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六上25课:《少年闰土》

文摘   2024-12-16 11:53   河南  

【环节1.2.3三个环节主要是生字词语的学习和鲁迅先生的介绍,要用的时间并不少。课前我有二十多分钟的时间,集中学了一下,才能保证后面的内容能够顺利学完。】

第一课时

1.读单元人文主题,引入单元内容和作者。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

2.结合资料袋,并补充资料,简介作者。

3.学习生词

闰土 一望无际 刺猹 

家景 祭祀 正月 郑重 供品 祭器 讲究

装弶 盼望 厨房 毡帽 怕羞 项圈

竹匾 秕谷 鹁鸪 獾猪  撒下 束缚 刺猬 伶俐 窜走 潮汛

无穷无尽

——读准字音。

——写对字形:拜  厨  撒  缚  

——理解文中用词、语序与现今用法不一样的句段,说说理解。

家景:指家境,也就是家中的经济状况。

我家是一件大祭祀的值年:指旧社会大家族全族对祖先的祭典,大家族分若干房,每年由各房轮流主持祭祀活动,轮到的叫“值年”。意思是这一年轮到我家主持祭祀活动。

仿佛年纪:年纪差不多大。

装弶:指安装捕鸟的用具。

许下愿心:就是许愿,体现了闰土的父亲十分爱闰土。

常年

短工

忙月

4.学习“看瓜刺猹的闰土”

①看插图,闰土给你留下一个怎样的印象?

非常精神、生机勃勃、脸色红润

——齐读。

②默读,文中有哪些相关的语句是和这幅图对应的,画一画句子,圈一圈颜色词。

——自由读两遍,说说作者的写作顺序。

先景后人,由远及近,从上到下

——齐读。

③概括图片上的故事。

月夜刺猹/瓜地刺猹/护瓜刺猹

——归纳概括小标题的方法。

时间+事情:月夜刺猹

地点+事情:瓜地刺猹

事情+事情:看瓜刺猹

——齐读。

④结合故事和动作描写,再次说说闰土留给自己的印象。

机智勇敢,身手敏捷

——齐读。

(关注颜色:一方面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这段话,以颜色为线索来记忆这段话。第二,这段话通过这些颜色来写出少年闰土那种充满了生命力的一种景象。

鲁迅是一个美术爱好者,在美术方面有极高的鉴赏力。在他的笔下可以看到许多绚烂的色彩,可以看到栩栩如生的场景,这都是因为他有美术方面的艺术修养是带给他的。他这方面的能力和文学创作的想象力也是紧密相连的。)

【环节4学得比较细致:步骤②发现第一自然段的写作顺序,能够辅助背诵,也为后期的小练笔做好方法准备;步骤③学习概括小标题的方法,为后面概括其他故事打好基础;步骤④抓故事和动词,体会人物形象,为后面进一步了解闰土做好了示范。

这一自然段的学习停留的时间足够多,学得扎实,是正确的,后面学习其他三个小故事时顺利多了。同时,多角度学习也让学生更熟悉文本,反复朗读促进背诵目标的达成。】

第二课时

1.学习“初次相识时的闰土”

——默读第2—5自然段,圈画文中对闰土的描写,说说初次相识时闰土留给你的印象。

——指名说。

健康,淳朴

2.学习“讲新鲜事的闰土”

①朗读。

——默读6—18段。

——看插图,说说对两个人的印象:

【说少爷时,有孩子说悠闲地听,有的说听得很沉迷,有的说很陶醉……因为少爷自己的生活中可能没有这样有趣的事情。

说闰土时,有的说很自豪,连少爷都不知道的事情自己都经历过;有的说开心,图上就可以看出。

学生的猜测比我想象的要丰富得多,我趁机让他们对照着插图做了做动作,很有趣。】

——自由合作,分角色朗读6—18段。

——师生合作朗读6—18段,说说关于说话内容的发现。

【这个地方,没有等老师提问,分角色读之前,李靖宇就“疯”了。他大喊着少爷只说了8个字,“管贼么?”“他不咬人么?”大家都也都笑疯了。

读完,我请学生回答,为什么少爷说那么少的话?说什么的都有,他们住的地区不一样;闰土见多识广,少爷没出过院子,啥也没见过;闰土讲的故事,少爷都插不上话……孩子的语言比我们的要生动得多。】

②概括。

——伙伴合作,模仿“月下刺猹”进行概括。

雪地捕鸟(雪后捕鸟)  

海边拾贝(夏日拾贝)

看瓜刺猹(沙地刺猹)  

看跳鱼儿

【关于“雪地捕鸟”产生了分歧,有孩子说院内捕鸟,有孩子说沙地捕鸟,学生不知道哪个好。我直接告诉他们“雪地捕鸟”最合适,猜猜为什么?

谢歆瑶说,闰土是有经验的,会捕鸟,选择雪地是有原因的。下雪后,小鸟们都找不到东西吃,所以撒下秕谷后很容易吸引小鸟来,捕获的几率就高。而院内和沙地,都不能表达出这层意思。

这个回答真是精彩啊!】

——看板书,发现开头事件和后面的有重复,说说为什么这样写?

作者看瓜刺猹对这件事记忆最深,把最重要的场景当成了开头来写。开头是作者的回忆,后面是闰土的讲述,写法上有区别。

【这个写法学生说不上来,老师是要讲一讲的。用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时候,也会用到这种开头方法。】

③学生合作学习四个故事,结合具体语句,说说闰土的形象。(瓜地刺猹不用讲,第一自然段已经学习了。)

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

——经验丰富,聪明能干

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见多识广

我们日里到海边检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

——见多识广

④猜“我”的心情

——听着闰土讲的稀奇的趣事,“我”是什么心情?齐读课后第三题的句子,重读加点字。

——指名猜猜“我”的心情。

“我”对自己生活环境的不满,对闰土丰富多彩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3.学习“分别时的闰土”

——自由朗读19段,划出我和闰土的表现。

我急得大哭。

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

——想象闰土被父亲带走前,中间经历了什么?

可能是父亲拉他劝他,让他走。

——结合两人的身份,讲讲你对两人分别时的哭的理解。

我为什么急得大哭?因为我把他当做好朋友了,因为闰土给我带来了太多快乐,谈到的一些事情可能会去做,他是我一个很好的玩伴。

闰土为什么大哭?因为他在和周家少爷交往玩耍的过程当中,他获得的这种自信和快乐的感觉非常好,原先他是作为一个仆人进入到这个大宅门里面的,但现在在这个少爷面前已经没有那种仆人的感觉了,就是一个玩伴的感觉了。在这段时间里,周家少爷可能会带他出去看看玩玩,感受城市生活的新奇,他舍不得离开这个难得的玩伴。

4.了解《故乡》。

——他们长大以后又见面了,他们成什么样子呢?

记忆里紫色的圆脸,变作灰黄,且有了很深的皱纹,由于他们常年在海边劳作,眼睛被海风吹得红肿,“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

——介绍小说写作背景。

1919年12月,鲁迅从北京回到故乡绍兴,与同族十多户人家共同卖掉新台门故宅,带着母亲、三弟及家属来到北京。

这次回到乡间,幼年的伙伴、农民章闰水特地从海边农村进城来探望鲁迅。章闰水年纪刚过三十,已是满脸皱纹,形容憔悴,讲述了“农村做人总是难,一点东西拿出去总是要捐三四回”的悲惨处境,引起了鲁迅深切的同情。

后来,鲁迅将这次回乡的经历,艺术地再现于小说《故乡》之中,并以章闰水为原型,塑造了闰土这个深刻隽永的人物形象。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里面“我”的思想感情真实地反映了鲁迅的思想感情,但这是文学作品,经过虚构、想象,所以不能说“我”就是鲁迅。

课文是小说中的一段插叙,题目《少年闰土》是编者加的,节选出来的章节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与《故乡》整篇小说的主题是有差异的。

5.推荐《小学生鲁迅读本》

板书:

刘亚小语
刘老师的自留地
 最新文章