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接导课,了解背景
1.直接导课。
2.阅读导读,了解任务。
3.了解背景。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国民党反动派血腥镇压人民,不允许人民悼念鲁迅先生。直到1949年,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他。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目睹了人民群众纪念鲁迅的盛况,并瞻仰了鲁迅在北京的故居。他深切追忆了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百感交集,于1949年11月1日写了《有的人》这首短诗。
二、学习诗歌,感受精神
1.读准,读出节奏。
——自由朗读,提醒停顿。
——齐读。
——活着就是活着,死了就是死了,猜一猜作者为什么写“活着却死了,死了却活着”呢?
有的人活着是身体活着,但是他们不做好事,欺压人民,所以他们在人民心中已经死了。
有的人虽然已经死了,但是人民永远纪念他,他的精神一直没有死。
2.学习内容。
①默读。
——你能发现每小节中前后内容有什么关系?
每一小节中,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的意思是相反的。
——师生合作读,生读前两句,师读后两句,最后小节的后两句一起读。
——说说这样对比着写的好处?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好处就是让好人在大家的心中更好,让坏人的印象在大家的心中更坏。
——说说诗中写了哪两类人?
虽生犹死,虽死犹生。
【学生是不会这样概括的,他们会直接说具体一点的,比如剥削人民的人等。我想着,还是要概括一下,老师说一个,下一个他们自己说。】
②合作读。
——生生合作读,2-5,3-6,4-7,然后说说发现了什么?
前面写了一种什么人,后面就写出他得到的结果。
这叫前后对照。
——男女生合作读,女生读做法,男生读对照的结果。
2-5 3-6 4-7
——作者对待两类人的态度?
对虽生犹死的人,态度是厌恶、批判;
对虽死犹生的人,态度是赞扬、歌颂。
【直接说态度,还是有点困难。我添加了一个环节,让学生分别圈出来5.6.7小节中写两种人用到的词语,读一读,学生就能看出来对待他们的态度了。
两组词语:
摔垮、烂、下场——厌恶、批判
永远记住、到处青青的、抬举得很高——赞扬、歌颂、爱戴】
④思考。
——这首诗是纪念鲁迅的,但是诗中没有一个地方有鲁迅的名字。你从哪句诗中看到了鲁迅的影子?想到了他的哪件事呢?
——生合作学习。
——指名说。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片段:一个冬天的夜晚,鲁迅先生看到一个黄包车夫脚被玻璃扎破了,鲁迅先生就亲自为他包扎。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的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片段:课文一开头就写很多人来追悼他,大大小小的花圈不计其数,看出来人们对鲁迅非常爱戴。
……
【户涵笑联系课文120页和单元导读,提到了鲁迅的《野草》,与诗句“有的人,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联结了起来;
王鼎在家里读过《狂人日记》,想到了鲁迅写的《自嘲》中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与本诗“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联结了起来。】
——为什么纪念鲁迅的文章却不写鲁迅的名字?再读一读诗的副标题。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词,能够解答这个问题。
“有感”,这首诗不是写的鲁迅一个人,而是写的像鲁迅这样的人。所以,没有出现鲁迅的名字。
——在你看来,哪些人也是作者要歌颂的人呢?
……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