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网上阅读一篇文章《丝丝入扣:课堂提问的环节》。作者把课堂提问的过程分为四个环节:一、发问;二、候答;三、叫答;四、理答。
叫答即教师指名某位学生或小组回答问题,有可预见叫答与随机叫答两种。
理答即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反应,是指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处理。其中一条理答方式是:提示,指的是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回答错误或回答不完整时,教师通过层层启发,逐级诱导,帮助学生慢慢接近正确答案,并最终由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答案的一种理答方式。
我上完习作课《我的拿手好戏》后,对叫答和理答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新的思考。
本次习作有一个环节,让伙伴合作说说自己的拿手好戏是怎样练成的,要求是简单介绍,把过程讲完整。
对于这个问题,有两个难点:一是容易漏掉练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囧境,直接就写结果;二是语言不够规范,常常是大白话,流水账一样就说完了。
叫答的时候,我有针对性地提问了两名学生。
靖宇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但经常丢三落四,一听老师的讲解就立刻明白,自己说的时候往往说不完整。在他的身上,折射了很大一部分孩子的学习状态,很有警示作用。
他这样回答:“挑西瓜是我和妈妈去菜市场上买玉米时,跟一个卖西瓜的大娘练成的。我看见卖瓜大娘毫不费力地挑出了好西瓜,连忙上去‘拜师学艺’,终于练就这一身的挑瓜本领。”
班里的孩子听完之后,乐得哈哈大笑。他们一笑,就等于听明白了问题所在,也就是说靖宇根本没有说完整练习的过程。想练出挑西瓜的本领,期间肯定经历过没有挑好、非常沮丧的事情,但是靖宇忽略了。
我趁热打铁提醒他:可能开始挑的西瓜太熟了,连鸡都不能吃;也可能挑的西瓜又太生了,一口也吃不下去。他在老师的引导下做了补充,让同学们看到了从不完整到完整的改进过程。
对于靖宇,叫答他等于给全体学生做了一个反面的例子呈现,让大家从他的回答中清晰地看到自己同样存在的问题。理答的过程既是对靖宇的一对一指导,同时也面向所有学生做了一次精准修改教学。在有限的时间内,起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佳赫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学习上极为稳妥,语言规范,在班里能够起到示范带头的作用。
他这样回答:“二年级时,因为表哥编写程序快得很,我十分羡慕他,就去往程序班拜师学艺。起初,我打字时总是打得又慢又不准,一个单词里总会漏掉一两个字母,或者忘记加符号,经常受到大家的嘲笑。表哥支持我,鼓励我,我终于把程序写得又快又好了。”
因为是口述,佳赫说的时候也有点磕绊,但我和同学们都很耐心地听他讲完。中间,他停顿的时候,我会“嗯,嗯”地回应,这其实是一种期待,让他知道老师一直在认真地听,而且很想听下去。他最终说得很完整,我也专门在“说完整”这方面做了点评和肯定,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对于佳赫,叫答他等于给全体学生做了一个正面的案例示范,让大家从他的回答中直观地感受到什么叫“说完整”。当习作要求在同伴的描述中得以具象化的时候,他们模仿起来就会更容易一些。
课堂上的叫答和理答很重要,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有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有的是检测教学效果,有的是为了总结方法,有的是为了给学生做示范……要提问谁?提问目的是什么?被提问者能够起到什么作用?……老师都要提前想清楚。
这两个环节中,既有学生的回答,也有老师的回应,还有对其他学生的学习指导和引领。做好了叫答和理答,能够推进教学的顺利进行,促使课堂教学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