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今天我们关注芯片战,选自《经济学人》“2025全球展望”特刊(2024年11月18日出刊)。文章指出,2025年美中芯片战争将加剧,美国强化出口管制,中国扩大成熟制程芯片产能,全球市场面临供应过剩与复杂制裁博弈的双重挑战。
文章提到国内企业在逆境中的韧性与灵活性,对此深以为然。就像杭州的科技公司幻方量化发布的大模型DeepSeek V3,其以低成本、弱算力成功实现了强大的AI性能,颠覆了高算力垄断的传统思路。这一模型仅凭弱化版H800芯片完成训练,却能快速追赶国际领先水平,充分体现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中国企业独特的创新能力和技术策略。同样,月之暗面通过强化学习等对算力需求较低的技术路径,也展现了国内企业在AI赛道上敢于开辟新领域的灵活性和独创性。
这种不畏环境限制、坚持探索新方法的精神,是中国企业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力量。2025加油!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篇主编文章解析。今天的推文将涵盖三大内容:原文导读、写作技巧剖析以及好词佳句鉴赏。希望借此,在深入了解国内外热门话题的同时,收获英语写作技巧。
日更不易,也请大家帮个忙,点赞、点“在看”、分享,谢谢支持!
原文导读
The World Ahead | Business in 2025
New fronts will open up in the chip wars in 2025
Expect more export bans, a supply glut and creative sanctions-dodging
2025年,全球半导体行业的竞争将进入一个新的激烈阶段。美国和中国围绕芯片制造展开的较量不仅是科技领域的对决,也是经济和地缘政治博弈的重要环节。
今年,美国将迎来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时刻——台湾积体电路制造公司(TSMC)将在亚利桑那州投产尖端芯片制造。这是美国试图重振国内先进芯片制造的重大一步,也标志着其全面应对中国芯片技术崛起的战略的深化。
美国政府制定了宏大的目标,希望到2030年,美国本土生产的顶尖芯片能够占全球市场的20%。这种雄心体现了技术领先和供应链安全的双重考量。
在丧失半导体制造优势十多年后,美国寄希望于TSMC和其他海外芯片企业的合作,推动本土化生产。
然而,这场努力不仅仅是为了增强美国的技术实力,也是为了在全球竞争中遏制中国的进一步崛起。
自2022年起,美国通过出口管制政策对中国施加了多重压力,禁止向中国出口最先进的芯片和制造工具。
到2025年,这些限制措施将进一步扩大,包括高带宽存储器(HBM)芯片——这种芯片对推动人工智能(AI)应用至关重要。美国希望通过此举进一步阻碍中国在AI芯片领域的发展。
但中国并未因此止步,而是加大了对本土芯片产业的投资,特别是在“成熟制程”芯片领域,这些技术较为落后的芯片广泛应用于电视、家电等日常设备,占全球芯片制造的绝大部分。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进口了价值400亿美元的芯片制造设备,占全球设备销售总额的40%。这些设备被用于28纳米及以上工艺的成熟制程芯片制造厂。
到2025年底,这些制造厂的投产将导致大量低成本芯片进入市场。西方企业,尤其是专注于成熟制程技术的半导体公司,将感受到来自中国市场的巨大竞争压力。
尽管美国的出口禁令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中国在尖端芯片领域的发展,但中国的技术突破仍然令人瞩目。华为公司在2023年发布了基于7纳米技术的智能手机芯片,展现出在受限条件下的创新能力。
据传,华为还与中芯国际合作开发5纳米芯片,进一步推动国产技术的提升。然而,受限于制造工具的先进程度,这些芯片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仍然存在局限性。
面对高端芯片的供应瓶颈,部分资金雄厚的中国企业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少量先进AI芯片。这种稀缺局面也促使中国的研究力量集中于软件优化,通过更精简的算法和模型在性能较低的硬件上挖掘出更多潜力。尽管技术封锁和市场限制不断加剧,但这种应对策略展现了中国企业在逆境中的韧性与灵活性。
与此同时,这场“芯片战争”正在对全球经济秩序和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和经济制裁进一步强化了全球供应链的分裂趋势。而在即将到来的川普第二任总统任期,他可能会采取更为激进的对华政策,使得这场博弈进一步升级。
长久来看,这场半导体领域的冲突不仅关乎技术制高点的争夺,也将考验各国政府、企业和产业联盟的忠诚与决策。
随着中美两国在芯片制造上的竞争持续升级,全球半导体行业也将进入一个更加复杂、多变的新时代。
写作技巧分析
这篇文章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分为引入背景、提出核心论点、展开细节论述,以及总结和展望四个部分。
文章以背景引入开篇,迅速点明美国先进芯片制造将在2025年实现“回归”,并通过引用具体事实增强说服力:“Advanced chipmaking will return to America in 2025, more than a decade after the country lost its edge i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to Taiwan.” 这一引言不仅交代了美国芯片行业的现状,也揭示了2025年的战略转折点。接着,文章通过“ironically”这一词强调台湾TSMC的参与,这种修辞增加了叙述的趣味性和讽刺意味,为文章增色。
在第二部分,文章提出了核心论点,即“芯片战争的加剧”。这一部分明确指出美国的双重策略:“Reviving advanced chip production is one part of America’s strategy; the other is keeping China’s chipmaking ambitions in check.” 这段通过对比和并列,将美国重振芯片制造与遏制中国作为主要战略的两大支柱,并进一步引出芯片出口限制与中美关系的紧张局势。
第三部分是全文的核心展开部分,通过分层分析详细论述了2025年的芯片行业态势。首先,文章探讨了美国的限制措施对中国高性能AI芯片生产的打击:“Restrictions mainly target specialist, high-performance chips that are used to run artificial-intelligence (ai) applications.” 接着,以“中国加强对成熟制程芯片的控制”为线索,展开对中国应对策略的分析:“China will tighten its grip on the production of less flashy but equally essential chips.” 这里通过明确的对比,揭示了中美两国在先进芯片与成熟制程芯片领域各自的战略重点。
此外,文章引用权威数据支撑论点,例如对中国进口芯片设备的规模分析:“Bernstein, a broker, estimates that in 2024 China imported $40bn-worth of chipmaking equipment, nearly two-fifths of worldwide sales.” 通过引入精确数据,文章论证了中国在成熟制程领域快速扩张的现实。
第四部分总结了中美博弈的双刃效应,并展望未来。在结尾,文章既提到美国遏制政策的“mixed results”(混合结果),也指出中国创新能力的突破:“In 2025 Chinese firms will make cutting-edge chips by pushing older tools to their limits.” 最后,通过提及中美芯片战争对全球企业和国家的影响:“The longer the chip war drags on, the more it will test the loyalty of countries and companies caught in the crossfire.”,对长期趋势作出了宏观判断,并留下了耐人寻味的余地。
整篇文章逻辑清晰,先背景后论点,再展开细节分析,最后总结升华。这种结构不仅使内容紧凑有力,也让读者在层层递进的分析中清楚掌握2025年芯片行业的复杂态势。
日积月累(好词佳句)
原文中有很多值得学习和背诵的句式。例如:
The longer the chip war drags on, the more it will test the loyalty of countries and companies caught in the crossfire.
译:芯片战争持续的时间越长,被卷入其中的国家和企业的忠诚度将受到越大的考验。
这句话采用了经典的“The longer...the more...”句式,用以表达随着时间推移某种结果逐渐加剧的逻辑关系。句中使用“drag on”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战争旷日持久的情景,而“test the loyalty”则引入了一种隐喻,暗示中美冲突不仅涉及技术和经济层面,还考验了第三方的立场和决策。这种语言既具象生动又富有深意,适合用在描述因果关系和逐步递进的复杂局势时。
这种句式在写作中可以灵活应用。例如,可以改写为:“The longer the negotiations stall, the more it will damage the trust between the two parties.”(谈判停滞的时间越长,双方之间的信任将受到越大的破坏。)这种句式既简洁又逻辑清晰,非常适合表达复杂问题的因果递进关系,是值得背诵和模仿的优秀表达。
以上,是《经济学人》“2025全球展望”特刊关于今年芯片行业竞争的文章解读。文章指出,美中芯片战争将进一步加剧,美国扩大出口管制,中国专注成熟制程芯片生产,全球市场或因产能过剩面临冲击,同时双方在制裁与规避制裁方面的博弈将日趋复杂。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获取推文相关文章资料。
日更不易,也请大家帮个忙,点赞、点“在看”、分享,谢谢支持!
关注作者,
更接地气地解读
往期文章精选之“全球展望”
1.1|格局打开,今年可能发生的十大黑天鹅事件!
12.30|2025全球展望:影响明年的三股势力!
11.22|2025年全球十大趋势分析
1.1|2024年全球十大主题展望
1.2|2024全球展望:企业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复杂性
1.3|2024全球展望:建立全球人工智能监管框架的复杂性和迫切性
1.4|2024全球展望:"隐形通胀"的危害
1.5|2024全球展望:纸质票据的哀歌
点击图片查看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