你的首要任务之一便是选择一个座位。在大多数情况下,你不会选择坐在桌子的主位或正中央的座位,因为这些通常是为公司最高层的领导所预留的。如果会议由 CEO 主持,那么你很可能会选择坐在桌子的两端或侧面,远离领导者的位置。即使 CEO 已经在场,选择坐在其旁边的座位也可能被认为是一种对权威的挑战。很少有员工会选择与最高领导者坐得太近,除非他们自己是高层管理者,否则这种坐得太近的行为可能被视为对现有等级秩序的不尊重。这种座位选择,不仅仅是一种物理上的位置安排,更是一种职场中隐性等级关系的反映



职场中的幽默也是一种典型的服从信号。我们常常会看到,在会议或日常交流中,最资深的领导者讲了一个笑话,员工们随即报以笑声。这种笑声并非总是出于对幽默的真正感知,更多时候,它是员工对上级领导表示尊重和服从的一种方式。


正如灵长类动物用露齿笑来示弱一样,职场中的笑声也常常是一个无声的服从标志。当川普在会议中做出一些自认为风趣的言辞时,哪怕并非所有员工都觉得好笑,他们仍可能表现出微笑或笑声,以表示自己对领导权威的尊重和认同。


此类行为的根本原因在于,职场中每个人都在潜意识中保持着对权力结构的敏感和敬畏,哪怕这种表现看似轻松随意,实则包含了复杂的社会动态。


此外,职场语言也是等级意识的一种反映。在许多工作环境中,员工往往会用诸如“这超出了我的薪资范围”之类的表达来标明自己不想挑战上级的决策或指示。这些语句背后其实隐含了对权力的敬畏和服从。当员工用这种方式来为自己的意见或行为设置界限时,他们往往是想明确表示:“我不是在质疑您,但我只是想表达我的看法。”然而,这种语言背后的真实意图往往是避免与上级产生直接冲突,同时保持一定的职场和谐。


这种“谨慎”的语言不仅仅发生在下属与上级之间,甚至在同等职级的员工之间也时常可见,尤其是在一些具有高度竞争性或明显等级差异的行业中。人们常常使用这些委婉语气来确保不侵犯对方的“领域”,避免潜在的职场冲突。


虽然职场中的等级制度无处不在,并且在某些方面对组织的运作至关重要,能够促进目标的执行和决策的快速落地,但它同样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过于严格的等级分明可能会扼杀讨论的自由,减少员工的主动性,甚至可能影响到决策的透明度和效果。


当下属总是以服从为主,缺乏挑战现状的声音时,管理者也许会错失听取真正有价值反馈的机会。因此,管理者应当警惕职场中的这些微妙服从信号。


比如,当听到员工提到“这超出了我的薪资范围”,管理者需要意识到,员工并非仅仅是在陈述事实,更多时候这可能是他们对某个决定或政策表达担忧的间接方式。正如会议中的笑声不应被当作对自己幽默感的肯定一样,职场中的服从信号也常常掩盖着员工未表达的深层次情感或意见。


总的来说,职场中的等级与服从虽然为组织提供了清晰的运作框架和决策流程,但过度依赖这种等级关系也可能导致沟通的障碍和决策的迟缓。作为领导者,必须时刻警觉到职场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服从信号,以确保组织能够保持开放的讨论环境,避免压制创新和真实反馈。


在高度等级化的工作环境中,识别和理解这些微妙的服从表现,将有助于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员工的真实想法和情感,进而做出更加明智和人性化的决策。


02

  写作技巧分析  

这篇文章《职场中的服从信号》从一个观察性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职场中隐性等级和服从行为的表现。整篇文章通过类比动物界的服从信号,引出职场中普遍存在的等级互动,并逐步展开对职场等级结构和服从行为的深刻反思。


文章的写作结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部分都以具体的例子或论点来揭示职场中服从行为的多样性及其潜在影响。


文章的开头通过提到动物界的服从信号进行引入。作者首先介绍了不同动物(如黑猩猩、长尾猕猴、斑点鬣狗和鸡)如何通过行为信号表现服从,来说明服从这一行为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正如原文所说:“Animals have evolved many different ways to signal submissiveness to their more powerful counterparts.”(动物已经进化出许多不同的方式向更强大的对手表示服从。)这一段的作用是通过动物界的例子,引发读者对职场中类似行为的联想,并为后文铺垫“职场服从”这一主题。


接着,文章过渡到职场,强调职场中同样存在类似的等级体系和服从行为。作者指出,“patterns of deference and dominance are as natural for humans as they are for other animals, and the workplace is no exception.”(服从和支配的模式对于人类而言和对其他动物一样自然,职场也不例外。)这段通过直接对比动物与人类职场的相似之处,提醒读者服从行为不仅仅局限于动物世界,职场同样充满了等级和服从的信号。


文章的中间部分通过具体的例子进一步阐述职场中服从的表现形式。比如,作者描述了在会议中如何选择座位来避免显得过于靠近领导,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服从的体现:“Chances are that you will not take a seat at the head of the table or midway along either side: these are places where the boss would naturally sit.”(你很可能不会选择坐在桌子的主位或两侧的中间位置:这些通常是老板自然而然会坐的位置。)通过这种具体情境的描写,作者生动地呈现了职场中不言而喻的等级观念。


此外,文章还通过另一个例子说明了幽默行为如何体现服从。在最资深的人开玩笑时,员工的笑声往往并非完全出于幽默感,而是表现出对领导权威的服从:“The office equivalent is observable when the most senior person in the room makes a joke and everyone laughs.”(办公室的类似表现是,当房间里最资深的人开玩笑时,每个人都会笑。)这里,作者通过幽默这一行为展现了职场中的服从,进一步揭示了员工如何在不自觉中通过语言和表情表达对权威的顺从。


接下来的段落进一步探讨了职场语言中的服从信号。例如,员工常常会使用诸如“这超出了我的薪资范围”这样的语言来表明自己并未挑战上级的权威:“People will say things like ‘this is above my pay grade’ to preface conversations where they want to be clear that they are not challenging anyone’s authority.”(人们会说类似“这超出了我的薪资范围”的话,以此为对话开头,明确表示自己并没有挑战任何人的权威。)这一部分通过语言的具体使用,揭示了职场中的服从不仅体现在行为上,也深刻嵌入在交流中。


在文章的最后部分,作者总结了职场等级体系的作用与局限性,既强调了其带来的效率和决策性,也指出了其可能引发的负面效应:“Hierarchies are useful. They incentivise people to aim higher in their careers, they enable co-ordination and they mean that decisions are taken and then stick.”(等级制度是有用的。它们激励人们追求更高的职业目标,促进协调,并确保决策得到执行。)但是,作者也提醒管理者要警觉职场中的服从信号,避免权力不自觉地扭曲了沟通和决策:“This is why it is worth being alert to quietly submissive workplace behaviours. Their pervasiveness is a reminder to managers that power is always likely to distort interactions.”(这就是为什么值得警觉那些悄然存在的服从行为。它们的普遍性提醒管理者,权力往往会扭曲互动。)


总体来看,文章结构清晰,首先通过动物界的例子引出职场中的等级行为,再通过一系列职场具体场景的描写来细化分析服从信号的多种表现,最后总结职场等级制度的双刃剑效应。通过这样的结构,作者不仅分析了服从行为的广泛性,也引发了对职场权力结构潜在影响的深刻反思。


03

  日积月累(好词佳句) 

原文中有很多值得学习和背诵的句式。例如:

Patterns of deference and dominance are as natural for humans as they are for other animals, and the workplace is no exception.

译:服从和支配的模式对于人类而言和对其他动物一样自然,职场也不例外。

这句话简洁有力,突出了人类和动物之间的相似性,并巧妙地将“职场”与“自然界”连接在一起。句子的结构对称,首先通过“patterns of deference and dominance”强调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然后用“as natural for humans as they are for other animals”作类比,进一步加深了这一现象的普遍性和必然性。最后,作者以“and the workplace is no exception”收尾,用简洁的句式让读者意识到职场中的服从与支配行为并非偶然,而是人类社会的一部分,既与动物界相似,又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这种清晰的结构和直接的表达,使得论点更加有说服力,也使整句话富有深度,值得学习和背诵。







以上,是最新一期《经济学人》职场专栏文章解读。文章探讨了职场中微妙的服从行为,像座位安排、幽默回应和言语表达,如何反映出员工对权威的无意识服从。通过类比动物界的服从行为,文章指出这些信号潜藏着职场中的等级和权力动态。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获取推文相关文章资料。


日更不易,也请大家帮个忙,点赞、点“在看”、分享,谢谢支持!


关注作者,

更接地气地解读




往期文章精选之“职场专栏”

 

2018.12.31|读了28篇文章,安利一个职场专栏:《经济学人》巴托比专栏

1.5|管理决策谨防“数据陷阱”!

12.22|绰号和昵称在品牌营销和职场文化中的双重作用

12.18|2024职场奇葩奖项

12.11|如何激励他人?

12.1|如何处理职场中的不合理规则,快速赢得员工支持,并为更大规模的改革铺平道路?

11.24|打工人如何正确地坐电梯?

11.17|管理者如何实现对“自信”的有效平衡?

11.7|为什么犯错并不见得总是件坏事儿?

11.3|如何克服长途空中旅行的时差问题?

10.27|如何管理职场中的政治影响?

8.12|奥运冠军的成功秘笈适合企业高管吗?

3.21|后疫情时代,我们如何找到一个有利于真正工作的地方?

1.15|当你的同事同时也是你的对手职场竞争与合作的复杂关系

1.8|职场专栏:CEO新年寄语,决胜2024!

2023.12.25|从“如何进行茶水间对话”到“会议中的插话时机”

点击图片查看推文

在外企学神马
每天10分钟,带你解读最热门的《经济学人》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