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社论文章:DeepSeek让AI变得更加廉价、高效,并惠及全世界!

职场   2025-01-30 10:29   浙江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SPRING FESTIVAL

今天我们继续关注人工智能,选自《经济学人》官网社论文章(2025年1月29日发表)文章指出,中国AI公司DeepSeek凭借低成本高效能的模型打破了美国科技巨头的垄断预期,虽令市场震荡,但最终将使AI更廉价、更普及,惠及全球用户。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篇官网文章解析。今天的推文将涵盖四大内容:原文导读、写作技巧剖析、好词佳句鉴赏以及图表分析。希望借此,在深入了解国内外热门话题的同时,收获英语写作技巧。


日更不易,也请大家帮个忙,点赞、点“在看”、分享,谢谢支持!


01

  原文导读  

Leaders | Seek and ye shall find

The real meaning of the DeepSeek drama

The Chinese model-maker has panicked investors. But it is good for the users of AI

1月27日,全球科技股市场经历了一场震荡,中国AI公司DeepSeek的最新模型“v3”和“R1”横空出世,让投资者措手不及。美国科技巨头的股价大幅下挫,市场总市值蒸发近1万亿美元,英伟达的市值更是缩水6000亿美元。这场风暴虽然让资本市场一片哀嚎,但对于AI的最终用户而言,这可能是一个转折点——AI正变得更加廉价、高效,并向全球普及


DeepSeek的成功在于,它以远低于谷歌和OpenAI的成本,打造出了几乎同等强大的模型。在美国的出口管制下,DeepSeek无法获得最先进的AI芯片,但它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通过优化计算效率来弥补硬件差距。它甚至重新编程已有芯片,使其发挥出最大潜力,最终大幅降低了训练成本。结果是,这款AI产品一经推出便迅速走红,成为iPhone应用商店下载量最高的应用。DeepSeek的模式证明,高端AI并非只有靠巨额投资和最强芯片才能实现,技术突破也可以来自于效率的提升。


这与美国AI行业的发展路径形成了鲜明对比。OpenAI的CEO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一直以来的核心论点是,领先AI的发展需要庞大的资本和计算资源。基于这一逻辑,投资者普遍认为,OpenAI、谷歌等公司将长期占据行业的主导地位,获取超额利润,而英伟达则凭借90%以上的芯片毛利率成为整个生态系统的基石。然而,DeepSeek的低成本模式打破了这种垄断预期。如果低成本AI也能达到顶尖水准,那么OpenAI等公司的未来盈利模式将面临挑战,资本市场的震荡也就不足为奇。

不仅是英伟达,整个AI供应链都受到了冲击。原本受益于AI数据中心建设的企业,如西门子能源和铀供应商Cameco,也遭受了损失。即便OpenAI是上市公司,其股价恐怕也难逃一劫。


但在资本市场之外,DeepSeek的崛起带来的好处远远超过坏处。首先,苹果的战略选择得到了验证。它没有像微软那样投入巨资打造自己的AI,而是等待市场成熟,如今它可以直接选择最优的第三方模型,而不必承担高昂的研发成本。同样,法国的Mistral、阿联酋的TII等较小的AI实验室也会受到鼓舞,研究如何复制DeepSeek的效率优化方案,从而缩小与行业巨头的差距。


更重要的是,AI的降本增效将大幅拓展其应用场景。经济学中的“杰文斯悖论”指出,技术效率的提升通常不会减少总体需求,反而会促使技术更广泛地应用。DeepSeek将AI的计算成本压低至每百万token 1美元,而Anthropic的价格是15美元。这一差距意味着,许多此前因计算成本过高而难以推广的AI应用,如今都有了实现的可能。医疗、教育、法律、自动化等行业,都可能因AI变得更廉价而迎来新一轮创新。


即便是英伟达,长期来看损失可能也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虽然DeepSeek的成功削弱了它的市场定价权,但AI计算的总需求仍在增长,特别是像DeepSeek R1和OpenAI o3这样的推理模型,其计算需求远高于传统的大型语言模型。只要市场仍然需要高性能计算,英伟达依然能够分得一杯羹。


但毫无疑问,真正的赢家是AI用户。当AI变得更廉价、更普及,并且不再被少数几家公司或国家垄断时,它才真正具备改变社会的潜力。以英国为例,首相基尔·斯塔默近日宣布了一项利用AI提升生产力的计划。如果AI的效率提升不再意味着支付高昂的使用费给微软等公司,那么这一计划的成功率将大大提高。AI生产者的垄断利润减少,意味着技术红利可以更多地留在终端用户手中。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愿意承认DeepSeek的成功。一些批评者认为,DeepSeek的技术提升只是对美国AI模型的“蒸馏”,而非真正的原创突破。但即便如此,R1依然是一项重要创新,而DeepSeek所展现出的效率提升能力,将推动整个行业走向更激烈的竞争。过去两年,美国顶尖AI公司一直执着于模型的微小改进,却忽略了降低成本和提升速度的重要性。DeepSeek的成功表明,AI的发展不必仅仅是“大而贵”,它还可以是“快而便宜”。


未来,AI行业的竞争格局或将发生重大变化。DeepSeek的效率革命可能只是一个开始,更多企业将投入到这场降本增效的竞赛中。而最终受益的,将是每一个使用AI的人。


02

  写作技巧分析  

这篇文章的写作结构清晰,层次分明,逻辑紧凑,首先通过描述DeepSeek带来的市场震荡引入话题,然后逐步展开对DeepSeek及其创新技术的分析,最后总结其对全球用户的潜在好处,提出更广泛的社会影响。


文章开头,作者通过市场反应的描述来抓住读者的注意力:“The market reaction, when it came, was brutal.” 紧接着,文章迅速介绍了DeepSeek的“v3”和“R1”模型带来的震动,并指出尽管对投资者造成了恐慌,但这一事件对全球用户而言是个好消息。此部分设置了文章的基本冲突——即DeepSeek的成功打破了传统行业规则,并引发了市场剧烈反应。通过这一点,作者为后续深入分析DeepSeek的创新和其对行业未来的意义做了铺垫。


接着,作者通过对DeepSeek技术优势的详细描述,进一步阐释其为何能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出媲美Google和OpenAI的AI模型:“DeepSeek’s models are practically as good as those made by Google and OpenAI—and have been produced at a fraction of the cost.” 这部分重点突出DeepSeek在效率提升上的创新。美国的出口管制令DeepSeek无法获得最先进的AI芯片,然而它通过重新编程芯片以最大化利用已有资源,降低了成本。这一段通过对比深度探讨了DeepSeek如何通过创新打破传统成本结构,体现了其技术突破的价值。


接下来的段落,作者进一步对比了美国和中国在AI发展上的不同策略,尤其是通过引用OpenAI的CEO萨姆·奥特曼的话,说明美国一直以来强调大规模投资和计算能力是保持AI竞争力的关键。然而,DeepSeek以远低于美国巨头的成本,在AI领域取得突破,显示出快速追赶者同样能够威胁到垄断者的市场份额。这种对比分析增强了文章的论证力度,也使读者更容易理解DeepSeek崛起的意义。


随后,文章转向探讨市场反应的后果。作者提到英伟达和其他数据中心企业受到了DeepSeek成功的影响,股价大幅下跌,然而这并非只是一个负面事件。尽管这些企业面临损失,但文章很快转向更为积极的视角,指出许多技术公司,包括苹果,实际上会因此受益,因为AI模型的商品化使得它们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最优秀的技术,而无需过度投资。这一部分通过具体企业的例子,说明了创新不仅能带来竞争压力,还能促进行业的整体进步。


文章接着通过引入“杰文斯悖论”(Jevons paradox),进一步探讨了效率提升可能带来的更广泛影响。作者指出,尽管AI变得更加高效,投入和使用的总量反而可能增加,这一观点为文章提供了更深层的社会经济视角。通过此处的分析,文章强调了DeepSeek技术所带来的潜在创新空间,以及它如何促进AI在各个领域的普及和发展。


紧接着,作者再次回到英伟达的情况,指出尽管其市场地位受到影响,但长期来看,英伟达仍将从AI计算需求中获益,尤其是在推理模型的计算需求大增的背景下。这一部分让读者明白,虽然DeepSeek打破了行业垄断,但并不意味着传统巨头会被彻底淘汰,它们仍然会在特定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最后,文章总结了DeepSeek成功的广泛社会意义,特别是对消费者的好处。作者提到,AI的普及需要便宜、无处不在且不被任何单一国家或公司控制,而DeepSeek的成功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通过以英国为例,探讨AI如何帮助提升生产力,并进一步强调,当AI的“生产者租金”消失时,最终的收益将更多地回馈给用户。


总结部分提到一些反对声音,认为DeepSeek的成功源于对美国技术的“蒸馏”,但作者依然坚持认为,DeepSeek的创新是值得肯定的,并且它为AI行业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径。这一段再次强调了DeepSeek技术突破的价值,同时也为未来AI竞争的走向留下了思考空间。


整体而言,文章的结构逐步展开,通过对比、分析和预见未来趋势的方式,论证了DeepSeek带来的不仅是市场震荡,更是AI行业变革的契机。


03

  日积月累(好词佳句) 

原文中有很多值得学习和背诵的句式。例如:

DeepSeek shows how competition and innovation will make AI cheaper and therefore more useful.

译:DeepSeek展示了竞争和创新如何让AI变得更加廉价,从而更加有用。

这个句子结构简洁明了,用了“shows how...”这一经典句式,清晰地表达了因果关系。前半句“DeepSeek shows”是主句,引出后面的内容;“how competition and innovation will make AI cheaper”解释了具体的因果机制,使用了“how”引导的宾语从句;“and therefore more useful”则进一步延伸了“cheaper”的结果。整个句子逻辑链条非常紧密,既点明了DeepSeek带来的直接影响(AI更廉价),又揭示了其长期意义(AI更有用)。


这种结构非常适合在分析性写作中使用,既能突出逻辑推理,又能让论证显得更加严密。


04

  图表鉴赏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原文中的一张图表。

图表解析

这张图表显示了英伟达(Nvidia)股价在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期间的波动情况,并标注了DeepSeek-V3和R1两款AI模型的发布时间点。从趋势来看,英伟达股价在DeepSeek-V3发布前后出现小幅波动,但在R1发布后不久出现了明显下跌,股价从接近140美元迅速跌至120美元以下,随后有所反弹但未恢复至之前水平。这表明DeepSeek的技术突破对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投资者可能担忧其高效低成本的AI模型会削弱英伟达的市场主导地位,进而导致股价下跌。这一趋势印证了文章提到的市场震荡现象,即DeepSeek的成功对美国科技巨头带来了挑战,并改变了投资者对AI行业未来的预期。







以上,是《经济学人》官网关于DeepSeek冲击市场的社论文章解读。中国AI公司DeepSeek的最新模型引发了资本市场震荡,美国科技股市值蒸发近万亿美元,但这场“AI风暴”不仅打破了美国科技巨头的垄断预期,也让更廉价、更高效的AI成为可能,最终受益的将是全球用户。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获取推文相关文章资料。


日更不易,也请大家帮个忙,点赞、点“在看”、分享,谢谢支持!


关注作者,

更接地气地解读




往期文章精选之“人工智能”

 

1.29|评DeepSeek引发市场震荡:低成本的中国语言模型让硅谷投资者坐立不安!

12.27|约稿“AI教母”李飞飞:下一阶段的人工智能应具备空间智能,这将引领人类走向真正以人为中心的技术时代!

11.29|深度解读:人工智能巨头对决,马斯克的xAI如何挑战奥特曼的OpenAI?

10.10|四年前报道了人工智能预测蛋白质折叠的突破性进展:昨日,这项研究赢得了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

10.9|介绍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人工智能之父”辛顿提出的反向传播算法

10.7|社论文章:科学家成功绘制出成年果蝇大脑的完整图谱,或许能为未来人类大脑的研究提供重要借鉴!

10.2|评“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全球广大码农的影响!

9.21|封面文章聚焦人工智能前沿趋势:瓶颈与突破——能源与成本压力如何推动技术创新!

9.11|评《人类简史》作者赫拉利最新力作《Nexus》:揭示AI时代的信息战争!

9.3|社论文章:欢迎来到“镜像世界”——数字孪生正迅速融入你我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

人工智能学术简报之一:AI简史(付费)

8.1|评万亿美元人工智能赛道:扩张迅速,热钱涌动,需警惕供应链风险!

7.29|评百度“萝卜快跑”:无人出租车服务在中国取得了显著成功,远远超越了特斯拉及其他西方竞争对手!

7.10|评人工智能技术的经济效益:尽管如日中天,但这项技术迄今为止对经济的实际影响仍然非常有限!

点击图片查看推文

在外企学神马
每天10分钟,带你解读最热门的《经济学人》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